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方案

2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方案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镇实现突破发展的关键之年。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域规划的实施、宝鸡大城市建设的推进和加快,城中村改造已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途径;如何解决城中村改造中的突出问题,则是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的“重头戏”。

陈仓镇作为全区统筹城乡发展的试点乡镇,在城中村改造中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突出问题。

为了加强领导,精心实施,攻难克坚,确保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如期高效完成,现根据全区整体部署,结合实际,提出我镇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我镇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求实务真,争先创优,与时俱进,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城中村改造工作为突破口,坚持“科学规划,市场运作,综合开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按照“管理城市化、居住社区化,资产股份化,职业非农化”的工作思路,完成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村委会转变为居委会、集体经济变股份制经济,农民变为居民的“四个转变”,分期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使城乡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二、工作重点
1、科学合理整合现有土地资源。

陈仓镇城中村现存的集体资产,现仅只有农民现居住的宅基地1219亩、人均不到两分的坡塬土地1536亩和少量的集体房屋资产。

要保护好农民的现有资产,配置好现有资源,按照现行的土地管理政策及宝鸡市的规划、执法、城市管理等规定,只有对农村的集体用地进行转制变为国有土地,才能作为建设用地。

但要把集体用地转为国有土地,手续非常复杂,报批用地的时间也相当长,且要有建设用地指标。

所以我们要对现有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管理审批办法进行改革,首先对拟建设开发的区域进行整体规划评审,在此基础上拿出一块小地用于安置拆迁后的农民和农民的三产用地,解决群众就业和生活来源,替政府分忧。

这些用地没有必要变成国有土地,现行土地法是允许的,只是我们对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要进行修订,就能很快见效。

其余的集体土地,可以通过按招、拍、挂的办法,转为国有土地来开发建设。

其次对非城市建设规划区以外的坡塬区地,在切实保护农民自身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采用集体和农民签订合同的办法,进行土地流转,集体经营,发挥城郊的优势,发展大棚菜、杂果园等优质高效农业项目。

2、积极稳妥推进现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对城中村来说就是集体经济变股份制经济。

现行的农村集体管理模式对于城中村的经济发展
日益暴露出了许多弊端,必须进行股份制改制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资产的最大效益。

(一)对于没有负债的村组集体,首先对集体资产进行股份量化,对有效资产和呆账、死账进行处理;第二,拿出一个合理的分配方案;第三,解决好资产收益人(股民)确权问题,核查确认现有村民资格(股民)人数,现有股民必须以货币资金进行投资参股,集体进行配股,确认其股民身份,股权发生转移时依法继承,对于首次确认股权以后的生老病死人员不再考虑。

(二)对于有大量负债的村组集体,暂不宜进行股份量化,可以先行进行城中村建设的改造开发,培养壮大发展一些产业化项目和三产项目,增加集体收益,待集体还清债务再进行股份量化。

3、帮助失地农民向有生活保障的城市居民转变
把农民变为居民不只是简单的字面上的变化,而是真正把一个传统式的农民变成一个高素质城市居民。

(一)要把国家对居民现有待遇落实到位。

健全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培训,强化服务,扩大就业规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促使城乡劳动力充分平等就业,让失地农民都能创业就业,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居民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逐步实现全
市居民只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取消城乡养老保险差别。

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按低保标准调整机制,及时调整低保标准,做到应保尽保,确保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

(二)加强对转居村民的教育。

切实加强城中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

一是对于在完成了“四个转变”的村组,要在干部村民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不能出现生活环境好了,收入高了,人的素质没有提高的现象。

要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家长学校、外出学习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干部群众思想意识,真正做到思想素质上与城市接轨;二是对干部参与经济管理的培训与教育,我们现行的干部管理体制沿用了多年来的农村管理办法,这对于城中村改造经济管理的运作很不适应,现有的农村管理体制也制约了现代经济的发展,所以要提高居民参与现代经济管理的能力,也可多渠道聘请经济专家及企业家参与村级经济带动干部群众彻底转变思想观念。

4、适时推进村委会转居委会体制改革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村委会转为居委会要在各项管理到位以后再转,就现在联盟村转为社区以后,继续是沿用了以生产资料所有制联结的居委会,只是换了名称,而并非现在城市的居委会。

要把经济管理和社会事务分开,为了推进进转制工作,可以利用挂村委会和居委会两块牌的办法运行,或者在村委会下设社区服务中心的办法进行过渡,等体
制理顺了再把村委会转为居委会。

5、建言建策对现行城中村改造政策进行落实和改进
现行城中村改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城市建设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但与现实发展相比还相距较大。

一是报批手续太繁;二是没有一定统一的办事机构,导致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三是对农民优惠政策太少,不利于城市建设发展,我们应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优惠政策由一个综合部门来协调办理有关手续。

6、加大力度配合落实农民工进城落户工作
对于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政策,应在现在基础上加大优惠政策再改革,政府出台的政策应该与农民能进城,且在城里能生活下去为原则,也可探索农民与居民的双向流动办法。

在城中村改造审批过程,城中村改造与农民进城落户相结合,特事特办,专门为农民进城落户的人群特批住宅小区。

进城落户农民的住宅小区,积极申请,减免建设费用,降低房价,参照城市保障住房政策,吸引农民进城落户。

政府出台一些城中村农民进城落户补贴优惠政策,让有经济能力的农村居民进城后买得起房,鼓励让经济困难的农村居民住得起房。

7、客观实际选择改造模式
基础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的村,可以选择村民自我改造模式,通过自筹资金、自行补偿、自我安置的原则完成改造任务;村组集体经济积累不多的村,可以选择市场化或半市
场化改造模式,通过市场机制引入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借助其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和建设经验,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合作完成城中村改造。

三、措施步骤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城中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形成工作合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2、加强规划指导和统筹协调。

城中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坚持科学规划,加强指导,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对一体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城中村改造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3、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发挥好先进典型探索创新的试验作用、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总结推广的辐射作用。

坚持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4、要强化考核,严格奖惩。

将“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实行目标管理。

要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确保“城中村”改造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