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1.3来料不良:当供应商提供的物料(有关项目)不符合规定时,由品管根据情况发给总办秘书原辅料检验结果通知单,要求供应商改善
6.1.4制程/成品检验不良:当制程/成品检验中发现有属于严重或致命不良时,当日品质目标未达成时,相关人员应分析以决定出生产异常联络单和生产控制投诉单。
6.1.5当月生产不良率或出货品质目标未达到规定要求时,品管部发出品质目标未达成纠正预防措施表交总经理审核发放。
2.相关文件:
5.1【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TST-QC-P-10-01)
5.2【制程控制程序】(TST-PD-P-09-01)
5.3【内部质量审核程序】(TST-QQC-P-17-01)
5.4【客户抱怨退与退货处理程序】(TST-QQC-P-14-02)
文件类别
文件编号
制订单位
版本
发行编号
页次
二阶
6.8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内容必要时应形成文件制度化,由于纠正预防措施引发的文件和资料的更改必须符合【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4.附件:
7.1原辅料检验结果通知单
7.2客户投诉纠正预防措施表
7.3品质目标未达成纠正预防措施表
7.4生产异常联络单
7.5生产控制投诉单
7.6内部审核纠正措施表
文件类别
文件编号
制订单位
6.1.6其它影响质量和工作的情况者,各部门酌情发出。
3.2纠正与预防措施发出:纠正与预防措施发出者,提出需纠正的内容及要求完成期限,交部门主管审核。
6.3客诉纠正与预防措施表单一律交质量中心进行分析,再转交责任部门判定纠正与预防予以执行。
文件类别
文件编号
制订单位
版本
发行编号
页次
二阶
质量中心
6.4若出现经常性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合格,则应考虑采用防错装置。
质量中心
6作业程序:
6.1【纠正与预防措施】时机,可以在以下情况提出:
6.1.1内部质量审核/管理层复审:当内部质量审核、管理层复审时发现不符合项目,于分析鉴定后以决定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发出内部审核纠正措施表,依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6.1.2客户不良反馈退货:凡收到客户不良反馈退货联络,质量中心发出客户投诉纠正预防措施表,依【客户抱怨与退货处理程序】执行。
版本
发行编号
页次
二阶
质量中心
3.权责:
3.1不合格之提出由各相关单位或客户提出。
3.2不合格原因由QC负责,必要时会同相关部门研析。
3.3由责任单位制定具体之纠正预防措施并按要求实施。
3.4由纠正与预防措施发出单位予以确认。
1Hale Waihona Puke 名词定义:4.1预防措施:采取相应的行动消除潜在不符合项目,分暂时生和永久性措施。
4.2纠正措施:采取适当的方法,以防止不符合项目的再次发生。
6.5纠正与预防措施要求的行动反馈:发出者就其行动要求的纠正预防项目于一周之内进行效果确认,达成则签批效果确认一栏,由部门主管批阅后归档原稿以备查考,并提供管理层评审会议。
6.6纠正预防首次确认未达成则要求重复6.5直到达成为止,对于纠正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处理见【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7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责任人应将相应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知会有关人员。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修订
变更内容
制订
审核
核准
日期
次数
页次
章节
第一次发行
保管单位:
文件类别
发行章
文件类别
文件编号
制订单位
版本
发行编号
页次
二阶
质量中心
1.目的:对发现和提出之不或潜在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以防止同样问题和类似问题之重复发生。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品质活动中关产品和过程中所发现不合格问题之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