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三、材料与设备准备 (4)1、材料准备 (4)2、设备准备 (4)四、施工进度计划 (4)五、技术准备 (4)1、技术措施 (4)2、木模板、木方加工质量要求 (5)3、木模板的安装准备 (5)4、施工工艺流程 (5)5、检查与验收 (5)六、支撑体系搭设 (6)1、梁模板支撑体系技术参数 (6)2、屋面板模板支撑体系技术参数 (7)3、注意事项 (9)七、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 (9)1、梁模板安装 (9)2、顶板模板安装 (10)3、混凝土浇筑 (10)八、模板的拆除 (10)九、各项技术措施及质量验收要求 (11)1、进场材料质量标准 (11)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11)3、模板拆除要求 (13)4、成品保护措施 (13)5、模板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3)十、安全施工管理 (14)1、安全组织保障 (14)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4)3、监测监控 (15)4、应急预案 (15)十一、劳动力计划 (15)十二、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15)<一>井字梁部分 (15)<二>框架梁部分 (22)<三>屋面板部分 (29)一、编制依据1、《建筑构造通用图集》88J建筑系列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2011年版)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GB50666-201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162-2008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7、《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8、《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10、《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五层9-12轴之间大会议室层高为 4.5m,会议室梁为井字梁结构,梁高1250mm-1000mm,梁宽300mm,梁间轴距2400*2300mm,2400*2700mm,井字梁支撑高度为3500mm,纵横跨度轴距各为21600mm,16900mm。
四周屋面框架梁高1200mm-1500mm,梁宽为400mm,跨度轴距为7200mm,6900mm。
屋面板B、C 轴模板支撑高度为4630mm,边跨模板支撑高度为4380mm。
本层结构模板支撑体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工期,项目部成立此项工程技术质量小组,负责监管施工全部过程,确保模板支撑体系质量及施工质量。
技术质量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小组副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小组成员:技术员、质量员、施工员、安全员、材料员三、材料与设备准备1、材料准备本工程采用木模板及其钢管支撑体系①模板材料:13.8mm厚覆膜多层板②背楞材料:38.4×68.8mm方木。
③承重支撑料:φ47.9×2.75钢管扣件式脚手架,U托、φ12拉结螺栓、脚手板。
④其它辅助材料:钢钉,双面胶,脱模剂,透明胶带。
2、设备准备使用机具:电锯、电钻、无齿锯、撬棍、活动扳手、水平尺、锤子、红蓝笔。
检测仪器:全站仪、线锤、盘线架、钢卷尺、盒尺、靠尺。
模板清理器材:长把扁铁铲、油灰刀、油刷、扫帚、清洗桶。
四、施工进度计划为确保本工程按时竣工,本工程五层9-12轴之间大会议室计划在2013年9月5日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得100%后,拆除支撑体系,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五、技术准备1、技术措施(1)、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相应的施工工艺规程、施工验收规进行施工。
(2)、进行逐级技术交底:以书面形式向各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有重点及针对性,便于操作者易懂易通。
(3)、各种机具设备要修理、维修到位,完好有效,各种模板、配件要备齐、修正到位,满足正常施工使用。
检测仪器具有检测合格报告。
(4)、电气、给排水、暖通、预埋件、预留洞口的测量放线等必须进行检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支模。
2、木模板、木方加工质量要求模板几何尺寸准确,拼缝严密,表面平整,表面无缺陷,刷隔离剂。
模板、木方结构刚度、强度、整体性能良好。
模板加工完毕后,必须经过试拼合格后方可使用。
3、木模板的安装准备模板体系施工前要进行配板设计和计算,即保证模板的周转利用又保证模板尺寸匹配。
模板安装时,位置要保证正确,用双面胶棉压缝,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支撑体系。
4、施工工艺流程五层9-12轴梁、柱测量放线→柱钢筋绑扎→柱模板支设→搭设本层满堂红钢管扣件脚手架→模板支设→梁、板钢筋绑扎→模板、钢筋验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模板支撑体系拆除、模板拆除5、检查与验收(1)、材料进场验收施工前材料进场前,对材料进行外观、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不合格的材料不允许进场。
进场后,需要进行当地检测部门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工作的,应及时进行送检工作,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现场使用。
对于模板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
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翘曲。
