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方案(20150302)一、主要编制依据1、标准规范2、设计概况和招标文件要求(有针对性的写出具体出处)(1)材料要求(2)质量要求(3)工艺要求(4)设计概况本工程塔楼采用了内筒外组合钢框结构形式,其中包含多种形式的型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管混凝土方案详见第七节)、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H型钢骨、十字型钢骨)、H型钢梁-钢砼组合结构、型钢骨-钢砼核心筒组合结构、钢板剪力墙核心筒组合结构、伸臂环带桁架-钢砼组合结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H型钢骨、十字型钢骨)KZZ1 KZZ2 KZZ3B3~B1 1800×18004根B3~B1 3800×18008根B3~F35 2500×15004根L1~L4 1650×1650 L1~L4 3800×1500 L1~L4 2500×1500L5~F19 1650×1650 L5~F19 3500×1500 L5~F19 2000×1500L20~L38 1500×1500 L20~L38 3500×1500 L20~L38 2000×1500L39~L64 1500×1500 L39~L64 3000×1500 L39~L64 2000×1500L65~L69 1500×1500 L65~L69 2500×1500 L65~L69 1500×1500L70以上1500×15004根L70以上1500×15004根L70以上1500×15002根□×850×850×80×80 2 H 800×1000×80×100 H 1700×800×80×100 H型钢梁-钢砼组合结构型钢骨-钢砼核心筒组合结构钢板剪力墙核心筒组合结构伸臂环带桁架-钢砼组合结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示意图备注绿色阴影部分楼板均为钢筋桁架楼板钢筋桁架示意图二、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施工方法和措施三、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和措施四、型钢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和措施施工流程施工方法和措施(1)深化设计●钢筋连接器:在型钢钢骨上焊接与受力钢筋同规格的钢筋连接器,将钢筋拧入连接器●钢筋连接板:在型钢钢骨上焊接连接钢板,将受力钢筋焊接到连接钢板上,同时在型钢背面焊接加劲板。
(此方法用于净空或位置不利,不宜使用连接器的情况)●钢筋折弯或开孔:在型钢腹板上开穿筋孔(钢梁腹板阻挡柱箍筋通过的情况,也用于连接器排布不下的情况),其他方法还有:钢骨边缘阻挡受力钢筋的情况,将钢筋折弯绕开型钢以通过,钢筋等面积代换等等。
(2)型钢柱制作●型钢柱在加工前,首先对其进行设计细化,根据起吊重量的要求,对构件进行分节,解决运输、安装、与钢筋连接、模板加固等问题。
●型钢柱上钢筋孔较多,型钢柱开孔采用工厂预加工方案,在进行构件组装焊接前,应先用摇臂钻进行钻孔。
保证了开孔的位置,减少了现场纠偏、补开孔的工作量,保证了质量和施工进度。
●根据深化设计方案,对钢板开口的位置实施补强措施。
●构件制作质量合格,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验评。
(3)测量定位●将三维构件精确投影至二维平面,通过竖向投点控制网闭合、测量、排尺、放线,快捷、准确地完成型钢混凝土柱构件的空间定位;根据工程实践,针对型钢柱在施工及自重荷载下的变形影响和楼面混凝土收缩对型钢柱位置的影响,采用了预留变形量的方法,保证了型钢混凝土组合柱位置准确。
(4)现场准备、型钢柱安装●现场砼基础复测已完,重大技术问题已处理,并以取得设计部门与业主有关部门确认,已与土建施工单位办理交接手续。
●现场安装施工机械、量具等已按计划配备,结构安装施工已获业主和工程监理单位批准。
●构件进场后,技术人员要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复核,重点检查构件的外形尺寸和在运输、拼装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对变形部位要进行修复处理。
安装就位后,对轴线、标高、垂直度进行校正,在焊接过程中应随时对钢柱的垂直度进行监测。
●钢柱安装工艺流程为:基础测量放线、清理→构件安装前检验→钢柱吊装→钢柱临时耳板固定→测量垂直度、轴线、标高→焊接→测量监测→测量复测→将耳板切除●型钢柱吊装吊装顺序:根据流水段施工顺序,从一侧向另一侧顺序吊装。
脚手架搭设:在每根钢柱处搭设井字架,柱子安装位置上方空出,以便能将钢柱从上面吊入。
脚手架的高度应在柱顶标高以下3000mm左右。
如下图示钢柱吊装:预先测好轴线位置,按图纸位置弹好安装线,同时在柱脚处弹出安装十字线,逐根按编号吊装钢柱,只有当钢柱连接耳板初步紧固后,用架管临时固定后,方可松开吊钩依次吊装其它钢柱。
钢柱找正:先用4m磁力线坠初步检验钢柱铅垂度,必要时使用缆风绳调正。
焊接前后均须再用经纬仪进行垂直度校核,保证钢柱轴线与基础十字线重合。
