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全解写作方法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全解写作方法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全解写作方法本文作者在描写秋天时;抓住了秋天的景物特点。

如“九月秋收忙;鱼虾肥;瓜果香;田野翻金浪”“十月寒霜降;枫叶红;菊花黄;大雁排成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那么;怎样抓住特点写景物呢?1.要注意时序的特点。

春夏秋冬;晨午黄昏;景物的特点是不同的。

如写“春游”;就可以写“春姑娘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小草冒出了新芽;我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来到郊外;踏着松软的泥土;和春风一起做游戏”。

这样就突出了春天的景物特点。

2.要注意场所的特点。

不同的场所;景物特点是不同的。

如写“美丽的校园”时;就要写校园内的景物特点;如“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大花园。

这里有随风舞蹈的垂柳;有盛开的鲜花;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敬爱的老师……我们每天在这里幸福地生活;茁壮地成长”。

怎样从天气、物候等方面掌握秋天的特点呢?由于秋季历时三个月;所以本课所描写的景物我们在当时当地不一定能看到。

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生活常识;加上细心观察;去感知秋天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

1.进入秋季;太阳直射点渐渐南移;气温逐渐下降;昼渐短夜渐长。

空气变得清新、凉爽;天空晴朗、明净。

2.农作物开始成熟;农民开始收获瓜果、谷物;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3.动物也长大、长肥了;蟋蟀歌唱;大雁南飞。

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候鸟的迁徙;某些动物的冬眠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也指自然界非生物变化(如初霜、解冻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描写秋天的词语:果实累累秋风习习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北雁南飞金风送爽稻谷飘香秋风萧瑟★描写秋天的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山明水净夜来香;数树深红出浅黄。

——刘禹锡《秋词》描写优美的景物。

(二上)P62本文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笔下的景物十分优美。

如“小河弯弯曲曲;山腰飘着白纱。

汽车往来穿梭;路边开满鲜花……”这样写使读者难以忘怀;仿佛看到了美景。

那么;怎样描写优美的景物呢?1.仔细观察所要描写的景物;做到胸有成竹。

心中有景物的具体形象;笔下才能写出具体的状态来。

如写郊游时看到的景物;可先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里及外等。

先写田野;再写河流;后写群山……对描写的景物十分熟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景物写好。

2.要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

如写春天的景物时;“春风吹来了;柳芽醒了;悄悄地冒出枝头;染绿了柳条。

在明媚的春光中;柳条轻柔地舞动身姿;笑盈盈地向从南方赶来加入春天盛会的小燕子问好。

”这段话把柳树写得有血有肉;形象生动;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柳树的热爱之情。

把小动物写得真实可爱。

(二上)P34本文是一篇童话;写一只懒洋洋的小狮子经过努力变成了真正的小狮子的故事。

文中的小狮子会说话、会思考;真实可爱;生动有趣。

那么;怎样把小动物写得真实可爱呢?我们都很喜欢小动物;经常和它们说悄悄话;做游戏。

这样;在描写小动物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们当作好朋友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性格特点;比如我们十分喜爱的小白兔;就可以这样写:我最喜欢小白兔;它的两只耳朵总是竖着;好像在听我说话一样。

有时小白兔还会嘟着小嘴;好像在说:“我想吃水灵灵的白菜。

”外貌描写。

(二上)P245本文恰当地运用了外貌描写。

例如“他很旧;屁股还打着补丁;身上的毛乱蓬蓬的。

”这是对绒毛小熊的外貌描写;说明了小熊虽然很旧、很破;但是他陪我度过了数不清的快乐时光;表达了“我”和绒毛小熊的浓厚感情;突出了中心;升华了主题。

那么怎样运用外貌描写呢?1.抓住人物(动物)的特点;加以突出;使人物(动物)形象鲜明。

2.从他(她、它)的容貌、穿着上去描写;更能表达出对人物(动物)的思想感情。

例如:写一位青春少女的外貌时;可以这样写:她穿着一身春装——淡蓝色的翻领长袖衫;藕荷色的长裤;雪白的袜子配着一双平底黑皮鞋……斜挎着红十字标志的方书包。

年轻的姑娘;周身透着一股春的气息。

神态描写。

(二上)P98神态描写;就是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用准确的词语描写人物的神态;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从而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

本文中“国王看着鲜花和孩子们;皱起了眉头;一句话也不说”这里的“皱起了眉头”;就是人物的神态。

通过这一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国王此时内心的不满意和失望。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的神态呢?1.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比如笑;“微笑”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嘴笑”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开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