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 。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对于钢管、扣件、脚手板等,项目部安排专人负责,组织材料进场。
扣件用可锻铸铁扣件,其机械性能符合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
对进场的钢管、扣件、脚手板等配套附件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搭设脚手架所用的钢管、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挑选。
钢管应平直光滑,不得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扣件不得有有砂眼、裂纹、断裂松扣等不合格情况,在使用前对扣件进行逐个挑选。
对钢管、扣件进行防锈处理。
不得使用扭曲变形、劈裂、腐朽的脚手板。
(2)、材料加工验收对材料进行加工后使用前,质量员、技术员进行第二次验收,不合格成品禁止投入使用。
(3)、施工过程验收在进行各项施工工序过程中,及时办理各项工序的自检、复检、隐检工作,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作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容进行施工,出现问题,立即上报项目部技术人员,禁止私自改变施工工序。
本支撑体系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验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正负12mm,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卷尺测量;架体步距允许偏差为正负20mm,立杆间距允许偏差为正负30mm,用钢板尺测量。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随机检查32个,如不合格数量大于3个,则判定整体架体扣件安装不合格,责令整改,再进行复检。
六、支撑体系搭设本工程五层9-12轴梁、板、柱混凝土浇筑时,四层9-12轴梁板柱混凝土已完成浇筑20天,当地日平均气温在22-25度之间,到时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可以作为五层9-12轴总体重量的支撑。
1、梁模板支撑体系技术参数本工程梁支撑系统采用满堂红钢管扣件脚手架,所采用钢管为φ47.9×2.75,井字梁支撑高度为3.5m,屋框梁支撑高度3.3m。
其中梁两侧立杆间距800mm,沿梁方向立杆间距为630mm,且梁中心线位置加设一排立杆,间距为630mm,立杆步距1000mm ,井字梁最上端水平杆距立杆端头300mm ,屋框梁最上端水平杆距立杆端头100mm 。
井字梁梁底设置4排通长木方作为底楞(屋框梁梁底设置5排通长木方作为底楞),井字梁梁腹采用4排通长方木、屋框梁梁腹采用5排通长木方作为背楞,并用钢管、对拉螺栓进行固定,间距630mm,梁底采用步步紧进行加固,间距630,步步紧与对拉螺栓间隔布置。
井字梁、屋框梁剖面木方、对拉螺栓、步步紧加固示意图如下: 木方背楞钢管、对拉螺栓步步紧井字梁加固示意图屋框梁加固示意图木方背楞钢管、对拉螺栓步步紧2、屋面板模板支撑体系技术参数 屋面板周边的立杆间距为630mm ,所有立杆采用纵横水平杆连接成整体,水平杆步距为1.0m 。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屋面板B 、C 轴最上端水平杆距立杆端头430mm ,边跨模板最上端水平杆距立杆端头180mm 。
为提高架体的整体性,随架体搭设剪刀撑,架体外侧周边及部纵、横向由底至顶每5-8m 设置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不大于5-8m 。
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边梁采用斜立杆支撑于四层楼面结构边缘,与各层水平杆连结牢固。
本支撑体系具体设置参数详见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模板支撑立面简图边梁立杆及剪刀撑示意图3、注意事项(1)脚手架搭设前,依据各区段外围放出立杆位置线,并按间距排好立杆,立杆下部铺设50mm厚脚手板。
(2)脚手架搭设,每搭设一步校正一次步距、横距和立杆垂直度。
搭设时及时设置连墙杆和剪刀撑,不得滞后超过两步距。
(3)所有扣件必须用扳手拧紧,扭力矩控制在40~65N·m,防止用力过大螺栓溢扣。
(4)杆件端头伸出扣件之外的长度控制在100~150mm之间,防止杆件滑脱。
(5)钢管支撑搭设时,要严格按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及相关规进行搭设,若施工中存在问题,应及时向技术人员反映,必要时应于进行沟通。
(6)待五层井字梁施工完毕,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下层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
井字梁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本层模板支撑体系。
(7)顶部设可调支托,U托与楞梁两侧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8)架体顶层于井字梁设置水平杆,使每一区隔立杆连为整体。
七、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1、梁模板安装1)工艺流程:弹位置线→搭设梁底支撑架→铺设主龙骨→主龙骨调整水平→安装次龙骨并核查水平→安装梁底模板→拉通线检查梁底顺直→安装梁侧模板→安装梁侧背楞、钢管和对拉螺栓→梁底模板侧边贴海绵条→复核梁模尺寸、位置2)在下层混凝土楼板上弹出梁的轴线、位置线,并复核。
3)从边跨一侧开始搭设梁底架子,顶部加可调U型托,底部下铺3道通长木方。
4)先安装主龙骨,调节U型托高度,将主龙骨找平,本工程井字梁跨度为21.6m,梁底按梁跨的3‰起拱。
5)屋框梁梁侧安装上下通长4道通长木方背楞,采用两道φ12对拉螺栓进行固定,井字梁梁侧安装上下通长5道通长木方背楞,采用两道φ12对拉螺栓进行固定,6)安装井字梁交接处模板:在井字梁交接处粘贴海绵条保证模板支设的严密性,防止漏浆。
7)梁侧模支好后应在梁加与梁同宽的顶棍,以防止在铺顶板模板时变形。
2、顶板模板安装1)工艺流程:梁侧模验收→铺顶板主龙骨→主龙骨找平→铺顶板次龙骨→次龙骨找平→铺顶板面板→复核顶板尺寸、标高→清理梁板模杂物→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