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

▪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一、黄庭坚
▪(一)生平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黄太史,豫章先生,涪翁,黔江居士(责授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黄文节。

▪(二)诗歌主张
▪1、强调诗歌的内容与社会功用。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戏呈孔毅父》)。

▪赞成“其兴托高远,则附于《国风》;其忿世疾邪,则附于《楚辞》” (《胡宗元诗集序》)
▪认同“文以载道”的观点:“文章者,道之器也。

言者,行之枝叶也。

”(《次韵杨明叔四首·序》)
▪反对讪谤怒骂:“诗者,人之情性也。

非强谏争于庭,怨忿诟于道,怒邻骂座之为也。

”(《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2、主独创。

▪“文章最忌随人后” (《赠谢敞、王博喻》)“自成一家始逼真”(《题乐毅诗后》)。

▪3、忌尘俗。

▪《与党伯舟帖》:“诗颂要得出尘有远韵。

” 《再次韵兼履中南玉》:“句中稍觉道战胜,胸次不使俗尘生。


▪4、重道德修养。

▪“孝友忠信是此物根本,极当加意,养以敦厚醇粹,使根深蒂固,然后枝叶茂尔。

”(《与洪甥驹父》)
▪5、讲法度。

倡“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

▪“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

故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答洪驹父书》)
▪惠洪《冷斋夜话》卷一记黄庭坚语云:“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

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

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无一字无来处”,就是搜猎奇书,穿穴异闻,在诗中多用典故。

▪“点铁成金”,“脱胎换骨”,就是变化前人的语言或诗意,推陈出新。

▪(三)诗歌的思想内容
1、反映社会现实:如《流民叹》。

▪2、表现自我。

如《寄黄几复》、《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登快阁》。

▪(四)艺术特色
▪1、富有思致理趣,耐人寻绎回味。

▪黄庭坚善于即景宣情,托物寄意,借鲜明的形象,寓深邃的哲理。

▪《蚁蝶图》
蝴蝶双飞得意,偶然毕命网罗。

▪群蚁争收坠翼,策勋归去南柯。

▪2、章法细密,线索深藏,转折急陡,起结无端。

▪黄诗讲究章法布置,而布置常作曲折变化,绝不囿于固定套式,故能超出寻常滑俗蹊径。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3、讲究句法,字法,长于点化锻造,下语奇警,引人惊异。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寄黄几复》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禾巴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


▪“愚知相悬三十里,荣枯同有百馀年”(《寄怀公寿》)
▪4、语言色泽洗净铅华,独标隽旨。

▪不喜作艳语,绮语,软语,而以典雅劲峭胜。

其用语,除博采经史诗赋外,还多取材于禅家,道家和小说。


“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 “习之实录葬皇祖,斯文如女有正色”(《次韵子瞻送李豸》) “定知逃禅入少林”(《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
“藏刀避肯綮”(《送李德素归舒城》)
“群蚁争收坠翼,策勋归去南柯。

”(《蚁蝶图》)
▪5、诗风瘦硬峭拔,兼有老朴沉雄,浏亮芊绵的特色。

▪黄诗不但情思超迈,韵格高绝,而且造句奇崛,笔势雄健,加之又发展了杜甫诗用拗律拗句的手法,故能疗救晚唐的熟滑,矫正西昆的绮靡,形成瘦硬峭拔的独特风格。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

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依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

陈丰说:“或谓山谷诗一以生硬为主,何所见之偏也!公诗祖陶宗杜,体无不备,而早年亦从事于玉溪生,故集中所登,慷慨沉雄者固多,而流丽芊绵者亦复不少。

……世人未览全集,辄以‘生硬’二字蔽之,不知公时作硬语,而老朴中自饶丰致。

”(《辨疑》)
二、陈师道的诗歌
(自学)
三、江西诗派
(一)江西诗派的形成
1、黄庭坚的诗歌主张
社会功能,主创新,忌尘俗,重道德,倡“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

2、对杜甫诗的选择
“老杜虽在流落颠沛,未尝一日不在本朝,故善陈时事,句律精深,超古作者。

忠义之气,感然而发。

”(见《潘子真诗话》)
“但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古律诗,便得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

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

文章成就,更无斧凿痕,乃为佳作耳。

”(《与王观复书》之二)
3、对黄庭坚的追随
陈师道、晁冲之、潘大临
4、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
《宗派图》序说:“歌诗至于豫章始大出而力振之,后学者同作交和,尽发千古之秘,无馀蕴矣。

录其名字,曰江西宗派,其源流皆出豫章也。


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朋、洪刍、饶节、祖可、徐俯、林敏修、洪炎、汪革、李錞、韩驹、李彭、晁冲之、江端本、杨符、谢薖、夏倪、林敏功、潘大观、王直方、善权、高荷、何觊。

吕本中、曾几、赵蕃、韩淲5、一祖三宗
方回《瀛奎律髓》,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二)江西诗派的演变
1、社会的变化
2、诗歌的变化
3、诗论的变化
曾季貍《艇斋诗话》:“后山论诗说换骨,东湖论诗说中的,东莱论诗说活法,子苍论诗说饱参。

入处虽不同,然其实皆一关捩,要知非悟入不可。


陈师道、徐俯、吕本中、韩驹
吕本中“活法”之说:“学诗当活法。

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

”(《夏均父集序》,见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五)
四、陈与义和曾几的诗歌
(自学)
五、小结
(一)知识点
山谷体江西诗派(苏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一祖三宗
黄庭坚的诗歌主张
黄庭坚诗歌艺术特点
江西诗派的形成及发展
(二)参考书目
陶文鹏《黄庭坚》1999
黄宝华《黄庭坚选集》1991
白政民《黄庭坚诗歌研究》2001
莫砺锋《江西诗派》1986
王琦珍《黄庭坚与江西诗派》2006
作业
1、黄庭坚的诗歌主张
2、黄庭坚诗歌艺术特点
3、江西诗派的形成及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