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学教练案
制作人:王贞培审核人: 刘艳玲2016/10/10 一、目标及重难点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诵读、圈点勾划品味精彩语言,把握作者情感。
2.体会巴金身上体现出的敢于讲真话、勇于自省的美好人性并学习这种美好的人性光辉。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领悟作者身上的忏悔精神。
【学习难点】
探究小狗包弟遭受厄运的原因(文革背景)
二、预习任务
1.把课文标上段号,熟读课文。
2.做《红对勾》P55“基础自主学习”部分,阅读P56“相关知识链接”。
3.请简要写下本文围绕“小狗包弟”讲了哪些内容?
三、课堂研学(1课时)
(一)向谁忏悔
1、写了一条什么样的小狗?
诵读第3段、第5段,圈点勾划描写包弟动作行为的句子,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总结包弟的特点:
这是一条(特点)的小狗,因为它(举例)。
示例(根据第2段总结):
这是一条聪明可爱的小狗,因为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
这是一条的小狗,因为它。
这是一条的小狗,因为它。
这是一条的小狗,因为它。
2、写小狗怎么了?
(二)为何忏悔
我为什么要送走小狗?(小组合作探究)
(三)怎么忏悔
作者是怎样向小狗表达歉意的?
自由诵读第10到13段,圈点勾划出直接向包弟表达歉意的句子,仔细品读。
(四)悔的意义
当所有人都将矛头指向四人帮的时候,巴金却向一条狗道歉,说明巴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桌间交流探讨)
四、当堂练笔
生活中、学习上,我们又有什么要向别人(或小动物)忏悔的吗?
请你把这种情意写出来,100字左右
五、课后巩固,作业布置
1、以坦诚的笔把当堂练笔中的歉意扩充,写在周记上。
2、《红对勾》中《小狗包弟》第一课时作业。
六、相关链接
1970年12月7日,曾经反对德国纳粹的英勇斗士、时任德国总理的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不由自主地下跪,这在当时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
这一跪,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深深的忏悔,它的份量重如泰山。
这一跪,淡化了饱受纳粹蹂躏的波兰人民沉积在心底的愤怒,他们为勃兰特的举动感动得热泪盈眶,为德国重返欧洲,赢得尊重,回归正常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国度不同,时代不同,对象不同,但他们的歉疚与忏悔,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