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镇静处理

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镇静处理

芬太尼的副作用 --基本同吗啡,但低血压反应较弱。 --特殊点:肌肉僵硬,尤以胸部为显பைடு நூலகம்。 (<2%的发生率)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
• 新的短效μ受体激动剂,在ICU可用于短时间 镇痛的病人,多采用持续输注。
• 瑞芬太尼代谢途径是被组织和血浆中非特异性 酯酶迅速水解。代谢产物经肾排出,清除率不 依赖于肝肾功能。
Wolfson Brain Imaging Centr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cute head injury (6 hrs post impact)
Areas in red show regions with rCBF < 20 ml/100g/min) (Coles et al. Crit Care Med. 2002)
2. 采用恰当的监护手段和合适的药物,可避免 镇静(镇痛)治疗的不良影响。
• 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但停药后3-5分钟恢复自 主呼吸。
丙泊酚
• 药动学特点: – 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小于1分钟); – 停止给药迅速苏醒; – 半衰期(H)1-7(药物分布呈三室模 型); – 对肝、肾功能无损害。 – 脑保护、肺保护、抗氧化心脏保护作用
丙泊酚
• 适应症 : – 对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治疗效果差 者; – 需经常检查神经系统功能者; – 颅内高压患者; – 可在脱机过程中使用; – 短时镇静,如创伤性的操作、转运等。
丙泊酚
临床应用
• 起始剂量: 1—3mg/kg (2mg/Kg) IV in 30sec;
• 维持剂量: 1—4 mg/kg /h ( 一般 >2mg/Kg/H,可 致遗忘)
丙泊酚
• 副作用:
– 低血压明显 – 高脂血症 – 注射局部的疼痛 – 价格昂贵
气管痉挛 偶见癫痫样抽搐 可诱发感染
– 丙泊酚输注综合征:
• 发生在长时间大剂量应用丙泊酚的病人(>5 mg/kg/h), 由于线粒体呼吸链功能衰竭而导致脂肪酸氧化障碍,表 现为进展性心脏衰竭、心动过速、横纹肌融解、代谢性 酸中毒、高钾血症。
• 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立即停药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同时加强对症支持
小结:
1. 镇静-镇痛治疗,是重症急性脑损伤患者脑复 苏与脑保护的基本条件。
(H) 代谢产物
推荐剂量
吗啡 高 2-3
肝:葡醛化吗啡 (活性比原药高50
倍)去甲吗啡 2-10mg/2-4H
麻醉效果 药费(¥)
1 2.83/支
芬太尼 低 3.7
肝:氧化去碱基作 用无活性
0.05-0.1mg /0.5-2H 80-100 4.11/支
吗啡与芬太尼的比较 (II)
吗啡的副作用 --抑制咳嗽反射、呼吸中枢; --HR、BP↓,颅内血管扩张→颅内压↑; --扩约肌收缩,而促蠕动的平滑肌抑制→ 便秘
2. 是否镇静药物会加重脑损伤?
系统监测的基本内容
• 连续动脉血压的监测 • 连续脉氧的监测 • 连续核心温度的监测 • 连续呼吸末二氧化碳的监测
脑功能监测的基本内容
• 脑功能的总体表现(临床、影像学) • 颅内压力变化 • 脑血流状态 • 脑代谢
瞳孔仪相关研究
吗啡与芬太尼的比较
特性 水溶性 血浆清除半衰期
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的镇静处理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 刘励军
为什么?重症急性脑损伤患者
1. 需要镇静处理? 2. 镇静掩盖病情?
问题1. 重症急性脑损伤患者需要镇静处理
1. 防止继发神经损害
2. 保证最佳治疗效果
脑保护的基本措施
1. 维持良好的血压 2. 防止低氧血症 3. 防止高或低碳酸血症 4. 防止高热 5. 纠正严重贫血 6. 防止血糖异常
60
60
ml/100g/min
ml/100g/min
PaCO2: 5.0 kPa (38 mmHg)
PaCO2: 3.3 kPa (25 mmHg)
0
0
脑复苏的措施——亚低温
人工亚低温治疗
Neurology 2004;63:312-317
问题2. 重症急性脑损伤镇静处理
1. 是否影响观察患者的病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