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学科都有哪些研究领域

对外汉语学科都有哪些研究领域

对外汉语研究可以定位于应用语言学研究范畴之内,它应该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交叉地带,结合“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学”构成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基本三角形框架,可以包括四个层面的研究。

第一层面——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研究目的是“教什么”。

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语义、语用、话语、功能和文化因素等方面,是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研究。

第二层面——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研究目的是“如何学”。

包括对学习中语言的研究,学习者普遍性的认知规律与习得方式的研究、学习者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个体差异研究,侧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教学对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

第三层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研究目的是“怎样教”,包括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法研究、教材研究、汉语测试研究等。

第四层面——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目的是“用什么技术手段”。

“欲求超胜,必先会通。

”对外汉语研究是一种会通的研究。

因此,我们应走出单项研究模式,走向四个层面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格局,把对外汉语研究看作一个系统工程。

以下介绍两方面主要研究成果:
(l)语法教学研究。

迄今为止,语法教学一直是现代的汉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因此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一个中心。

有学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研究可分为三个层面:教学语法研究,即为教外国人汉语进行的语法研究;教学语法体系研究,即为教外国人汉语制定语法体系;语法教学研究,即研究教授外国人汉语语法的策略、原则、方法。

分别简述如下:1.教学语法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研究跟一般的汉语本体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它的研究目的、内容、重点、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

如有学者把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归纳为以下基本类型:体系型语法点,如补语系统、表示比较的句式、“把”字句、动态助词“了”;自立型语法点:如量词;格式型语法点,如“跟〃〃〃〃〃一样”、“是……的”等。

其中,体系型语法点是教材编写和教学的重点,应该自始至终地加以安排,并反复重现。

2.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

1958年《汉语教科书》所体现的教学语法体系称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奠基之作。

刘月华等编著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是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代表作之一。

以后的研究也一直持续不断。

3.语法教学研究。

由于语法教学一直是汉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研究语法教学的文章是最多的,除讨论语法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原则之外,比较集中在如何教授汉语语法教学的难点上,如“把”字句、“T”、“的”、趋向补语等。

(2)汉字教学研究。

学界普遍认为,汉字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不同于其他第二语言教学的最大区别之一。

在世界汉语教学中,汉字是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汉语教学只
有突破汉字教学的瓶颈,创建具有特色的教学法,才能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近十多年来,学界深人探索依据汉字和汉字教学的规律,探索汉字教学的途径。

目前较流行的汉字教学法有:先独体、后合体;汉字部件教学;偏旁部首教学等。

多位学者提出集中识字的主张,并进行了教学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