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和欧盟国家文化体制_文化政策比较分析_祁述裕

中国和欧盟国家文化体制_文化政策比较分析_祁述裕


$)*的法语歌曲。其他欧盟国家也都对他国文化产
品的输入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性措施。 以电影为例, 欧 盟许多国家对美国电影进口采取了配额限制。美国 政府多次要求降低甚至撤销配额,如在乌拉圭回合 谈判中企图把影视产品的自由贸易写进+,- 的条款 中, 但遭到了欧盟多数国家的反对。 目前欧盟国家除 采取配额限制外, 还制定相应的政策, 鼓励和刺激本 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以同美国好莱坞电影抗争。包 括: 金融扶持。 由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机构负责扶持 !、 电影企业。"、 直接扶持。政府直接资助电影市场, 即 根据票房收入的多少进行弹性补贴;拨款或资助直 接受益制片部门; 减免税收, 给电影业让利, 鼓励民 族电影业去冒风险。 奖金扶持。 如德国政府每年给 #、 本国生产的优秀故事片和纪录片颁发高达 !") 万美 元高额奖金, 以刺激和繁荣德国电影市场。 影视文 $、 化管制。禁止美暴力影视文化进入欧洲文化市场。 此外, 欧盟各国政府在传播本国文化方面都制 定了详细的措施。如法国早在 !%$% 年就成立了 “法 国电影对外传播协会” ,并在外交部设有专门的电 影事务办公室, 在国家电影中心设有专门的影片输 出资助金, 资助制片人或出口商, 鼓励将法国电影
二、 中国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
(一) 在处理国际文化关系中, 中国政府一贯奉 行文化多样性原则, 坚持各国、 各民族经济和文化 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的主张。认为世界各国只有互 相尊重, 互相促进, 保持经济发展模式、 文化和价值 观念的多样性, 世界文明才能生机盎然地发展。 (二) 在对文化价值和作用的认识上, 我国党和 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 政府始终坚持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两手抓。党的十 六大进一步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作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
性来看,文化产品包括大众传媒所提供的文化产 品, 政府、 公共组织和私人部门均可以提供。中国和 欧盟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不同, 文化产品的提供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在欧洲, 电影、 报刊、 出版、 音像等文化产品是充分市场化 的。但广播电视一般属于公共服务部门, 大都由政 府垄断经营, 或由政府授权公共组织经营。在中国, 很长时间 里 , 广播电视、 报刊、 出版、 电影等文化产 业都是国家高度垄断, 严格禁止各类社会资本参与 经营。 %( 世纪 -( 年代以后, 为适应公众不断增长的 文化需求, 中国和欧盟国家先后对文化体制进行不 同程度的改革。欧盟国家政府普遍放松对广播电视 经营权的管制, 私营商业电台、 电视台纷纷出现。中 国则是全方位、 深层次地逐步推进文化产业各领域 的改革。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中国更是大大加快了 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 中国与欧盟国家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内容都 是建立竞争机制、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的经 营, 与此同时, 又要保证国家对文化有效的宏观管 理。因此, 改革文化体制, 改进文化政策, 提高公共 服务水平, 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关键, 也是当前中国
!%(% 年 的 独 立 机 构 高 级 视 听 委 员 会 对 广 播 电 视 业
进行监管。 !%%) 年, 意大利议会通过 ""# 号令即 《公 共和私人的广播电视系统管理法》 ,打破了公共电 视网垄断的单一体制, 认可私营商业性电视网与公 营服务性电视网并存的现实。 ""# 号令还对电视台 播出的国外节目, 特别是来自美国的节目作出法律 上的限制,规定电视台必须遵守欧盟委员会的指 令, 欧盟国家制作的节目不得少于/)* 。
国际环境、 经济发展水平 %( 世 纪 -( 年 代 以 来 , 和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 使中国和欧盟国家文化发 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其一, 随着中国和 欧盟国家开始由工业型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过渡, 公 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日趋旺盛, 文化娱乐消费呈 加速发展 之 势 。 其 二 , 以广播电视、 电影、 音像、 报 刊、 出版、 广告、 游戏娱乐业为核心行业的文化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已成为国民 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其三, 各国之间文化交 往密切, 相互影响加深。如何适应公众日益增长的 文化需求, 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 服务; 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民族文化传统 和国家文化安全, 保持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成为中 国和欧盟国家政府共同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 题。 与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不同, 文化产品 的生产和消费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涉及经济、 政治、 精神等各个层面。在现代社会, 精神文化消费 不仅关乎公众的文化权利, 也关乎维护民族文化传 统和国家安全等多方面内容。因此, 文化消费既是 个体的精神需求, 也是公共需求。从文化产品的属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
