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彬《传播学引论》笔记、考研真题和典型题详解(符号-传播的基因)【圣才出品】

李彬《传播学引论》笔记、考研真题和典型题详解(符号-传播的基因)【圣才出品】

第三章符号——传播的基因
3.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语言符号
符号就是负载或传递信息的基元,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姿态、表情等。

符号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符号,一类是非语言符号。

1.语言与文字
(1)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2)口头语言是最基本、最主要的。

(3)语言的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共时方面,文字的传播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历时方面。

(4)对所表达的事物而言,语言是直接符号,文字是间接符号,或者说是代表符号的符号。

(5)在人类漫长的传播历程中,语言的产生是循序渐进,不知不觉的,而文字的发明则带有突发性。

(6)语言和文字都是一种符号系统,具有外在形式和内在含义。

对语言而已呀,它的外在形式是读音,它的内在含义就是一种读音在特定语言中的意思。

索绪尔曾提出所指和能指。

能指即语言的声音形式,所指即语言的语义内容。

语言就是由能指与所指两部分组成的。

2.语义与传播
定义:语义学是专门语言符号的意义的学科,属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1)柯日布斯基及其普通语义学
①柯日布斯基(1879—1950),1938年创立普通语义学研究所,自任所长,主讲普通语义学。

代表作有《科学与精神健全:非亚里士多德体系和普通语义学概论》(1933)。

②柯日布斯基认为,“人是时间的连接体”,人不同于动植物的特点是有语言,并以此连接时间,从而把经验代代相传,创造出全部人类文化成果。

③在《科学与精神健全:非亚里士多德体系和普通语义学概论》一书中,他提出三个所谓“保护个人不上当受骗和自欺欺人”的普通语义学原理:
a.非等同原理,即世上没有各方面完全等同的两个事物,而且由于变动不居,一个事物本身也不等同。

b.非全原理,即任何一个事物均有无数特点,非人所能说完全。

c自身反映原理,即表达离所表达的事物愈远,价值就愈小。

④柯日布斯基的信徒中,有两位最有成就学者:一位是温德尔·约翰逊,另一位是早川一荣。

(2)语言的陷阱
①语言是静态的,实际是动态的。

a.人们往往是在用静态的语言表现动态的事物,但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b.普通语义学告诫人们语言并不能充分展现事物的面貌及其变化过程。

因此,在传播活动中就要注意语言的局限性。

c.普通语义学只强调运动的连续性,而忽略它的间断性,只看到事物在不停地运动,而无视事物在特定时刻的相对静止。

②语言是有限的,而实际是无限的。

a.常用的词汇量不过两三千,但是,人们需要表达的事实、经验却多达几百万种。

所以要想准确无误、恰如其分地表达意思,要想丝丝人扣、毫厘不差地反映事物简直是异想天开。

b.普通语义学只提现实的无限性这一面,而不管它的相对有限的另一面。

事实上,实际的无限与有限,同运动的持续与间断一样,既对立又统一,缺一不可。

③语言是抽象的,而实际是具体的。

由于语言是静止的、有限的、抽象的,而实际则是运动的、无限的、具体的,因而语言在认识现实、反映现实上便存在很大局限性。

(3)语言失当
①死线抽象
死线抽象一语,出自温德尔·约翰逊。

它是指人们只在语言“抽象阶梯”的某一级上使用语言,把语言死钉在某一抽象水平线上。

②忽视差异
忽视差异,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表达事物时只顾整体的一致,而不顾个体的差异。

③非此即彼
非此即彼只看两个对立的极端,而不管两个极端之间一系列过渡性层次。

④自我投射
所谓自我投射,指的是人们在用语言表述事物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认识投射到客观的事物上。

二、非语言符号
定义: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一般包括鼓声、烽火、标志、图像、手势、表情、姿态、病症、口哨、气味等。

分类:一是体语,二是视觉性的非语言符号,三是听觉性的非语言符号。

1.体语
(1)动态的动作
如点头肯定,摇头否定,鼓掌欢迎,挥手告别等。

(2)静态的姿势
像呆若木鸡、垂头丧气、脸色铁青、面红耳赤等,体语中的姿势不仅指人体自身的状貌,而且还包括附属于人体的穿着打扮。

(3)有声无义的“类语言”。

比如,哭声、笑声、呼唤、叹息、呻吟等都是类语言。

(4)体语与语言
①体语与语言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体语,语言的表达就大为逊色,体语的含义需由语言
赋予和界定。

②语言是理智的表现,同意识相连;而体语多为本能的表现,同潜意识相通。

即语言是有意的表达,而体语多为无意的传播。

③语言表达明确的信息,体语流露含混的情绪;语言是有意的传播,体语是无意的显示。

2.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中有象征和实义两种。

象征符号往往代表一种抽象的意义,实义符号能用简洁明了、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某种比较确定的意义。

3.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凡是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非语言符号,都可视为听觉性非语言符号,如鼓声、口哨、汽笛、乐声等。

4.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1)当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研究》一书里,曾把语言符号的功能分为三种,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与指导行动。

(2)非语言符号具有以下三种功能:①传播态度与情绪;②辅助语言传播;③代替语言。

3.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一、概念题
1.符号[北交2016年研;华东师大2014年研;复旦大学2013年研;南京大学2013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华农2010年研;厦门大学2007、2004年研;华中科大2003年研]
2.互文性[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
3.意义[西北大学2015年研;华中农大2010年研;厦门大学2005年研;华中科大2005年研]
4.死线抽象
5.自我投射
二、简答题
1.符号有哪些基本功能?[华中农大2011年研]
2.符号意义的语义学、逻辑学、符号学分类分别有哪些?[华中农大2011年研]
3.简述柯日布斯基的普通语义学原理。

三、论述题
谈谈你对语言的陷阱的认识。

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符号[北交2016年研;华东师大2014年研;复旦大学2013年研;南京大学2013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华农2010年研;厦门大学2007、2004年研;华中科大2003年研]
答:符号是指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它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

符号的特性:①指代性: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种指代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联系。

②社会共有性:社会共有的一般是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