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

2.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例如:怒目圆睁;说明此人正满腔怒火;眉开眼笑;说明此人正心花怒放;愁眉不展;说明此人正愁肠百转;看人时目光躲躲闪闪;说明此人心中有事。

再如:“小强身门口走了几步;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掉了下来。

”从这句人物神态的描写中反映出“小强”悲伤的心情。

3.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融入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例如:她走到我跟前;冲我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

“你的种子呢?”我问。

她的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惭愧地站在那儿。

这段描写;抓住小姑娘的“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等具体的描写;把她害羞的神态刻画出来。

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上)P106心理活动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受、情绪、体验等;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完整、更丰满。

文中多次写了珍珍的心理活动国。

例如:“珍珍站在娃娃旁边;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

”这一句突出了珍珍的心里非常想得到面娃娃。

“珍珍觉得人们都用眼睛盯着她;好像在问:‘你书包里放着什么?’珍珍不敢回家;怕妈妈也这样问她。

她在大街上走啊走啊。

”这一心理活动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珍珍做错事后;心里感到不安;非常痛苦。

突出了中心;升华了主题。

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1.心理描写必须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

2.心理描写必须适合主题的表现与情节的发展。

3.抓住人物的特点;借助外貌及动作的描写;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如:写小猴去应聘主持人;在电视台门前看见一块果皮时的心理描写:“小猴来了;看见地上有块果皮;他想捡;又一想;别弄脏了我心爱的白手套;就绕开果皮朝前面走了。

”对人物的行动进行描写。

(二上)P88文中的“我挥挥手;影子也挥挥手。

我蹦蹦跳跳;它也蹦蹦跳跳”抓住了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在行动描写上下了功夫;把一个活泼、可爱、好奇、善于思考的孩子形象地刻画了出来。

那么;怎样对人物的行动进行描写呢?1.描写人物的行动;要着眼于人物“怎么做”的描写;着眼于人物“行动过程”的描写;这对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性格有重要意义。

2.对人物行动的描写;要充分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并符合人物的个性特点。

如“我”拿到奖状后;爷爷、奶奶高兴时的行动描写:“奶奶看着奖脸上笑开了花;连连夸我是个好孩子。

爷爷一把抱住我;笑得连帽子都掉了。

”行为描写的方法。

(二上)P124本文中多处运用了行为描写。

例如:“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书来读。

”这句行为描写;说明了王冕在艰苦的条件下;有自觉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

“王冕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了纸、笔和颜料……可是他不灰心。

”这些行为描写;突出了王冕不怕失败;刻苦努力;坚持学画的精神;突出了中心;升华了主题。

那么;怎样运用行为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思想呢?1.先确定要写的内容。

2.根据内容抓住人物的特点。

3.哪些内容用行为描写能突出表达一个人的思想;就写哪些。

如对一个同学专心学习时的行为描写:“他完全陶醉在书的海洋里;以至于老师走到他跟前;他都没看见;仍旧在聚精会神地看。

”写好连续动作。

(二上)P146本文作者在写梅花鹿和金丝猴比本领时;用了几个连续的动词来表现他们的动作;如“比赛开始了;梅花鹿飞快地向前跑去;轻轻一跳;就过了小河。

”“梅花鹿驮起了金丝猴;过了小河。

金丝猴很快就爬上树摘到了果子。

”其中;“跑”“跳”“驮”“爬”“摘”的使用;使梅花鹿和金丝猴的动作连贯;描写更加具体化。

那么;我们在习作中应该怎样写好连续动作呢?注意观察;找准动词。

只有细致地进行观察;才能用恰当的动词表现出所要描写的对象的具体动作。

如描写大公鸡啄了一块小石子;可以这样写;只见一只身穿大“花衣”的公鸡啄了几下米;突然迅速地啄起了一块小石子;脖子一挺;就把它吞下去了。

其中“啄”“挺”“吞”;就把大公鸡吃小石子的动作表现出来了。

通过语言描写反映人物特点。

(二上)P81本文对牛顿的语言描写得十分细致。

如“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他自言自语;“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左、向右跑呢?”这句话充分表现出牛顿善于思考;爱动脑筋的特点。

那么;怎样通过语言描写反映人物特点呢?写人物语言;关键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征。

如“宝贝儿;在学校里上楼要留神;喝水可别对着水龙头;要什么和奶奶说;喜欢咱就买……”通过这段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个爱护孙子的奶奶的形象;反映出奶奶疼爱孙子;甚至是溺爱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