法、 意电视台收入构成 !""# 年英、 由上图可以看出,英法意等国的电视台收入中 财政拨款都达到%&/。其中, 英国国际广播经费全部 由国家拨付。在给予国营电视台财政支持的同时, 为
! " !##$
&"!"$’ !"#!"$%&"!"$’ !"#!"$%
比较借鉴
保护公众利益, 欧盟各国对其播出广告的时间、 长度 均有严格限制。 有些节目甚至禁止播出广告。 如英国 广播公司就规定,不得播放广告和播出由广告主资 助的节目。 此外, 欧洲许多政府还对各类文化产业给予各 种形式的直接或间接资助。对报刊业直接资助包 括: 对低广告收入的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报纸进行 !、 资助。"、 对报刊发行的铁路运输和记者使用电话通 信给予资助。# 、 资助报刊的递送和发行。间接资助 包括: 使用法新社稿件。 减免报刊企业税收。 !、 "、 #、 在全 对报刊业筹集投资资金采取特殊优惠政策。$ 、 国统一新闻纸价格。 !%%& 年, 法国仅为报刊业的直 接资助达 "’$(%亿法郎, 间接资助达"$’&亿法郎。 (五) 对本国文化产业实行保护性政策。根据本 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采取适!%(% 年, 欧洲议会通过 “无国界电视” 指 令, 确保播放欧洲影视作品的时间额度。 法国政府明 确规定, 国有广播电台播放的歌曲中, 必须有不低于 输往世界各地。通过种种措施, 使美国成为法国影 片最大的进口国。 (六) 完善产业政策和法制环境。欧盟许多国家 把完善产业政策和法制环境视为保障文化产业健 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广播电视为例, ") 世纪 为适应情况的变化, 欧盟主要国 () 年 代 中 期 以 后 , 家纷纷修改广播电视法律。英国 《!%%) 年广播法》 、 《!%%) 年有线和无线广播法》对电子媒体所有权作 了详细的规定, 以防止商业电台和电视台产权过分 集中,并规定英国的全国性报纸可以在商业电视 台、 电台拥有股权。该法还对节目的品位、 准确和平 衡等问题作出了原则规定。授权政府对覆盖英国的 外国卫星直播电视节目进行监督。各职能部门和机 构职责分明。法国 !%(. 年通过 《传播自由法》 , 允许 外国投资者最多可拥有一个电台和电视台 ")* 的股 份。法国新闻法规定, 广播电视业是公共服务部门, 其垄断权和经营权属于国家, 国家的垄断仅限于无 线电传播技术。这种技术的使用由国家授权给电台 和电视台使用。法国无线电广播公司代表国家对无 线电广播电视技术实行垄断和技术管理。成立于
一、 欧盟国家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
(一) 在处理国际文化关系中, 欧盟国家奉行文 化多样性原则, 主张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欧盟国 家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作用, 十分重视维护本国文化传统, 也始终注意借 鉴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欧盟国家普遍认为, 文 化是一种资源, 文化的多样性意味着每种文化都会 丰富另一种文化,并有力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欧洲本身就是多种文化的共同体。奉行文化多 样性原则, 主张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 是欧盟多数 国家在处理国际文化关系中的基本立场。 !""$ 年, 欧盟提出 “文 化 例 外 ” 的主张, 并确定了界定 “文 化 例外” 的六条标准。!""%年, 欧共体多数国家拒绝美 国关于取消对美国影视产品 “配额限制” 和 “自由贸 易” 的要求。$&&% 年, 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第 %$ 届大会上, ’& 多个欧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 张达成一项有关文化多样性的国际公约, 这项公约 将使电影、 戏剧、 音乐等文化产品脱离贸易谈判的 范围和自由贸易规则的限制, 从而保证各国决定本 国文化政策的权利。 (二) 在文化的性质和作用的认定上, 欧盟国家 政府普遍认为, 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和意识形态双重 属性。文化产业作为商业实体, 它要求有市场竞争 机制, 通过竞争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作为意识形 态的基本载体, 它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调节, 给予 直接或间接的基金援助,以保证民族文化健康发 展。因此, 欧盟国家政府的文化政策奉行两个原则: 一是鼓励竞争原则,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原则。前者 主要是鼓励各种新闻媒体公平竞争, 让公众自由选 择各种媒体。后者是扶持弱小媒体, 使之具有与实 力雄厚的文化企业同等发言的机会, 避免过度集中 和垄断。 (三) 在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上引入竞争机制, 实 行多元化。在欧洲, 报刊和图书出版等文化行业市 场化程度一直很高, 各种资本均可进入, 以法国报 刊为例, 按所有权划分, 该国有私人报刊、 同仁报
&"!"$’ !"#!"$%&"!"$’ !"#!"$%
比较借鉴
中国和欧盟国家文化体制、 文化 政策比较分析
! !
祁述裕
主张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 在本国文化建 !摘 要" 中国与欧盟国家在处理国际文化关系上都奉行文化多样性原则, 设上, 中国与欧盟国家都鼓励竞争, 同时强调国家对文化发展进行宏观管理, 注重扶持和资助文化产业; 对本国文化 产业实行保护性政策, 维护本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安全等方面, 也有许多相近的做法。由于中国与欧盟国家经济发 展水平、 社会制度、 文化传统不同, 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有很大不同。 中国文化建设旨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适应的文化体制, 并制定相应的文化政策。因此,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涉及的领域更广、 也更深刻。 欧盟; 文化体制; 文化政策 !关键词" 中国;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