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2 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
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
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
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的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
3 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有何不同?答:肥大的直根即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成,一株上仅有一个肉质直根,其“根头”指茎基部分,上面着生叶;“根颈”指由下胚轴发育来的无侧根部分;“本根”指直根的主体,由主根发育而成。
而块根主要是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
因此,在一株上可形成多个块根。
4 在观察叶的横切面时,为什么能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答:对具有网状脉的叶和具有侧出平行脉的叶进行横切,对于叶中主脉而言是横切,叶横切面上呈现出叶脉中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对于侧脉则是纵切,叶横切面上呈现侧脉维管组织的纵面观。
所以叶横切面上可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
5 叶的表皮细胞一般透明,细胞液无色,这对叶的生理功能有何意义?答:叶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进行光合作用。
叶的光合作用是在叶表皮以下的叶肉细胞内进行。
光合作用需要光能。
叶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利于日光透过。
日光为叶肉细胞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6 一般植物叶下表面气孔多于上表面,这有何优点?沉水植物的叶为什么往往不存在气孔?答:气孔与叶的功能密切相关。
气孔既是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又是水分蒸腾的通道。
叶下表面避开日光直射,温度较上表面为低,因而气孔多位于下表皮,以利于减少水分的蒸腾。
其次当光线很强时,叶表面气孔关闭,叶下表面气孔仍开张,以进行气体交换,促进光合作用,使植物能充分利用光能。
所以气孔多分布于叶下表皮上。
由于气孔的功能是控制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
沉水植物叶在水中无法进行蒸腾作用,溶于水中的气体也不适应于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若沉水植物叶具有气孔,叶中通气组织内的气体可能通过气孔而散失,所以一般来说气孔对于沉水植物的叶无生理意义。
☆7、C3植物和C4植物在叶的结构上有何区别?答:c4植物如玉米、甘蔗、高粱,其维管束鞘发达,是单层薄壁细胞,细胞较大,排列整齐,含多数较大叶绿体。
维管束鞘外侧紧密毗连着一圈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结构。
这种“花环”结构是c4植物的特征。
C3植物包括水稻、小麦等,其维管束鞘有两层,外层细胞是薄壁的,较大,含叶绿体较叶肉细胞中为少;肉层是厚壁的,细胞较小,几乎不含叶绿体。
C3植物中无“花环”结构,且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很少,这是c3植物在叶片结构上的特点。
8 松针的结构有何特点?答:松针叶小,表皮壁厚,气孔内陷,叶肉细胞壁向内褶叠,具树脂道,内皮层显著,维管束排列于叶的中心部分等,都是松属针叶的特点,也表明了它具有能适应低温和干旱的形态结构。
9 被子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同时它们也有较大的叶,两者间是否存在着联系?答:被子植物叶较大,因而具有较大的受光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同时也使蒸腾作用加强。
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有根部吸收,并通过根、茎木质部运输至叶。
叶片具很强的蒸腾作用,木质部的运输能力也相应强,因为被子植物的输水分子,管胞之间通过纹孔传递水分,且管径较小,输水效率较低。
而导管分子之间靠穿孔直接沟通,管径一般较管胞粗大,所以具较高效率的输导能力与叶片很强的蒸腾作用相适应,所以被子植物茎内有导管与其较大的叶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10 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何不同?答:肥大的直根即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成。
一株上仅有一个肉质直根,其“根头”指茎基部,上面着生叶;“根须”指由下胚发育来的无侧根部分;“本根”指直根的主体,由主根发育而成。
而块根主要是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
因此,在一株上可形成多个块根。
另外,它的组成中完全由根的部分构成。
11 如何从形态特征来辩别根状茎是茎而不是根?答:根状茎横卧地下,外形较长,很象根。
但根状茎仍保留有茎的特征,即有叶(已退化)、叶腋内有腋芽、有节。
根据这些特征,容易和根区别。
_12 棉花整枝打杈时,怎样区分果枝和营养枝?答:(1)棉花植株上有两种分枝方式: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2)单轴分枝的枝通常是营养枝,合轴分枝的枝是开花结果的果枝。
如何区分果枝和营养枝的问题即成为如何区分合轴分枝和单轴分枝的问题;(3)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的特征。
(4)单轴分枝的枝多位于植株下部。
13 简述嫁接的生物学原理。
答:嫁接是一种在生产上应用很广的繁殖措施,其生物学原理是,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
当砧木和接穗削面的形成彼此接触时,由于接穗与砧各自增生新的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填满砧穗之间的空隙,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维管组织,将接穗与砧木连接在一起,嫁接苗就活了。
砧没和嫁接的亲和力是嫁接成活的基本条件。
一般亲缘关系愈近,亲和力愈强,所以品种间嫁接较容易成功。
14 花托的形态变化如何使子房和花的其他部分的位置也发生相应地变化?由此而引起的具有不同子房位置的花的名称各是什么?答:被子植物的花托形态多样。
花托凸起呈球形或呈圆柱状是原始类型,在此类花托上雌蕊群、雄蕊群、花被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有些植物的花托呈扁平,雌蕊位于花托中央部位且略高于雄蕊群和花被。
