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性柱施工方案4.5.1工程概况根据设计要求,1#楼地上部分1~27层,设置四支钢结构劲性柱(KZ6)。
劲性柱截面为H焊接型钢,腹板二边各焊接二支T型铁,截面尺寸:1~16层为1500*1200*38*36,每米单重约为1500公斤,16~26层为1200*1000*32*36,每米单重约为1100公斤,26~27层为1100*800*32*32,每米单重约为680公斤。
最大分段长度约为6米,最大单件构件重量约为9吨左右。
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劲性柱的吊装就位是本工程的难点。
由于塔吊起重量的限制,劲性柱无法利用施工现场塔吊安装、就位,现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利用现场的塔吊,将构件垂直运输至安装楼面,随后用液压推车将构件水平运输至劲性柱就位地点,采用龙门吊架及链条葫芦将劲性柱吊装就位。
工期方面:钢结构施工安装必须提前于墙柱钢筋绑扎工序之前,因此钢结构施工进度将直接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
针对上述工程特点,本公司将充分运用以往一些工程的成熟工艺和经验,以专业化的管理、精湛的制造技术、精益求精的检测态度,针对上述工程的特点和难点,采取一系列对策,确保工程质量和进程目标的实现。
本工程除了在工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规范和本公司工艺要求制作外,特别要注意现场与土建工程配合搭接,并随时接受业主、甲方、监理的监督、指导。
这样才能确保此工程高质量地按时完成。
4.5.2施工准备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图纸,工厂必须进行施工图深入消化,如板材的焊缝焊接,节点的深化设计等工作。
施工图深化设计应符合原设计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工厂按施工图制造,凡变更设计、改变结构或与设计不符时,均应提交设计院认可并备案。
本钢结构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工期要求紧,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施工准备及计划。
4.5.2.1建立管理班子:技术、工艺、质量、设备、施工、安全等均需配备专人负责。
4.5.2.2熟悉图纸了解技术要求,阅读并掌握有关资料,技术标准的工艺要求,正确使用设计、制作及验收标准规范。
4.5.2.3了解钢结构与土建的关联,是确定施工现场吊装方案的重要依据。
4.5.2.4设备、劳动力准备:根据制作、预拼装、现场吊装等三个阶段的工程内容,合理调整,添置工夹量具、设备、安排好劳动力。
4.5.2.5钢结构制作、安装、验收、质量检验评定按钢结构设计总说明要求进行。
4.5.3材料4.5.3.1本工程使用钢材质量为Q345B,所采购钢材质量应符合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标准,钢材的含碳量,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冷弯要求、冲击韧性等保证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4.5.3.2钢材表面有锈蚀或划痕缺陷时,其深度不得该钢材厚度偏差的1/2,钢材表面缺陷不得超过现行国家标准。
4.5.3.3工厂按ISO9002质量要求的规定,验收所有订购的钢材,工程所用的钢材、螺栓、锚栓、焊条、焊剂、栓钉等,均要有质量保证书,并按规范要求进行自检。
4.5.3.4本工程的钢材,消耗辅料为专料专用,焊接材料等,均需存放在仓库内,制订严格的领用制作台帐。
对关键的主要的焊接使用的焊接材料应能追踪。
4.5.4工厂制作钢结构经放样、加工、组装、焊接、校形、测量、初验、预拼装、调整、检验、焊接成形,完成制作。
