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食用菌各级菌种的制作知识分享
食用菌各级菌种的制作知识分享
三、培养基原料用途的几点说明
⑶Ca2+作用 ①提供食用菌钙离子:
原料中加石膏、CaCO3或过磷酸钙、骨粉提供 食用菌钙离子; ②钙不断中和食用菌产生的有机酸; ③钙还能中和单宁。
四、原种、栽培种的制作方法
按配方称取原料→拌料→调节含水量65%左右→ 装袋→灭菌(1.5kg/cm2,1.5-2h)→冷却→接 种(接入黄豆大小一块菌种)→培养(25℃ 27℃)→菌丝长满瓶(袋)→培养7d-8d→扩大 成栽培种。
一般1支试管菌种可繁殖4-6瓶原种,每瓶原 种又可扩大繁殖60-100瓶栽培种。
原种和栽培种的生产,无论是培养基成分, 配制方法和灭菌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
1)原种:是由试管斜面培养基培养的母种作 种源接种而成,主要用于繁殖栽培种,也可直 接用于生产。(母种→原种)
2)栽培种:由原种作种源扩大而成,只能用 于生产。(原种→栽培种)
、
1.外观
差
丝干燥、收缩、自溶 产生红褐色液体等
好母种
退化母种
2.鉴定 耐干湿性试验
原种 培养基 含水量
<50% 接入母种→正常生长
>70%
耐高温性试验
适温培养7天 30~35 ℃锻炼24h 再适温培养
仍正常生长
出菇试验
栽培
出菇快 产量高 品质好 抗逆性强
(二)原种、栽培种质量的鉴定
具有
菌丝白(符合该菌种的颜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均匀、粗壮、有菇香味 接种后萌发快
第三章 食用菌各级菌种的制作
食用菌原种栽培种制作
食用菌菌种
人工培育的菌种有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之分。
1)母种(一级菌种):用孢子分离或组织分 离等培育的菌丝体称为母种。
2)原种(二级菌种):把母种扩大到木屑、 棉籽壳等为主的培养料上的菌种称为原种。
3)栽培种(三级菌种):由原种扩大培养成 为生产上使用的菌种称为栽培种。
没有
无杂色、无黄水、无结皮、 无原基、无干缩脱壁等现象
菌种种类 品种名称 菌种级别 代时 生产厂家 接种日期
用于生产
污染
黄 水
食用菌菌种的保存
无论是母种、原种或栽培种,如果未及
时使用,其菌丝就会很快衰老,降低生产力,
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菌种必须进行适当的
保存,其目的是防止退化,确保菌种纯一,防
以及持水性能等物理性状。 ⑷调节酸碱度
各种食用菌需要的pH值不同,配制培养料时, 应选用NaOH、石灰、盐酸或过磷酸钙等物质调节 pH值。霉菌比食用菌喜欢更低的pH值,生产上有 时为了控制这类杂菌的发生,往往将pH值适当调 高0.5-1。
三、培养基原料用途的几点说明
⑴米糠、麸皮作用 作用:补充氮源和维生素。
止杂菌感染。
菌种保存的基本原理,主要是通过采用
低温、干燥与缺氧的条件,以中止菌种的繁殖,
降低其新陈代谢,使之处于休眠状态。
1.斜面低温保存法
将斜面菌种,置于冰箱内,在4℃左右低温下
保存,以后每隔2~3个月转管移接一次。这种保存
方法适于大多数食用菌菌种。
但草菇菌种在5℃以下很快死亡;所以草菇的
菌种,不必放在冰箱中,置于室温保存即可。
为了延长保存时间,试管口处要用塑料薄膜
包扎,以防培养基干固。在农村没有冰箱设备的,
可把母种试管,用石蜡封口,再用塑料薄膜包封,
沉放于清凉的井底保存。
2.液体石蜡保存法
食用菌的菌丝体都可用此法保存,方法简
单,只在斜面菌种试管内,注入一层已灭过菌
氮比(C/N)。 菌丝体生长阶段:C/N=20∶1; 子实体形成阶段:C/N=30-40∶1。
二、培养基(料)配制原则 ⑵ 选好培养材料
选不含杀菌物质的木屑 杉、松、樟等树种,含酚、酯、精油等杀菌
物质,会抑制食用菌生长。要用必须经过处理, 如:蒸煮、晒等。
二、培养基(料)配制原则
⑶ 注意物理性状 培养原料要注意颗粒粗细、质地软硬程度,
接
用接种耙取蚕豆大母种
原
放于瓶中料面上
种
接
用接种匙(镊、铲)取枣大原种
栽
放于袋的两端或瓶中料面上
培
种
栽培种接 种
四、菌种培养
(一)培养条件
场所清洁 光线暗 温度约25℃
空气清新
空气湿度 60%-70%
(二)技术环节
1.母种 培养
培养时间5~10天
及时挑拣污染管
分离的母种要纯化→出菇试验 →使用
3、棉籽壳木屑综合培养基(适用于大多数食用菌菌丝 生长)
木屑32% 、棉籽壳50%、麸皮15% 、石膏1%、蔗糖1% 、 过磷酸钙0.5% 、尿素0.5%,水适量。
4、麦粒培养基(适用于大多数食用菌菌丝生长)
小麦98% 、石膏2%、水适量。
二、培养基(料)配制原则
⑴掌握碳氮比例 食用菌对碳和氮的需要有一个比例,简称碳
含水量65%左右判断:用手紧握培养料,手指 缝中有水珠渗出,但不滴下。
五、杂菌检查(菌种检查)
接种后的原种,一般在3d~5d左右菌丝恢复 生长,应每天全面检查杂菌情况,如有污染及 时剔除;如发现接种块无新菌丝萌发,则认为 是死菌,应及时补种。
正常:菌丝白色 杂菌:黄、红、绿、黑 死菌:补种
三、原种、栽培种的接种
稻草、麦秸、木屑、棉籽壳等纤维素原 料,含氮量低。如:木屑含氮量0.03%以下。 麸皮:含氮量比米糠多,但维生素不如米糠。 米糠:含氮量比麸皮少。 用量:一般10%-20%,过多易引起污染。
三、培养基原料用途的几点说明
⑵加糖的作用 ①初期补充碳源,用量1%-5%。 ②诱导胞外酶的产生。
纤维素原料,食用菌利用缓慢。加入少量白糖 作为食用菌初期补充碳源,促进菌丝快速生长, 同时诱导纤维素酶的产生,更好地利用纤维素。
一、常用培养料的配方和配制方法
木屑——米糠培养料:木生菇类,如: 木耳、银耳、香菇;
培 养 谷粒——多种菇类。 料
棉籽壳——米糠培养料:多种菇类。
一、常用培养料的配方和配制方法
1、木屑米糠培养基(适用于木腐菌食用菌菌丝生长)
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石膏1%、蔗糖1%、水适量。 2、棉籽壳麸皮培养基(适用于大多数食用菌菌丝生长) 棉籽壳78%、麸皮20%、蔗糖1%、石膏1%、水适量。
控制菌龄(即将长满斜面)
母种培养
2.原种 栽培种 的培养
培养时间:约30天
勿堆放过挤 及时挑拣污染瓶(袋) 栽培种的菌袋缺氧时可刺孔增氧 控制菌龄(菌丝长满后7~10天使用)
二、菌种质量的鉴定
鉴定 项目
形态特征、生理特性、 栽培性状、经济效益等
(一)母种质量的鉴定
好
菌丝白、整齐、粗壮、 有弹性、萌发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