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与喂养

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与喂养

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与喂养内容一.早期营养的重要性二.早产儿出生后的营养状况三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支持对策四.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与喂养五.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管理一早期营养的重要性1.婴儿营养的现代观念:1998年,Lucas提出“营养程序化”(nutritional programming) 的概念,即在发育的关键或敏感时期,营养状况将对机体和各器官功能产生长期以至终生的影响。

早期营养可以调控成人远期的健康:➢成人心血管的健康、➢糖尿病、➢成人期骨骼的健康、➢自身免疫性疾病、➢肥胖的发生和神经行为、学习认知能力与寿命等等。

搞好早期营养,会给儿童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决定人生健康水平的基础建设。

2. 出生后早期是营养投入的关键时期。

3. 营养银行:➢营养银行是保持终生健康水平的生态学内结构平衡体系。

➢婴幼儿期是营养银行的投资期➢早期投入不足造成积累性营养债和生长债,这些偏差都将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下一阶段无法弥补。

二.早产儿出生后的营养状况1.宫外发育迟缓( EUGR )Clark 和Thomas 等提出了“宫外发育迟缓( EUGR )”的概念,它是相对于IUGR 而言的,其定义是出生后的体重、身高或头围低于纠正胎龄的第10 百分位。

婴幼儿的生长具有轨迹现象,在健康状态下是按照自身特定的轨道发展的。

当营养不良或受疾病影响时,其生长就会偏离既定轨道,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2. 国内外关于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比较:美国124个NICU、23~34W 24371例及我国10个NICU、26~36W 974例早产儿;出院时的体重、身高、头围低于纠正胎龄的第10百分位的比例:体重身高头围美国28%34%16%我国60%58.9%29.5%3.早产儿出生后生长迟缓的原因:⑴早产儿本身的原因:➢早产儿在宫内许多营养物质的储备低;➢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由于疾病导致需要时间建立正常喂养。

⑵营养支持不足:不能满足早产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营养累积欠缺增加,使体重增长速度慢。

⑶出院后没有正确选择奶源:①目前的现状:当早产儿达到出院标准出院或体重没有达到2000 克以上要求出院后,都转为母乳或足月配方奶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足月婴儿的理想食物来源。

②纯母乳或足月配方奶喂养是否适用于早产儿?研究发现:➢出院后纯母乳或足月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生长缓慢;➢接受纯母乳或足月配方奶的早产儿若不补钙有一半会患早产儿骨病。

提示出院后纯母乳或足月配方奶喂养不能满足早产儿追赶性生长的营养需求,因而,部分早产儿出院后出现了营养不良。

原因:➢对早产儿而言,母乳营养成分有缺点:早产儿的母乳(早产婴儿乳)不能提供充足的能量、蛋白质、钠、钙、磷及其他营养物质满足类似子宫中的快速生长需要。

不能补偿早产儿的累积性氮缺乏。

➢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超出了母乳中营养素的含量。

③足月婴儿配方奶的营养成分是以足月母乳为模型配制的,适用于足月婴儿的配方奶并不能满足早产儿的需要。

因此出院后纯母乳或足月配方奶喂养并不完全适用于早产儿。

三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支持对策1.强化的营养支持:⑴不能将早产儿与足月儿同等看待;⑵出院后继续给予强化的营养支持,努力纠正这种营养欠缺的状态,以帮助早产儿实现追赶性生长。

追赶性生长:➢一旦那些不利生长的因素被去除,小儿将以超过相应月(年)龄正常的生长速度加快生长,以回复到原有的生长轨道上,这一现象称为追赶性生长。

➢追赶性生长的最佳时期是生后第一年,尤其是前半年。

⑶母乳强化剂➢母乳强化剂为早产儿快速生长所设计的添加到母乳中的营养物质,能提供能量。

➢目前母乳强化剂包括优质易吸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提供矿物质钙、磷、镁、锌、铜和维生素等。

➢可纠正单纯母乳喂养引起的营养素缺乏。

⑷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ost Discharge Formula,PDF)➢一种营养含量介于早产儿配方奶和足月配方奶之间的配方奶。

➢它能满足早产儿的特殊需要。

➢在没有母乳强化剂的情况下,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可以很好的补充母乳中不足的早产儿营养素。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的特点①高蛋白含量(乳清蛋白, 氨基酸!)②更多能量(充足MCT )③减少乳糖④更多钙、磷、镁助骨骼形成⑤更多电解质和选择性维生素⑥功能上:强化核苷酸2.我国早产儿出院后喂养策略与国外尚存在差距:➢发达国家母乳+母乳强化剂,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中国国内未经强化母乳,足月儿配方奶,早产儿院内配方奶早产儿出院后配方—— 国内空白,缺乏系统理论与临床经验①欧洲小儿胃肠、肝病和营养学会(ESPGHAN)建议:➢对于住院期间用配方奶喂养、出院时体重低于正常的婴儿应使用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

➢用PDF至少喂养至40周胎龄,甚至可以至52周(校正年龄3个月)。

②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在早产儿出院后喂养PDF至校正月龄9 至12 个月, 或身长比体重维持在25 百分位以上。

四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与喂养⒈早产儿营养治疗的目的:⑴提供最适合的营养支持,使早产儿的生长速率接近宫内生长速率,促进器官的发育;⑵预防可能发生的营养缺乏和过剩;⑶保证神经系统的发育。

宫内生长速率:体重增长平均每天15~20g/kg,身长每周增长0.8~1.1cm,头围每周增长0.5~1.0cm。

2.早产儿营养支持的三个阶段分期时间目标转换期生后7-10天内维持营养和代谢的平衡防止发生分解代谢稳定生长期临床状况平稳至出院达到或接近宫内增长速率出院后出院后至纠正胎龄1岁完成追赶性生长3.早产儿消化系统的特点:⑴吸吮能力差,进食量小,可能发生哺乳困难。