工艺流程为:钢板预处理--放样--胎架设置—下料--切割--零部件加工成型、焊接--校形--单元组装--焊接--修整--预拼装--交验--表面处理--运输--现场安装--交验4.5.4.1放样1)钢结构放样是保证产品精度和制作质量的关键,采用1:1的足尺大样制作样板和单图保证每个另件的放样尺寸和总体放样要求。
2)凡需先下毛坯料,进行拼板后第二次下料的必须划出毛坯拼板单图部件和拼板结束后,应提供二次下料单,并在单图上划出水平和垂直线并注加符号。
3)凡一次成型的零件,如需要焊接坡口,下料时必须把坡口开好。
坡口的形式和要求,按图纸技术要求的规范标准。
4)钢板不平度如果超标,应予以校正。
5)放样后划下料单图,拼板,根据工艺要求,长度和度方向加放焊接收缩余量。
6)放样时,有与设计图纸要求不符时,施工单位无权随意修改,必须得到设计单位认可,并有书面通知后,方可继续施工。
7)放样、制作、测量、交验所使用的量具、仪器、仪表等应由二级以上计量机构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实量尺寸时应有二人过目,以免差错,工地用尺与工厂用尺应相互校验并有数据。
4.5.4.2切割、下料1)H型钢翼缘板和腹板应用半自动切割机切割,对于加筋板等可用剪板机剪切,切割过程中,随时控制割距的摆动,调整断面垂直度和坡口角度。
2)切割前应将钢材切割区域表面的铁锈,污垢等清除干净,切割后材料应及时清除溶渣和飞溅物,做到工完料清,未经清除和打磨过的材料,不得进行拼装、焊接。
3)下料前应仔细检查钢板牌号、规格,确认无误后方可切割下料。
4)零件工割线、样板、号料线的允许偏差:手工切割±2.0mm自动半自动切割±1.5mm切割坡口角度±5切割面垂直度偏差不大于零件厚度的5%,且不大于2mm。
5)按工艺规定,主要零件要标明图号,构件编号,加工符号,坡口规格及划出检验直线,作好零件下料的原始记录。
4.5.4.3制作1)H型钢翼缘板和腹板的长度和宽度若需进行拼接,翼缘板和腹板拼接缝不能在同一断面上,相互错位距离应保证≥200mm以上,以避免焊缝交叉和焊接应力的集中。
2)定位焊由专职焊工施焊,定位焊缝长约50~80mm,间距400~600mm,焊脚尺寸不得大于设计焊脚尺寸一半。
定位焊缝应距设计焊缝端部30mm以上,组装结束,经验收合格后,可允许焊接。
3)火工校正热济温度应控制在600~800℃之间,加热速度在4~10mm/秒之间,焰心距板面2-3mm,温度尚未降至室温时,不得锤击钢料同时注意表面氧化。
4)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有缺陷,必须经过处理,钢板不平及焊后变形,随时进行校正。
5)组装时,板材对接和构件组装的外型值尺寸做好原始记录,制造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技术要求的规范规定。
6)A、B级螺栓孔(1类孔)应具有H12精度,孔壁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12.5μm。
C级螺栓孔(II类孔)孔壁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25μm,允许偏差值应符合GB50205-2001的规定。
7)H型钢及T型钢分别组装、焊接成型、并进行矫正。
8)将经检验合格的H型钢及T型钢组合成异性劲性柱。
4.5.5焊接4.5.5.1焊接要求1)钢材为Q345时,手工焊接焊条采用E50*型,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焊接时所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
2)本工程H型钢为全熔透焊缝,腹板需按规范要求坡口。
翼缘和腹板的焊接采用埋弧自动焊,,翼缘板腹板需接长时,应采用等强的对接焊缝焊接,焊缝质量均为一级,根据规范要求,须100%超声波探伤。
3)焊条、焊剂按产品说明书进行烘焰、保温。
4)焊剂的粒度、埋弧自动焊 1.0~3.0mm,埋弧半自动焊为0.5-1.5mm。
5)引、熄弧板的母材与坡口必须与主焊缝的材料一致。
6)施焊时,母材的非焊接部位,严禁焊接引弧,避免母材损伤。