当花托呈球形、圆柱状或其它形式的突起时,或花托呈扁平时,雌蕊着生位置高与其它部分,这样的子房位置称子房上位,这样的子房称上位子房,这样的花称下位花。
当花托中央凹陷,花托杯状,花被和雄蕊群生于杯状花托隆起的四周边缘,雌蕊群的子房生于花托的底上,子房壁不与花托壁愈合,这类子房的位置仍为上位,这类花称为周位花。
当花托呈深陷的杯状,子房着生与花托杯底,子房壁下半部与花托愈合,其余部分与花托分离,而雄蕊群与花被生于子房上半部周围的花托完全愈合,仅留花柱和柱头突出于花托花托外时,则子房下位,这类子房称下位子房,这类花因雄蕊群与花被生于子房上方而称上位花。
综上所述由于花托具各种形态及花托与子房壁离合情况不同,被子植物出现了上位子房下位花、上位子房周位花、半下位子房周位花和下位子房上位花四种类型。
15 豆科植物为什么能够肥田?答:豆科植物根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
根瘤能将大气中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的游离氮转变成可利用的氮素。
根瘤留在土壤中可提高土壤肥力,所以一些豆科植物如紫云英、三叶草等常作绿肥,也常见将豆科植物与农作物间作轮栽。
16 较大的苗木,为什么移栽时要剪去一部分枝叶?水稻大田移栽后,为什么常有生长暂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答:植物移栽,即使是带土移栽,都会使根尖、根毛受损。
根尖、根毛受损,根系吸收水分、无机盐能力下降,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受影响,故水稻大田移栽后,常有生长暂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
苗木移栽时,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消耗,缓解因根系受损伤而水分供应不足的矛盾,可采取剪去一部分枝叶的措施。
17 对不同类型的幼苗,播种时注意什么?答:(1)幼苗的类型;(2)对于子叶出土幼苗的种子宜浅播;(3)对于子叶留土幼苗的种子可稍深播,但深度要适当。
18 什么是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适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有哪几种?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的特殊意义是什么?答: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植物营养繁殖这一特性,采取各种措施使植物繁殖,这称为人工营养繁殖。
在生产上使用的方法常为分离、扦插、压条和嫁接。
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商店特殊意义表现在如下方面:(1)加速植物繁殖。
例如林业上常用砍伐过的树干基部或老根产生不定芽所形成的萌生苗来达到森林更新的目的。
老树庞大的根系是萌生苗的生长超过实生苗(种子繁殖产生)若干倍。
(2)改良植物品种。
例如通过嫁接可增强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病害能力等。
(3)保存植物的优良品系。
有些用种子繁殖易产生变异的植物(苹果、梨),可用扦插或嫁接的方法来保存优良品系。
(4)对于不能产生种子的果树(如香蕉、一些柑桔和葡萄品种),可采用分离或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
19 什么是“项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如何利用?举例说明。
答:(1)顶端优势的定义;(2)顶端优势的利用:如栽培黄麻;(3)顶端优势的抑制,如树和棉花的合理修剪,适时打顶。
34 试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答:(1)三者共同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有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
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
(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不同之处在于:a维管组织的成分有差别,裸子植物初生木质部无导管,而仅具管胞,初生韧皮部无筛管和伴胞而具筛胞。
B松杉目的根在初生维管束中已有树脂道的发育。
(3)单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此为通道细胞。
35 试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答:(1)三者均具表皮、皮层和维管组织,薄壁组织。
(2)裸子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a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b与被子植物的差别:初生木质部含管胞而无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伴胞;车声结构阶段很短暂,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的草质茎。
(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
B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
36 试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答:(1)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次生结构,使茎逐年加粗,并有显著的生长轮。
(2)二者不同之处:a多数裸子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由管胞、木薄壁组织和射线所组成,多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b裸子植物的次生韧皮部有筛胞、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组成,一般无筛管、伴胞和韧皮纤维。
C有些裸子植物茎的皮层、维管柱中常具树脂道。
37 根据内部解剖,对于一个成熟的双子叶植物草质茎和一个成熟的单子叶植物草质茎进行比较。
提示:二者均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
二者之比较,相当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初生结构之比较,故可参看35题的答案要点。
38 简述水分从土壤经植物体最后通过叶蒸发到大气中所走的路程。
答: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历程主要是由维管系统上升。
所走路程可表示为:土壤溶液-→根毛细胞→根皮层→内皮层→根木质部→茎木质部→叶柄木质部→各级叶脉木质部→叶肉细胞→细胞间隙→孔下室→气孔-→大气39 简述根、茎、叶主要功能的异同。
答:三者担负着植物体的营养生长,为营养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