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思维定势篇一:突破思维定势第一节突破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即思想习惯,是由过去的感知影响当前的感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
思维定势可能有经验性、合理性,但也往往具有强大的惯性和自我封闭性,所以其影响有优有劣,有利有弊。
优良的习惯会提高思维的合理性和效率,不良的习惯往往会成为思维障碍甚至个性缺陷,即如人们常说的“思维情性”、“思维定势负效应”。
即使是新产生的“当前的感知”,也可能形成思维定势,产生负效应。
所以,突破思维定势成了创新思维的第一要义。
就质量改进技法的思维方法而言,思维定势主要有专业定势、设计定势、心理定势、经验定势和逻辑思维定势等形式。
一、专业定势专业定势是指因从事某一专门技术和行业所产生的思维定势。
突破专业定势,就是当我们在进行质量改进活动中面对改进对象(现象或问题)时,应该有意识地、主动地跳出该对象通常所在的专业技术领域或者行业范围,转向其它专业技术或行业领域去寻找类似现象和类似问题,参照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及途径,并分析它是否可以被借鉴、移植或改造运用。
二、设计定势设计定势,是指设计时思想认识上受到原设计思想、设计方法、设计图纸、设计程序、设计工艺配方及设计产物的束缚而形成的思维定势。
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技术设计的完美性和先进性总是相对的,更何况许多问题在设计时是难以预料的。
突破设计定势,就是要敢于对原设计、原体系提出怀疑和反思。
不因循守旧,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妄自菲薄,要常常问一个为什么。
例如,为什么要这样?有必要吗?有什么可以改进的?还可能做得更好吗?等等。
三、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是一种心理障碍,是束缚人们开发自身创造力的习惯性心理。
只有克服这种心理障碍,人的创造力才可能得到解放,而焕发出奇妙的魅力,结出丰硕的成果。
突破心理定势,主要是排除自卑、自满、成见、单向性和神秘感等思维定势。
(1)自卑自卑是人们在自我评价上自我贬低的心理现象。
表现在对困难望而生畏,对自己的创造潜能估计过低,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对成功不抱希望,等等。
当然,亿质量改进活动中,还有一种自卑就是对所处的体系成组织缺乏自信。
自卑是任何创造性活动的大敌。
鲁迅先生说:“一定要有自信的勇气,才会有创造的勇气!这尤其是对的。
”(2)自满自满是人们在自我评价上自我满足的心理现象。
表现在安于现状,不想改革,不思进取等方面。
而这些必然会阻碍和压抑自身的创造力。
(3)成见成见是人们对事物的主观的固定不变的看法。
作为一种心理习惯,它体现为“思想框框”。
这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人们常常用固定的思路、习惯的方式去面对问题,但往往得不到破,摆脱不了困扰。
成见的另外一种表现就是“习以为常,熟能生巧”。
它也一样会束缚创造性。
所以,郑板桥强调“熟中求生”、“熟后求生”、“回到生时是熟时”。
毛泽东提出的“破字当头”,邓小平号召“解放思想”,这对打破束缚我们的“思想框框”、突破成见思维定势具有重要意义。
(4)单向性单向性思维定势就是思考问题的单一性、片面性、单向性和孤立性的习惯,或者说是一类顺向思维、垂直思维和单向思维等思维定势。
这必然要阻碍新思路的萌生,或者在难题面前束手无策。
突破单向性思维定势,就要对事物和问题进行逆向思考,横向思考,多向思考。
(5)神秘感神秘感与自卑感是互为映射的思维定势。
神秘感是对事物的复杂程度和解决问题的难度估计过高所造成的心理障碍,所以常付与自卑感结对存在。
突破神秘感思维定势,既需要培养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同时也要排除自卑思维定势的影响。
四、经验定势所谓经验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客观事物小获得的对事物的表面现象的初步认识。
例如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掌握的规律或技能,或者基于经过系统整理的经验而得出的科学结论。
我们的生活需要经验,不能缺少经验,并且每天都在产生新的经验。
但是经验具有两面性,它同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经验能使我们少走弯路,却又有可能误导我们,甚至使我们堕入迷途。
所以,如果拘泥于经验,过分依赖经验,就会助长心理惰性,削弱想象力,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经验定势,从而束缚创造力,不利于质量改进和技术创新。
凡科学史上有重大突破的人,几乎都不是当时的名家,而往往是学问不多、经验不足的年轻人。
这是因为,年轻人虽然知识阅历不丰富,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太多的经验束缚,敢想敢做,想象力丰富。
在这种较少思维定势的群体中,总会产生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者。
五、逻辑思维定势思维有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之分。
逻辑思维讲究准确件、严密性和条理性,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社会人文、工作生产学习等各个领域中都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
学生们在学校里所受到的思维教育和训练,也大多属于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的形式主要有形象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灵感思维好形式。
它具有创新思维所体现出的流畅性、灵活性、突变性和跳跃性。
逻辑思维是质量改进技法中必不可少的,也是一切科学技术和创造发明的基础。
非逻辑思维也同样是重要的思维方法,否则,大胆联想、自由想象、纵横模拟等思维方法就无法发挥。
问题在于,逻辑思维经常形成一种思维定势,限制了人们的思路;非逻辑思维又往往被人忽略了。
僵化和呆板使人变得迟钝,断了思路,所以,也就很难做到别出心裁,另辟蹊径,更谈不上有源源而来的新点子、新方法和新途径了。
爱因斯坦说过,“没有通向创造发明的逻辑信道”,“没有行乎逻辑的方法能导致这些基本定律的发现”。
