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语文11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7七上·剑河期中) 下列作家作品表述无误的一项是()A . 《泰戈尔诗三首》选自《泰戈尔诗选·新月集》。
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
B . 《朝花夕拾》十篇散文是一幅幅世态图和风俗画。
虽然是回忆性散文,但是有现实的斗争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执着态度。
C .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D . 《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英国的海伦·凯勒,她遇到了再塑她生命的莎莉文老师,何其有幸!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5分)2. (5分)(2020·越城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为了收集创作素材来作画纪念鲁迅,我寻找类似鲁迅小说中的风光和土壤,便须走更偏(pì)的乡村,那些尚未通汽车而必须搭小汽轮去的乡村,那里还保留着较古(pǔ)的风貌吧!一进轮船,立即()像是回到了进城念中学的少年时代,jí jí()一舱的乡亲们,那些声音笑貌多熟悉啊!(节选自吴冠中《归乡记》)(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偏(pì)________古(pǔ)________(2)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 . jíB . Jì(3)给文中括号处选择正确的汉字。
()A . 挤挤B . 济济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3. (6分)(2017·杭州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空乏其身,________ ,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________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 , 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④________ , ________。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四、课内阅读 (共1题;共1分)4. (1分) (2020八下·丽水期中) 解释画线文言字词。
(1)悉如外人________(2)缘溪行________(3)斗折蛇行________(4)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5)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6)罔不因势象形________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5. (7分)(2020·花都模拟) 结合《红星照耀中国》《西游记》《海底两万里》三部名著,完成以下题目。
(1)结合下面图片和文字,说说这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长征的哪一件事?这件事的结局如何?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
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
……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2)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在《西游记》《海底两万里》两本名著中任选其一,结合名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我们总能从经典的文学形象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正如彭德怀从事谍报工作被抓却绝不招供,用顽强的意志坚守自己的信仰;正如________,________。
此次疫情中我们何尝没有看到这些精神的光辉?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6. (21分)文学作品阅读能力考查。
流泪的蓑衣余君才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
土墙上有一截嵌入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
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吹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
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
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
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
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的一生。
它想,那应该是在很久远年代的一个雨天,有一个放牧的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南的细雨,或许是要去见一个想往已久的女子。
而在唐朝风雨里,有一个诗人吟唱着这样的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蓑衣想到自己的前生,心里一阵喜悦。
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的日子。
那时候,父亲在农村,在春三月的细雨里,父亲牵着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
或者,父亲在冬水田里,赶着牛犁田。
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地贴着父亲的脊背。
蓑衣被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的温暖。
于是感动的泪水顺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水田里。
多少个这样的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的脊背,行走在田间地头。
可以说,在农村,看见了蓑衣,就好像看见了辛苦劳作的父亲。
蓑衣被雨水冲刷,棕榈的颜色渐渐的褪却,它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
农忙之后,蓑衣,又被父亲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
蓑衣想着这些昔日的事情,想着那些苦涩的日子,蓑衣躲在老屋的角落哭了。
顺着土墙,有蓑衣哭泣的泪痕。
但是,它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父亲把它永远的挂在了乡下老屋的土墙上。
生活在乡下的父亲,终于被说服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
父亲是在一个雨天离开乡村的,离开的时候,蓑衣高兴极了,以为父亲会和往日一样披上它,穿梭在细雨之中。
但它失望了,它一直躲在那个角落,默默地等待我的父亲。
一转眼,父亲到城里已经生活了六年。
那年回到乡下修缮老屋,才又看到父亲的蓑衣,像一件精致的蝴蝶标本,挂在土墙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
这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在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的日子。
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赶着牛从乡村的土路上回家的日子。
让我想起,饭熟之后,在山坡上呼喊父亲,寻找那披着蓑衣的身影的日子。
但是,那件蓑衣,已经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
但我相信,在每一个雨天,父亲都会想起那挂在土墙上默默流泪的蓑衣。
(选自《散文选刊》)(1)品味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结合下文,看看蓑衣的“辉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蓑衣的泪水里蕴含着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简要分析。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
①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②第三段中“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父亲是否无情地忘记了蓑衣?(4)文章以“流泪的蓑衣”为题有什么好处?(可从构思、表达效果等方面赏析)7. (17分)阅读下面的几段文字,完成文后的练习没看到野象,也不防看一场免费的大象表演,那真的是很有趣的场面。
大概是因为手中那块甜如蜜汁的热带菠萝的吸引,表演一结束,一头大象直接冲我就过来了。
狼狈撤退之际,将手中的菠萝做了贿赂。
眼看那大家伙得意洋洋地将菠萝________入口中还不忘用鼻子将竹签________出来________掉,真叫人有点哭笑不得。
我顺手给它一块钱,它点头一叫表示感谢,然后________到水果摊前去买香蕉。
最喜欢看大象们排成一行走,后面一个用鼻子________着前面一个的尾巴。
那么大的动物做出那么乖的动作,实在让人无法不笑。
(1)加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加粗的“大概”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在这两段文字中的横线上各填一个适当的动词。
(4)原文中这部分的小标题是“悠悠野象谷”,而这两段文字写的却不是野象,是不是偏离标题了呢?为什么?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8. (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登楼(韦应物①)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
坐厌淮南守② ,秋山红树③多。
【注】①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身居官场,常怀归隐之心。
②守,担七任太守。
③红树,只是满树红叶。
(1)“坐厌淮南守”一句直接抒情,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山中》一诗中也属于直接抒情的一句是“________”。
(2)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流岁暗蹉跎”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
(3)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情绪与“秋山红树多”表达的情绪不相近的一项是()A .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宣宗宫人《题红叶》)B .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C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D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八、课外阅读 (共1题;共16分)9.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愈立马良久,谓岛日:“用‘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
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①始欲着“推”字________②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________③时韩愈吏部权就兆________④炼之未定________⑤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①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②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3)请用最简炼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4)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阐述“敲”字比“推”字好的理由(不少于两点)(5)这篇文章的内容给你哪些启示(不少于心不3条)(6)从文中韩愈对待贾岛的态度上,可以看出韩愈是怎样一个人九、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题目一:请以“我心中最亮的星”为题,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③字数在600-800之间。
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5分)2-1、2-2、2-3、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3-1、四、课内阅读 (共1题;共1分)4-1、4-2、4-3、4-4、4-5、4-6、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5-1、5-2、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6-1、6-2、6-3、6-4、7-1、7-2、7-3、7-4、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8-1、8-2、8-3、八、课外阅读 (共1题;共16分)9-1、9-2、9-3、9-4、9-5、9-6、九、作文 (共1题;共5分)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