⑵易溢乳。

⑶不宜喂淀粉类食物。

⑷易发生低血糖。

⑸易发生低蛋白血症和水肿。

4.喂养方法:⑴母乳喂养:➢母乳仍是婴儿出院后喂养的首选。

➢母乳喂养与降低成年慢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

➢早产儿出院后首选母乳+母乳强化剂喂养。

⑵如何才能顺利实现母乳喂养早产儿?母亲的信心加母乳喂养技巧!➢母亲吸奶的重要性:①早吸奶有利于整个哺乳期奶量充足。

泌乳期长与产后6小时开始吸奶显著相关。

②乳房的空虚程度是刺激泌乳的关键因素。

泌乳期长与每天吸奶≥5次显著相关。

③母亲需使用一段时间的吸奶器吸出剩余奶,母亲坚持吸奶、保持奶量是早产儿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用后奶喂养:后奶的脂肪含量和热卡均较前奶高,故如果最初早产儿吃不完母亲能够提供的奶量建议用后奶喂养有利于早产儿体重增长。

➢少量多次喂哺:①当早产儿开始啼哭时,就可以开始喂奶,应避免啼哭引起的新生儿能量消耗。

②早产儿胃容量较小,同时吸吮力不足,每次摄入量不会太多,容易疲劳,所以要多次喂养,一天约12次。

③当婴儿体重增长满意、睡眠状况良好及尿量正常(>6—7次/d)时可提示母乳量充足。

➢珍惜母乳:为了保证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母乳喂养,母亲应当在婴儿吸吮后把母乳挤出来,用胃管、滴管或小匙从早产儿的嘴边慢慢地喂给孩子。

但切不可过于急躁而使乳汁吸入婴儿的气管中。

⑶如何用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每日需要多少奶量?①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每日需要多少热量?②了解所用的奶中所含的热卡大约是多少?③根据孩子的体重,计算出所需的奶量。

纠正胎龄1个月纠正胎龄2 个月纠正胎龄 3个月纠正胎龄 4 个月热卡( kcal/kg) 150 140 120 100蛋白质( g /kg) 4 4 3.5 3钙( mg/kg) 180 180 160 140计算奶量:例:2000克(2公斤) 的早产儿应喂多少奶?①若每公斤体重需要热卡120千卡,则需要2×120=240千卡②如果用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每100毫升含有73千卡,③每日需要的奶量:100:73=x :240 x=328毫升每3小时一次,则每次为328÷8=41毫升。

5.杜绝出院后早产儿不科学的喂养方式①直接转用足月儿配方奶喂养②继续使用早产儿院内配方奶③简单将上述二者混合喂养以上三种喂养方式可能导致某些营养素的摄入过度或不足等问题。

6.奶的转换:①出生体重<1800g的早产儿:用热量为80kcal/100ml的早产儿配方奶或强化母乳;②体重>1800g的早产儿,且所有生长参数均达到相当胎龄的第25百分位者:可转换为热量为73kcal/100ml的出院后配方奶或强化母乳;③当纠正月龄4~6个月,且所有生长参数均达到相当月龄的第25百分位者:可转换为67kcal/100ml的标准配方奶或纯母乳。

其间也需密切监测早产儿的生长情况, 如有增长速率和各项指标的百分位数下降时,酌情恢复部分强化,直至生长满意。

④特别注意点:➢新生儿对量的耐受性优于对质的耐受性,所以要改变奶方时,应递减原奶粉,同时递增新奶粉,千万不可一下子更改。

➢早产儿应根据纠正年龄添加辅食。

7.早产儿几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补充:⑴早产儿易发生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的原因:①母亲妊娠期某些维生素及矿物质的缺乏;②早产致使胎儿期某些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储存不足;③母乳中某些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低;④纯母乳喂养而未预防性补充。

⑵几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补充:①维生素D及钙的补充:➢生后一周即应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1000u/d(20~25ug/d),3个月后改为400u/d(10ug/d),直至2岁。

➢只要母乳充足,婴儿体重增长满意,婴儿钙营养足够;➢每日摄入500ml配方奶大致可满足钙的需要;每日摄入1000ml配方奶可满足维生素D的需要。

使用早产儿配方奶以及母乳强化剂者应根据每天的奶量计算维生素D及钙的量是否够。

②维生素K:➢不论足月儿还是早产儿,出生后第二天即应肌注维生素K1 1mg,➢满月及满第二个亦应肌注维生素K11mg。

➢对于腹泻、黄疸的新生儿更应早补维生素K1。

③建议早产儿预防性补充铁剂:➢从生后4周开始,➢母乳喂养婴儿补充元素铁2 mg/(kg¡¤d),配方奶喂养婴儿补充元素铁l mg/(kg¡¤d),➢直至校正年龄1岁。

➢对于铁缺乏高危人群早产儿,应定期筛查血红蛋白浓度,积极纠正贫血。

强调对缺铁性贫血的早期发现并积极纠正缺铁的亚临床状态。

五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管理1.是新生儿医师的“延续性责任”,也是儿保医师的职责。

2. 出院计划应在出院前就很好地制定!⑴应该建立体重增长曲线图。

⑵应根据早产儿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喂养方案。

⑶培训父母,学会正确选择配方奶,正确配奶和增加剂量。

3.出院后的监测:⑴预示可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的标志包括:①经口完成奶量的能力;②满意的体重增长速率:➢出院后体重增长目标:矫正年龄<3月,体重增长:20~30g/d矫正年龄~6月,体重增长:15 g/d矫正年龄~9月,体重增长:10 g/d➢每周体重变化的趋势可用于评估婴儿是否存在生长发育不良,是否需要调节饮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