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既高深又抽象的物理理论,一般认为是逻辑思维的结果。
然而,爱因斯坦却用形象思维的方式作出了以下解释:“比方说,你同最亲爱的人在一起聊天,一个钟头过去了,你只觉得过了5分钟;可如果你一个人在大热天孤单地坐在炽热的火炉旁,5分钟就好像1小时,这就是相对论!”据此,我们可以猜测: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灵感也许是源于这一类形象思维。
幻想能给人以灵感;想象能描绘虚构的事物或虚拟的规律;联想能在事物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并发现共间的共同点和规律。
这些年形象思维方法都能帮助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当所掌握的科学资料不完备或者不确定时,人们要提出任何假设或假说,就必须也只能运用想象等形象思维。
有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直觉等于经脚(知识与经验)加上模拟能力;创造力等于综合能力(演绎和归纳)加上想象力;模拟和想象都属于形象思维,非逻辑思维。
在对质量改进技法的研究中,我们要突破的仅仅是逻辑思维束缚或压抑下的非逻情思维的“逻辑思维定势”,而不是逻辑思维。
篇二: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同学们好,先自我介绍下。
这学期的“心理沙龙”心理选修课将和大家一起探究如何促进我们的学习潜能开发。
何谓学习潜能?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而这一次课我们一起学习有关思维的知识。
首先,大家先来看一道很简单的题:1=52=103=154=205=?很明显以上的等式是不成立的,但是我们暂且不论等式的准确性,因为通过这个不成立的式子已经检测出大家的一种思维?为什么有同学会回答是25呢?因为随着我的书写过程,大家已经不知觉中掌握了一种规律,蓄势待发。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关系到了思维定势的小知识。
所谓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
定势思维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
举些简单的例子。
1、思维定势易产生功能固着心理,降低办事效率。
铁锤是用来打钉子的,但必要时可以用来防御敌人。
书本是用来读的,而没有想过它可以拿来当枕头或者其他用途。
比如大家坐的椅子除了可以坐以外,还可以垫高了拿其他东西。
就是说思维定势可能产生功能固着心理,只能看到事物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用途。
2、思维定势易产生刻板印象,影响对事情的判断。
如果你经常听人讲“中国有个安溪县,男女老少都会骗”,那你对安溪人印象好不到那去的。
或者我们班有很多莆田男“好女不嫁莆田男,好女不娶福州女”,我们大家以后也会有所顾忌吧?如果给你看两张照片,一张照片上的人英俊、文雅;另一张照片上的人丑陋、粗俗。
然后对你说,这两个人中有一个是全国通缉的罪犯,要你指出谁是罪犯,你大概不会犹豫吧也就说思维定势可能造成刻板印象影响我们对事情的判断。
3、思维定势影响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位警察到森林打猎,他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隐蔽起来。
忽然,一只鹿跑了出来,这位警察立即跳过灌木丛,朝天开一枪,并大喊“站住,我是警察!”这就是思维定势。
也就表明了思维定势有可能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都会使人们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形成“思维定势”——即思维总是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表现出消极的思维定势。
当然,思维定势的影响并非都是消极的。
它也有积极的一面。
比如同学们在做同一类型和事情时,你做得熟悉了,熟能生巧,下次碰到时就轻而易举、游刃有余了,有时甚至一看到题目就可以猜到答案了。
或者我们骑车看到前面突然有只小猫我们就会本能地停下或者绕道而行,而不会撞过去啊。
I只能和BE 中的“AM ”搭配,所以一看到I__agirl.。
就马上会反应出是“am”,而不会选择“is”或者“are”。
但是如果长期保持这种思维定势,就容易使我们思维僵化,它容易使我们产生思维的惰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
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
所以这节课我们就要打破这种常规,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突破"思维定势"会怎样?请看三个极成功的例子。
一是"小草娃娃",它与传统玩具娃娃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头顶上"种"草。
其做法是,先在娃娃的头皮上植入生长基并均匀地种上草籽,然后喷水使小草长出,待小草长到一定高度,再修剪成人们所喜爱的发型。
由于那小草绿茸茸的,齐崭崭的,还可以随时修剪,不断地变换花样,所以一时间谁见了谁爱。
大家不仅争着买,细细把玩,还把它放在桌前案边,让它为生活增加了不少诗意。
二是在车顶上"种"草。
如德国姑娘艾玛有辆独特的小轿车,车顶上就长满了嫩绿的小草,其做法是,先在车顶上缚上营养土,然后在上面种上绿茵茵的青草,由于艾玛常常小心翼翼地修剪,她的车顶总是美不胜收,不论跑到哪,都像开来一片美丽的草坪。
三是兰州市的李炯发明了一种能长青草的"环保绿化砖"。
此砖刚问世就轰动一时,同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金奖,用这种砖做屋顶,不仅美丽而且保暖,此砖的绿色寿命可长达9年,也的确让人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上"在头顶上种草"、"在车上种草"、"让砖草合一"的事例得到一个启发,这就是,"创造"与"创新"并不神秘,关键是必须勇敢地打破一切思维定势!板书(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闯关堂:要进行创新思维,首先要跳出旧有的思维框框,有什么方法或者技巧可以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呢?为了加深大家对思维定势的影响的认识,我们让大家来闯下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