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上课用)

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上课用)


(四)数量词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别舍弟宗一【注】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 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柳宗元写诗送别。 此时柳宗元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物 思念 在 惆怅 人 落寞 非 凄清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 形象、准确的字词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 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 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 “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
语言
01 题型一 炼字(品关键词) 02 题型二 赏析诗眼 03 题型三 炼句(赏析关键句) 04 题型四 赏析语言风格
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 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 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 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 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 方法,就叫做炼字。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 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案 ①“葱葱”指“郁郁葱葱”,形容树木苍翠茂盛,充 满生机;“靡靡”写江边丛草的繁密。“葱葱”“靡靡”写 出春雨后水边草木茂盛之貌。 ②通过写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表达了诗人看到浓重春色后 的欣喜之情。 ③妙用叠音词,富有音律美,增强表达效果。
(一) 动词
1.(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张元幹【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 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答案 (1)①“湿”,“打湿”。②描写地面浓重 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③ 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 沉重的心情。 (2)①“迷”,迷失。②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 舟迷失了航向,③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 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 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 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 展现了一幅风吹波澜、风和水暖的清晨美景,生 动形象,具有艺术感染力。
(三)副词
3.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释义或点明特点)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分析:手法+内容)
③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意境+情感)
所谓“诗眼”,是指在诗中最能体 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 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 高度概括的词句。
具体说来,确定“诗眼”主要有以下5个角度:
(1)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 ”“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 字常常语意双关)。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闹用了拟人的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道:“著 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 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弄"字而境界全出。风弄花影,词人把云、月、花都拟人 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弄"字化 静为动,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 朦胧的画面,充满生机与情趣。
(四)抓词类活用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周邦彦)
“老”和“肥”,都是形容词用作动 词。可以想作风已老,莺正年轻;也 可以想为雏莺从昂首待哺的娇憨,在 风中慢慢丰羽、展翅离巢、婉转鸣叫 的情景。而一个“肥”字,可以想见 梅子成熟、果肉鲜圆,悬挂枝头,诱 人馋涎欲滴的情况。这两个字,把江 南初夏的景色写得生动迷人。 答案: 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 中肥大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 其动态
诗眼的作用 ①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 ②点明全诗的感情基调; ③揭示全诗的主旨思想; ④照应上下文,为下文蓄势,做铺垫。
如何寻找 “诗眼”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江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
思 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 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 枝”意为终老山林。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答案 ①“常”强调时间频度,“偏”突出情态; ②“常”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 “偏”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 ③“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 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
赏析本诗颔联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
答案 ①“一身”指孤身一人,表明诗人孤苦零落的凄 惨;“万死”运用夸张,写出诗人屡遭不幸的残酷人 生;“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 括了诗人被贬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 ②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
(五)叠词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氏延绿)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①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 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
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