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超声诊断ppt课件
前列腺癌
【病理、临床表现】
此病是男性老年的常见病,在40岁以下极少发生,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递增,大约 50%发生在良性前列腺肥大的基础上。前列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它至少 与遗传、男性激素、感染、饮食与环境有关。
(2)探头为专用体腔探 头,频率为3-3.5MHZ。
(3)充分暴露会阴部, 将套有橡皮囊之专用直 肠探头插入肛门并推进46cm后进行观察,探头与 直肠壁应紧密接触,可得 到前列腺纵、横等不同 切面图。
(1)取左侧卧位 或膝胸位
经会阴扫查
(2)以使用扇形 或凸阵弧形探头 为佳。频率3.55MHZ (3)探头放置会 阴部或肛门前缘, 做前列腺矢状、 冠状和斜冠状切 面,可得到相应 的切面图。由于 图像不够清晰, 故此法较经腹、 经直肠两种方法 少用。
急性前列腺炎 (1)前列腺呈弥漫性显著肿大,近 似圆形; (2)实质回声普遍减弱而不均匀, 可见散在分布的细小的低回声区, 其后方回声稍增强。出现无回声区 提示急性前列腺炎合并脓肿(如图) (3)前列腺周边毛糙,但包膜尚完 整、清晰; (4)彩超检查(经直肠)可见病变 区或脓肿周围以至整个前列腺内血 供丰富。(图1) (5)急性前列腺炎继续加剧,可形 成前列腺脓肿,表现为前列腺增大, 内部可见液化呈低回声区,回声不 均匀。(图2,图3)
经尿道法
三、常见前列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前列腺炎
【病理、临床表现】 好发于成年男性,年龄多在20-40岁。表现为:疼痛,尿 道内痒感,性功能障碍。急性前列腺炎较少见,多由化脓性 感染所致,致病菌以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为多见,感染途径 主要由后尿道通过前列腺管进入腺体。慢性前列腺炎多见,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前列腺充血、生物感染、自体免疫性 因素、对病毒的过敏反应等有关。病理变化有化脓性、感染 性、充血性、结石性、免疫性、过敏性等。本病80%侵犯精 囊。临床诊断本病的患者,约19%其声像图表现阴性。
侧叶: 两侧叶,紧贴尿道侧壁,当肥大增生 时,也容易压迫尿道造成排尿困难。
2、从组织学角度划分 :
由Frank1954年提出从组 织学角度以及前列腺疾 病的发生部位,将前列 腺分为内腺与外腺的分 区方法,被多数学者采 用,也是目前临床常见 的分区方法。
表-前列腺内外腺分层结构
3、带区解剖新概念(如图):
前列腺超声诊断
一、前列腺的超声解剖
(一) 大体解剖(如图) 前列腺位于耻骨联合后, 直肠前,尿生殖隔以上。 前面窄而钝圆;后面比 较宽阔平坦。位于膀胱 下方并围绕尿道的起始 部。
在膀胱底部,两侧精囊的排泄管与输精管壶腹部汇合成射精 管,自前列腺后上方穿过腺组织(中央区)并开口于精埠。 前列腺底部最大横径约4CM,前后径约2CM,上下径 3~4CM,重量一般不超过20克。
【超声检查】 (1)外形,前列腺径线增大,前后径更显著,呈椭圆形或圆形。包膜完整、光滑。 肿大的腺体引起膀胱颈部抬高变形,严重者向膀胱内凸进。 (2)内腺瘤样增大,外腺萎缩,两者分界清晰。 (3)内外腺比例失常。正常老年男性前列腺内外腺比例增大,内外腺比值测定方法比 单纯前列腺径线大小测定更敏感。 (4)内部回声,增大的内腺回声均匀减弱,少数回声增高或呈等回声。结节型增 生,肿大的内腺中见多个圆形小结节。小结节可呈高回声或等回声,很少有弱回 声。在小结节周围可见声晕。
【病理、临床表现】
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岁以上的男性前列腺均 有不同程度的增生性改变,70岁以上这种改变高达95%。目前病因不明,但多 数学者认为与性激素失调有关。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或发生滴尿及尿频、尿 急、血尿,晚期致尿失禁、尿潴留、慢性尿毒症、可并发肾积水等。 前列腺增生的好发部位为内腺部分,腺体、纤维组织和平滑肌组织均增生, 致使前列腺增大、形态失常、质地变硬且呈结节状,常见病理改变有: (1)形成单个或多个腺瘤结节。 按增生结节内成分不同,病理上可分以下 类型:①纤维肌瘤型②腺瘤样型③纤维血管型④平滑肌瘤样型。其中以纤维肌 瘤型最常见。 (2)前列腺外腺区有外压性萎缩,它包绕增生的内腺,形成假性前列腺包膜, 临床称为“外科包膜”。 (3)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弥漫性前列腺炎者达30%。 (4)在增生肥大的前列腺腺泡腔及小导管内,淀粉小体明显增多,并且钙化 形成小结石; (5)由于增生结节压迫导管引起腺体内小囊肿形成,也可产生局部小梗塞区。
McNeal将前列腺分为四个带区,即:中央区、周缘区、前列腺前区 (包括移行区和尿道周围组织)和前纤维肌肉基质区。
二、前列腺超声检查方法,正常声像图和侧值
(一)前列腺扫查方法 1、经腹壁扫查方法 2、经直肠法 3、经会阴扫查
4、经尿道法
经腹壁扫查方法
经直肠探查:
检查当天需排空直肠, 必要时清洁灌肠。操作 方法为: (1)检查时病人取左侧 卧位、膝胸位或截石位;
(5)良性前列腺增生常伴有前列腺结石,多数呈细点状或斑点状强回声,有时呈 串链状排列,分布于内外腺交接处,可伴声影
(6)间接征象: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可伴有膀胱排空障碍而引起残余尿,膀胱壁 代偿性增厚和假憩室形成,双侧输尿管积水和肾积水。这些征象能提示尿道梗阻 的程度,但并非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的必要条件。 (图1,图2)
(二)前列腺的内部结构
前列腺按照不同角度有以下几个分区观点: 1、按照与尿道的关系分区 2、从组织学角度划分 3、带区解剖新概念
1、按照与尿道的关系分区
前叶: 很小,位于尿道之前和两侧叶之间。 中叶: 位于尿道后面、两侧叶与射精管之间, 中叶增生时常常由于压迫后尿道而导致排尿 困难。 后叶: 位于射精管的后下方及中叶和两侧叶 后面。
慢性前列腺炎 (1)前列腺大小正常或轻 度增大,有时也会缩小,而 且左右基本对称; (2)前列腺包膜完整,但 不光滑;
(3)内部回声呈弥漫性增 强,不规则;实质内常可见 散在强回声光点或聚集的光 团,为合并钙化或结石。因 注意与前列腺癌向区别;
(4)对邻近器官组织无明 显继发压迫或侵犯现象。
良性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