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教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 部: 信息技术与管理系教 师: 言 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其他□课时安排2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讲《跳、跳、跳出来——突破思维定势》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或技能)1.了解什么是思维定势以及突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性;2.掌握如何培养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与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1.在活动体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通过讨论和练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并感受思维过程所产生的真实情绪(高兴也好,失望也好)2.培养互帮互助、相互学习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转换、扩展思维视角的技巧和方法;体验并感受思维过程所产生的真实情绪。
教学难点:消除思维惰性,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步骤:引入→探索新知→脑力激荡→反思体验→小结教学方法和手段:体验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思考题:有专家经多年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地方民众的步行速度,一定与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成正比。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教 学 内 容 板书或旁注 【引入】看过一则报道说:美国的大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但写毕业论文时却常有独特的见解;而中国留美学生平时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也很不错,但写毕业论文时却四平八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
其实,这种现象又岂止只是在我国留学生们身上才暴露出来呢?可以说这是在我们许多大学生的通病,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追根溯源,还是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下,我国大学生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
那么,何谓“思维定势”?如何才能跳出思维定势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
【探索新知】一、相关概念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来打敌人,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来航海,中国却用它来测风水;外国用鸦片来医病,中国却拿它当饭吃。
”我们在回味鲁迅先生这番尖锐评论时,不应只将其作为揭露国人悲哀的样板,更应思考其中蕴涵的深层含义: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事物,中国人和外国人会采取不同的态度?会有截然不同的用途?其实,这种差异主要是源于思维的不同。
1.思维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所做出的概括与间接的反应。
2.思维方式定义:是指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将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用于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考模式。
思维方式不同,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我们的行动方案就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我们面对机遇时进行的选择就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收获就不同。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案例】有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打算去上海,一个打算去北京。
可在候车厅等车时,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他们听邻座的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赚不到钱也饿不死。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赚钱的呢?于是两人交换了票,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去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去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到了北京后,发现北京果然好,什么都没干竟也没被饿到,不仅银行的水可以白喝,而且商场里、超市里可供免费品尝的点心应有尽有。
而去上海的人也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只要想办法,干什么都能赚钱。
一次,在他走街串巷的时候,他看到上海许多商店的店面很亮丽但招牌却很脏,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里的清洗公司只负责楼面的卫生而不负责清洗招牌。
于是,他买来了梯子、水桶和抹布,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清洗招牌。
几年下来,他的公司越做越大,员工已达到150多人,业务由上海延伸到了杭州和南京。
后来,他还准备向北京发展,于是,亲自乘火车去北京考察。
就在北京站,他遇到了一个向他索要啤酒瓶子的捡破烂的人,那一刻,两人都愣住了,原来五年前他俩曾换过一次车票。
可见,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方式影响人的一生。
改变命运,成就人生从改变思维方式开始。
二、突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性【案例】一家大型广告公司招聘高级广告设计师,面试的题目是要每个应聘者在一张白纸上设计出一个自认为最好的方案,没主题和内容的限制,然后把设计好的方案扔到窗外,谁的方案最先被路人捡起来看,谁就能被录用。
于是,设计师们纷纷绞尽脑汁地构思自己的作品,就在其他人忙做一团的时候,一个设计师非常迅速地把自己的方案扔到了窗外,并引起路人的哄抢。
他的方案究竟是什么呢?他为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作品?原来,他只是在白纸上贴上了一张100美元的钞票,除此之外什么都没画。
但就是他的这个创意帮他轻松地战胜了其他所有应聘者。
可见,创新我们的思维方式对一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然而,它并不简单,难就难在不容易突破思维定势上。
1、思维定势定义:我们的头脑在筛选信息、分析问题、做出决策的时候,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着以往熟悉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思考,而不是另辟新路,这种熟悉的方向和路径就是一个人特有的思维定势。
【视频】新编大忽悠脑筋急转弯正是利用了人们易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这个特性。
我们之所以会面对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而感到束手无策,正是因为我们常会不自觉地顺着常规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但只要我们能跳出常规的思维方式,便会发现,这些问题其实很容易。
2.思维定势阻碍问题的解决【测试题】“有A、B两个房间,A房间里有三盏灯,但这三盏灯的开关都在B房间里(每一个开关只能控制一盏灯),另外,只有进入A房间内才能看到里面的三盏灯是否亮着。
现在假设,你只能进一次A房间,请问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出三个开关分别控制哪三盏灯?”(最多给学生3分钟时间思考)教师进行提问并揭晓答案。
(略)可见,思维定势会极大束缚我们创造力的发挥,扼杀我们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如何突破思维定势1.扩展思维的广度我们的思维很容易受固有观念和现成经验的影响,而变得僵化、没有创造力。
因此,我们需要将思维广度尽可能地扩展。
【案例】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首先,他把一只瓶子平放在桌上,瓶的底部向着有光的一方,瓶口敞开,然后放进去几只蜜蜂。
蜜蜂们不断地向着光亮处(也就是瓶底)飞,经过几次飞行后,蜜蜂终于发现自己永远无法从瓶底飞出,最后只好认命,奄奄一息地呆在有光的瓶底。
接着威克教授把蜜蜂倒出,放进几只苍蝇,然后仍然将瓶子按原先的样子摆好。
没过多久,这些苍蝇一只不剩地从瓶口飞出。
为什么苍蝇能找到出路?原来它们坚持多方尝试,向上、向下、背光、向光,一旦碰壁立即改变方向,终于最后全都找到了瓶口并飞了出去。
威克教授由此总结说:“横冲直撞总比坐以待毙高明得多。
”所以,我们不妨也让思维来个“横冲直撞”,或许看到的将是意想不到的奇妙景象【脑力激荡】2.突破思维定势的训练①活动一:转换视角练习a思考下面这件事,并找出它的好处和积极因素,找出的项目越多越好。
——在商场丢了100块b思考下面这件事,并找出它的坏处和消极因素,找出的项目越多越好。
——读的是热门专业c同时运用“肯定”和“否定”两种视角思考下面这件事,并找出它的好处和坏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找出的项目越多越好。
——在读大学生创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转换视角”的练习,小组讨论后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进行总结:(略)②活动二:多视角练习在你面前摆放着这样4种物品:A.一本书;B.一瓶可乐;C.一根纯金项链;D.一台彩色电视机。
请开动脑筋,从上述4种物品中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物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多视角”的练习,小组讨论完毕后,选派一两名代表汇报。
教师揭晓答案并讲解:(略)【反思体验】【做一做】请大家伸出双手跟我做一做。
(略)完毕后,教师询问大家此刻的感觉并进行总结:突破思维定势需要耐心和坚持。
【小结】一、课堂回顾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思维以及什么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同,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最终的收获也不同;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至关重要;而要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首先要克服我们已有的思维定势的影响;最后,我们一起做了两项突破思维定势的练习。
二、布置作业课后思考题:有专家经多年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地方民众的步行速度,一定与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成正比。
全世界步行速度最快的10个国家是:爱尔兰、荷兰、瑞士、英国、德国、美国、日本、法国、肯尼亚、意大利,其中有9个国家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的高收入国家。
那么你认为,一个地方民众的步行速度与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必然的联系吗?三、推荐读物著名思想家Weinberg的著作:《你的灯亮着吗?》这是本教人在遇到问题时,如何思考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的书。
全书共六个主题。
每个主题都是以一些生动有趣又富有警戒意义的故事作主线,并引申出作者的一些重要观点。
比如“人应该怎样思考”、“当遇到棘手的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等等,相信读了这本书,一定会让你的思考能力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