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先词浅析

张先词浅析

张先词浅析
【摘要】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

语言工巧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

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

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

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

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

《一丛花令》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生动。

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

诗歌在当代也享有盛名。

关键词:张三影花弄影剪影青门引过无影古今一大转移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他一生官运虽不亨通,却也没有太大的人生挫折,精力又强健,因而一生中流连风月,优游卒岁。

正因为有如此平坦的人生,对其词的创作风格有着一定的影响。

张先词的特点是明显的。

我认为他的词最为值得称道的地方便是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传神美和朦胧含蓄美。

他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

”便是因为这三句最为有名的描写影子的诗句被后人颂为“张三影”。

张先深知“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而传神,至矣,尽矣”“诗文有神,方可行远”这三味。

对古人主张的气韵生动、传其精神体味至深。

因此,他的词句中描写影子的句子有一种独特的动态传神美。

“送”影,“过”影,“坠”影,“押”影,“移”影,无一不动,这说明了他写影子的名句都是动态美。

有一种工致而不流动,神气索然的美。

他最为传神的描写还是“花弄影”:他引进了三个动词,特别是“弄”,将云、月、花人格化,从而赋予花影以生命,点点花影仿佛一下子幻成了翩翩起舞的百花仙子,姿态随风意。

其字面无风而让读者感到晚风习习——星空,闲云飘逸,花枝弄影,皆风动而致——因而更为精妙绝伦。

张笔下“弄”影的花枝悠然自得,摇摇欲坠(醉),颇有几分顾影自怜的姿态,着实令人拍案叫绝。

张先词中的“剪影”都是神态各异,精妙绝伦的,仿佛展现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的“无形画”。

既有“云破月来花弄影”那样精雕细刻的工笔画,也有“隔墙送过秋千影”大笔挥毫的写意画……它们幅幅都如画中之精品、神品。

正因为有中诗意葱葱而显得他词中的影情意绵绵,神韵悠悠。

读了张先的词后,我感到,动态传神美中最有神韵之影莫过于他那无痕迹之影。

他描写的柳絮影,“柳径无人,坠飞絮无影”,实在是脍炙人口的千年绝唱,韵味传神。

他描写的杨花影,有一种“无数杨花过无影”的美。

写无影之影,“无理而妙”,最能传神。

杨花,轻软、洁白、松散、透明,诗人在吟咏想象中该有影而实际上不见其影的“过无影”,极富有艺术的真实性,极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如果说动态传神美带给我们一种气韵生动、传其精神的感觉。

那么张先写影句中那种含蓄朦胧美则充分地激发了我们意趣横生的想象,引起我们丰富多彩的联想。

他那写影的名句皆“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他词中的朦胧美是在一种迷离不清、摇曳不定的环境下,展现出的正是诗人
迷离失落、惆怅迷惘的感情。

常常是朦胧的花影在朦胧的情中含苞欲放,朦胧的情感在朦胧的花影中颤栗,涌动。

达到一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

如《青门引》中那隔墙送过的抹着清辉的朦胧的秋千影与诗人思念“意中人”的茫茫然若有所失的心绪又融为一体,合二而一,情与景会,思与境偕。

张先词“影”的艺术,“影者情之影,情者影之情”。

“皆着我之色彩”,皆传“我”之感情,“一切影语皆情语”。

将“以影传情”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他在《青门引》描写的月夜秋千图,看似毫不经意地点染出一幅的彩绘。

看似一个清丽的女子形象并不在画面的中心,虽然不在中心却是重心,虽然不是主体却是“画魂”,诗人以注满深情的秋千影暗示了病根:思念佳人。

诗人“以影传情”的高超手法便体现在此:不露筋骨,便将缠绵深挚的情感婉曲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唐宋许多诗人常将自己的情思融进“秋千”中,融铸成不可胜数的名句。

“秋千竞出垂杨里”“柳外秋千出画墙”等,而张先不落俗套,将自己的情感融进“秋千影”里,谱成表露心曲,抒发柔情密意的咏叹,折射出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令人耳目一新,使人拍手称快。

诸多词家常常将自己的感情移进杨花柳絮。

而张先也能够不因袭前人而是别具匠心将自己的情思融进“絮影”里,以纯净的笔触,抒发甘美之情,不但新颖别致,而且更富诗情画意,更含深情。

张先词中最大的特点,无疑便是他对影子描写的那独具匠心传神的笔端和朦胧的情感。

他一生中流连风月,优游卒岁。

因此,描写看舞听歌的场面也不少,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他能传神表现出那些歌妓才艺和表演的情态。

“垂螺近。

走上红烟初趁拍。

只恐轻飞。

拟倩游丝惹住伊。

”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写善歌者:“冰齿映轻唇,蕊红新放。

声宛转,疑随烟香悠扬。

对暮林静,寥寥振清响。

”使人如闻其声。

“啄木细声迟,黄蜂花上飞”描写了善舞者,引起了一种如见其人的联想。

张先对歌舞音乐艺术的精妙绝伦描写也是他词的一个特色。

另外,张先词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大量用词来增别酬唱,以往词只是写给歌妓演唱,而张先打破了惯例,在文人的社交场合中,也常常用词来酬唱增别。

这类唱和之作,艺术上未必精致,但扩大了词的日常交际功能,从而在观念上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二是率先用了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

缘题赋词,写眼前景色、身边事,使得词的题材趋向贴近作者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以往词作有调而无题的传统格局,也加强了词的纪实性和现实感。

这两个特点虽然并不能同他写影的成就相比较,但是,对于文学史的贡献却是很大的。

正因为如此,张先词被人视为“古今一大转移”。

08级汉语言文学<3>班徐凯学号:01010816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