(5)钢筋施工编号配筋图楼层主筋箍筋KZZ1B3~B1 4440 16@100 L1~L19 6440 16@100 L20~顶5240 16@100KZZ2L70至屋面截面变化B3、B2 17240 18@100 B1~L4 32440 18@100 L5~L38 32440 18@100 L39~L64 32440 18@100 L65~L69 12040 16@100 L70~顶10240 16@100KZZ3B3~B1 7640 16@100L1~L412040 16@100L5~L64 10240 16@100L65~顶 10240 16@100●钢筋的制作、安装:梁柱节点核心区钢筋施工,因配筋密集且钢筋需穿过型钢上的孔眼进行锚固,故施工时严格控制节点施工质量。
针对不同的型钢梁柱节点和配筋图,画出每个节点的施工大样图,从而确定每根钢筋的走向、相对位置、接头位置,并依据编号配料,采用机械连接,较好的完成梁柱钢筋的节点施工。
●当个别钢筋主筋遇到翼缘板或与腹板平行时,型钢柱无法穿孔,钢筋主筋须绕过,这部分钢筋主筋直径通常较大,须提前将该部位钢筋后台用弯曲机将钢筋按照1:6打弯,避免现场强行打弯造成弯出部分超出构件截面尺寸,造成混凝土保护层不够,露筋现象发生。
●柱插筋在下层梁板混凝土浇筑前安装完毕。
插筋向下的锚固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出板面的长度应满足:接头位置相互错开50%,高低接头间距大于35d ;低接头的位置距板面的尺寸应不小于柱长边尺寸、六分之一柱净高、500mm 中的最大值。
在梁面处用一套完整的箍筋对插筋进行定位,该箍筋与梁箍筋绑扎牢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进行看护。
●箍筋绑扎:先安装内箍筋,再安装外箍筋。
每一层内箍完成后,进行下一道内箍,内箍绑扎一步操作架高度后,再从下向上绑扎外箍。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状交错绑扎。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四周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本工程中钢骨组合柱截面较大,钢骨、主筋、箍筋及拉筋密集,而且主筋与钢骨之间的间隙小,再加上箍筋安放受到钢骨栓钉的影响,钢筋的绑扎难度非常大。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主筋和箍筋安装顺序,保证主筋连接的质量,而且有连接板的部位还要考虑钢筋绑扎与连接板安装的先后顺序。
因此,在钢筋施工前,钢筋绑扎组需要提前制定详细的钢筋绑扎措施,保证钢筋施工质量。
●安装保护层卡环,采用特制的塑料卡环,安装在柱主筋上,隔筋布置,间距1000mm。
自检合格后进行隐蔽验收。
●当下柱伸入上柱的钢筋折角不大于1:6时,下柱钢筋可不切断而弯伸至上柱;当折角大于1:6时,应设置插筋或将上柱钢筋锚在下柱内。
本工程外框混凝土楼板厚度使柱主筋无法满足1:6变折要求。
因此劲性柱变截面时主筋处理将采取右图所示方式。
●按设计要求, KZZ2箍筋穿过型钢腹板,为了便于箍筋绑扎,拟采用双U型箍筋形式,箍筋与箍筋连接采用焊接。
●柱筋与钢梁冲突处柱钢筋处理:柱竖向主筋:在钢梁上下翼缘焊接钢板,柱主筋焊在钢板上。
柱箍筋:加工成半封闭箍筋,与钢梁腹板焊接。
(6)模板施工●模板流水:本工程外框架柱共有16根柱子,柱子分成三种截面形式,分成四个施工流水段。
●模板体系选择:采用覆膜多层板+木工字梁+槽钢柱箍体系。
模板高度按标准层3700mm配置,当楼层高度为4500mm时,采用接长处理;超过4500mm高度时,分二次施工。
模板截面按一层的柱截面配置,上部截面变小时,采用裁边的方①按照拉顶杆分布图在相应部位钢骨上焊接拉顶杆。
可和钢筋绑扎施工穿插进行,插入时间要以方便焊接拉顶杆大样焊接拉顶杆为准,不能因为焊点部位钢筋过密而无法焊接,部分位置设置连接套筒,用25钢筋代替拉顶杆。
焊接拉套筒大样②安装锥型螺母、可拆卸螺杆,检查焊接拉顶杆及锥型螺母长度安装锥型螺母、可拆卸螺杆大样图安装连接钢筋大样图③安装模板、垫片及紧固螺栓,上紧紧固螺栓模板就位大样图(7)混凝土施工●型钢砼框架柱混凝土浇筑量层数层高(mm)层数混凝土等级混凝土量(m3)KZZ1 KZZ2 KZZ3 合计B3 3800 1C7049 208 57 314B2 3600 1 47 197 54 298 B1 9000 1 117 493 135 745 L1 9000 1C6098 410 135 643L2 10000 1 109 456 150 715 L3 8000 1 87 365 120 572 L4 4490 1 49 205 67 321 L5~L19 4500 14 686 2646 756 4088 L20~L34 3700 14 466 2170 622 3258 L35 4200 1 38 176 50 264 L36~L38 4500 2 81 378 108 567匀,操作人员应用拉绳控制振动棒下振点。
e、由于内部钢骨限制混凝土的正常流动,故在浇筑过程必须四周对称均匀下料、分层投料厚度一致、振动棒四周插振。
f、当混凝土浇筑到要求标高处时,改用普通型振动棒振捣,并适当控制振捣时间,使混凝土中石子不完全下沉,呈均匀分布。
若表面出现少量浮浆,则可用人工刮除浮浆至完成标高,并将混凝土表面进行拉毛处理。
g、因与外框混凝土楼板混凝土同时浇筑,由于梁板接头混凝土标号高于楼板混凝土,为了避免楼板低标号混凝土流入梁柱接头中,需先浇筑梁柱接头的高标号混凝土,再浇筑楼板混凝土。
同时,为了减少柱头高标号混凝土过多的流到压型钢板上,在柱头周边的压型钢板上设置拦截混凝土的钢丝网,如下图所示:(8)混凝土养护●采用浇水养护并外包塑料薄膜,浇水次数以保证混凝土墙面呈潮湿状态为准,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