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分级护理制度
住院医师根据病情及新生儿的特点,确定护理级别下达护理医嘱,由于新生儿神经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各器官功能尚不稳定,病情变化快,需要密切护理观察。
护理分级分别为特级、Ⅰ级,Ⅱ级护理三种,按山东省卫生厅《医疗护理文书规范》要求进行护理级别标记。
一、特级护理
(一) 病情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或监护的患儿。
2、病情复杂器官功能异常或严重畸形,发育落后的患儿。
3、早产儿极低体重儿
4、新生儿病情复杂的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
5、各种严重外伤,大面积灼伤。
(二)护理要点
1、设专人护理,严密监护,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2、做好病人病情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及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监测,设特别护理记录单,准确记录出入量。
3、认真细致地做好身份识别及各项基础护理,保持患者体位舒适、
肢体功能位,严防并发症,确保患儿安全。
4、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保证用药安全。
5、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如管道护理、气道护理、并发症预防等,
实施安全措施
6、随时与家属做好沟通。
二、Ⅰ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1、病人病情危重且病情好转,生命体征稳定。
2、患儿病情随时有可能发生变化者。
3、早产儿、低体重儿、、一般情况好,病情稳定者。
4、巨大儿、过期产儿、难产、糖尿病母亲、妊娠中毒症、产前
子痫的患儿。
(二)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做好病人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3、认真细致地做好身份识别及各项基础护理,保持患者体位舒适,
严防并发症,确保患儿安全。
4、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保证用药安全
5、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如管道护理、气道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实施安全措施。
6、随时与家属做好沟通,做好健康指导。
三、Ⅱ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1、足月儿病情稳定者。
2、低体重儿、巨大儿、过期产儿、难产、糖尿病母亲、妊娠中毒症、产前子痫的患儿。
经住院治疗护理后,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稳定,需观察治疗者。
3、康复治疗的患儿。
(二)护理要求
1、每两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做好病人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3、认真细致地做好身份识别及各项基础护理,保持患者体位舒适,严防并发症,确保患儿安全。
4、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保证用药安全
5、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如管道护理、气道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实施安全措施。
6、随时与家属做好沟通,做好健康指导。
指导相关的康复训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