7)凡需全焊透的部位,用砂轮打磨碳刨处的氧化物和粘碳后再进行施焊,两端必须加80×120mm引熄弧板,埋弧自动焊必须在距杆端部处的引弧板上起、熄弧。
8)埋弧自动焊焊接中不应断弧,如有断弧必须将断弧交接处刨成1:5斜坡后再继续搭接50mm施焊。
9)埋弧自动焊焊剂覆盖厚度不小于20mm,埋弧半自动焊覆盖厚度不小于10mm,焊后应待焊缝冷却后再敲去熔渣。
10)焊缝处二端30-50mm内的铁锈、氧化皮、油污、水伤等均应清除干净,如清理后不能及时施焊而受潮生锈时,在焊前必须重新清理。
11)补焊必须避免短焊缝,修补长度大于40mm。
12)焊接坡口型式,按设计要求及钢结构规范要求。
4.5.5.2焊接工艺要求1)坡口的接缝,如槽中有杂质,则应将杂质清除。
2)接缝的间隙,坡口尺寸的槽形和深度,必须符合规范,对影响焊接操作、焊接质量的严重超差,应在焊接前进行修正。
3)接缝的定位焊接质量应良好,当定位焊缺陷影响焊接操作和焊接质量时,应在焊前进行返修。
4)采用埋弧自动焊时,原则上应在装配好的当天焊完,并严格控制装配间隙,一般不超过1~1.5mm。
5)手工焊对于较长的焊接缝应采用逐步退焊法或分中逐步退焊法。
4.5.5.3焊缝检验1)所有焊接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焊瘤、未溶、夹渣、气孔、咬边未填弧坑等缺陷,焊缝外型均匀一致,焊道与焊道,焊道与母材之间应平滑过渡。
2)焊接出现缺陷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订出修补措施后方可焊接,同一处的返修不宜超过2次,返修应作好记录。
3)焊缝无损检测要求按GB11345-89标准执行。
4.5.5.4劲性柱经检验合格后,进行栓钉焊接。
栓钉的质量、规格、安装间距及施工质量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4.5.6现场安装钢结构安装总体技术路线钢结构范围:劲性钢柱。
根据劲性钢柱图纸进行分段,吊装重量控制在10t以内。
钢结构安装采用龙门架安装,钢构件根据深化设计图纸加工制作运输至施工现场。
钢柱吊装示意见下图:4.5.6.1钢构件进场安装前,应对标高、轴线进行复测,若超过允许范围,应及时与设计工程师、工程监理联系,妥善解决后方可施工安装。
施工人员应做好现场实测,放好大样,划出安装位置线。
4.5.6.2根据施工现场进度要求,钢结构分批进场。
4.5.6.3劲性钢柱安装工艺钢柱安装就位,钢柱的平整度与垂直度,如有误差,应进行调整。
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边吊边校,校正完后临时固定。
标高偏差值≤5mm,只记录不调整,超过5mm需进行调整。
柱顶的标高误差主要产生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吊装后垂直度偏差造成;2)钢柱电焊对接造成焊接收缩;调整的方法是:如果标高高了,必须在后节柱上截去相应的误差长度;如果标高低了,须采用填塞相应厚度的钢板,钢板必须与原钢柱同种材质,另外需注意如下:一次调整不宜过大,一般以5mm为限。
4.5.6.4施工工序4.5.6.5钢柱安装技术措施1)钢柱安装前应对下一节钢柱的标高与轴线进行复验,发现误差超出规范,应立即修正。
2)安装前,应对钢柱的长度、断面、挠曲等进行预检,发现问题即向技术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安装前,应在地面上把钢爬梯等装在钢柱上,供登高作业用。
4)钢柱加工厂应按要求在柱二端设置临时连接耳板。
5)钢柱安装就位后,马上进行初校(垂直度、位移)。
上层接柱用夹板与螺栓拧紧固定。
然后才能拆除索具。
拆除索具采用钢管爬梯。
6)分段钢柱焊接时,由于楼层砼已施工完成,焊接部位出砼楼层面1300mm ,可以直接站在楼层上焊接分段钢柱。
7)焊接施工:总的焊接施工原则是尽量保证在较小的拘束度下轴线、标高投钢柱安装 劲性钢柱对接 安全设施搭设 测校 焊接施工 施工连接 无损探伤隐蔽验收钢筋砼施工 全过程监测焊接,使接头具有较小的焊接应力,并采取对称施焊,减小焊接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