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总复习一轮古诗文阅读 第三章

语文总复习一轮古诗文阅读 第三章

语文总复习一轮古诗文阅读第三章1.(2011·新课标全国)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论语·述而》)(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

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2.(2011·辽宁)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且夫天地之间,____________,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3.(2010·课标全国)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2)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杂说(四)》](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4.(2010·辽宁)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芳与泽其杂糅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3)噫!菊之爱,____________________。

莲之爱,__________________?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1.考点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考点剖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实际上包括三个要素,即“常见的”“名句”和“名篇”。

所谓“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一是《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规定背诵的篇目,这些篇目考查的可能性最大;二是课外的经常引用的名句名篇。

所谓“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

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名家名篇,所指既有诗歌也有散文,一般为高中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3.命题规律名句名篇是高考每年都要涉及的考点,赋分为6分。

近几年分数和题型较为稳定。

一、填充型演练体悟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户庭无尘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5)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______。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6)羌管悠悠霜满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整合点拨做名句名篇默写题常出现的三种问题是写错别字、丢字和倒序。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需要在复习和应试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难写字、生僻字从某种意义上说,背诵容易书写难,难就难在一些难写字和生僻字上。

《赤壁赋》中“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中的“酾”“槊”都是生僻字。

对于这些字,平时要多练,考时应留心。

2.注意同音异义字同音异义字,是命题人最得意的“设伏点”,也是考生写错字的主要所在。

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作”,常误写为“做”;“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中的“禁”,常误写为“尽”;“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常误写为“才”。

这就要求考生应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

3.辨别通假字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字,在默写名句时考生容易误写成它的本字。

4.注意散文句中的虚词,尤其是句末助词这些词在默写时容易丢掉。

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的“焉”“也”两个助词,常被丢掉;“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矣”易丢,且易误写为“也”,而句末的“也”丢的次数更多。

这就要求在背诵散文时,特别留心句中或句末的助词。

5.留意词句顺序颠倒句子顺序的,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两句的顺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两句的顺序。

之所以易颠倒,是因为这些句子多为并列句。

颠倒词序的,如“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易颠倒为“见不贤而自内省也”,“秋月春风等闲度”易颠倒为“春风秋月等闲度”。

对此,最根本的办法是准确理解文意。

二、理解型演练体悟默写。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荀子在《劝学》中就有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学习欣赏,古人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用在我们今天的语言里。

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整合点拨这种题型要求学生不仅背诵原文,而且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

要答好这类题,要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的具体情况来填写句子。

三、情境型演练体悟默写。

(1)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六则》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也说过含意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合点拨这类题常常创设一个情境,要求填写相关的句子。

答好这类题,要注意所设计的“情境”究竟怎样,据此调动记忆仓库中的积累来填写句子。

如何掌握名句名篇中关键字的书写?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2)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3)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4)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____________,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现场答案矫正指导名句默写的赋分要求是:每小句中只要出现错字、漏字、加字现象,该句均不得分。

(1)“亭”错,应为“停”,停止。

“猿猱”属于难写字,易写错。

(2)“壑”易写错。

“咋”错,应为“乍”,突然。

“桨”属于笔下误。

(3)“年”后面漏掉“之”。

“蔼”错,应为“霭”,云气和雾气。

(4)“性”错,应为“生”。

“生”,通“性”,资质、禀赋。

规范答案默写名句名篇最大的问题不是背不出,而是写错别字。

为此,在背诵过程中必须加强关键字的书写,因为这些关键字往往是命题者有意考查的。

一、关键字的确认示例: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为什么加框的字是关键字呢?因为它们反映了命题及默写的特点和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