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会资料: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的共济会简历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的共济会简历华盛顿身穿共济会石匠围裙为美国首都主持奠基礼
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52年11月4日在弗吉尼亚州弗雷德里克斯堡加入共济会,成为入门学徒(Entered Apprentice)。
1753年3月3日升级为石匠副手(Fellow Craft)。
同年8月4日升级为石匠大师(Master Mason),每一次晋升都是在星期六。
1777年弗吉尼亚州共济总会任命华盛顿为该州石匠领袖(grand master)。
1780年宾夕法尼亚共济总会提议建立北美共济总会,并选举华盛顿出任会长,华盛顿时任美国大陆军总司令,故未就职。
1788年5月29日华盛顿当选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市共济会的第一位石匠大师。
1805年该会所命名为华盛顿亚历山大会所Washington Alexandria Lodge 以纪念华盛顿。
1797年华盛顿给马萨诸塞州共济总会的信中写道:“我对兄弟会社团的依赖促使我一直尽最大的努力为它带来荣誉和
繁荣。
”
"My attachment to the Society of which we are members will dispose me always to contribute my best endeavors to promote the honor and prosperity of the Craft."美国共济会为华盛顿建立的圣殿:位于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市的乔治.华盛顿共济会纪念堂,华盛顿青铜头像上方可见到巨大的共济会标志。
【华盛顿简历】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大陆军(Continental Army)的总司令,1787年他主持了制宪会议,制定了现在的美国宪法。
1789年华盛顿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其同时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位以“总统”为称号的国家元首),在接连两次选举中都获得了全体选举团无异议支持。
华盛顿一直担任总统直到1797年。
华盛顿早年在法国印第安人战争(French and Indian War)中曾担任大英帝国一方的殖民军军官。
之后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率领法国支持的大陆军团赢得美国独立。
晚年他拒绝共济会怂恿他领导军事政权的提议,而回到了维农山(Mount Vernon)的庄园恢复平民生活。
华盛顿的一生就是美国开国史的缩影。
华盛顿身后被排名为
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之第一。
2006年,华盛顿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2位。
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华盛顿名列第27位,是该榜排位最靠前的美国人。
【华盛顿的宗教信仰是共济会的信仰】
摘自《美国总统的信仰》:
华盛顿对哲学领域的事情并没有多少个人兴趣,毕竟他是一位将领和政治家,而不是理论家。
但是战斗前鼓舞军队或者给共和国公民做演讲的时候,他也使用宗教的辞藻。
在他的就职演讲上,他声明:“没有人一定要认可那支无形的手,这支手不仅仅操纵着美国人民的事务,它还操纵着人类的事务。
”这种委婉的说法是他谈及上帝时的典型做法。
就像他的传记作者Ron Chernow说的那样,华盛顿会说“命运”或者“我们人类的创造者”或者很简单的“上帝”。
另外一个他非常喜欢的词是“天命”,共济会经常使用这个词,华盛顿是这个组织的一名积极成员。
对于那些知道往哪看的人来说,华盛顿在弗农山的家到处都有共济会会员的标志,有个共济会研究者已经将这些记下来了。
事实上,华盛顿讲话中缺少的是对耶稣的提及。
他没有参加过圣餐仪式,对很多基督徒来说这是信仰中最重要的一个仪式,而且临终前他也没有召唤基督牧师。
杰弗逊说“(华盛顿)觉得非信仰者可以表面摆摆样子”,那么他说的这句话是对的吗?华盛顿确实是个通权达变的
人。
虽然他保持正规的英国国教教徒身份,但是作为总统,他曾经给基督教及犹太教团体写过热情的信,还去参加他们的祈祷仪式。
当他庄园的工作需要尽快有人来做时,他就完全不在乎宗教问题,他说:“好工人不用在乎他们是不是任何派别的伊斯兰教徒,犹太教信徒,或者也许是无神论者。
”就像每个美国年轻人被告知那样,华盛顿、杰弗逊和所有其他先驱者们确实相信的一件事就是宗教自由。
他们很难接受以君权神授为代表的宗教和政治权力的结合。
立国文书强调得最为清楚的就是自由。
人们也许仍然在争论这些文件究竟有没有宗教性的鼓舞。
宪法里面几乎没有提到任何的神,而“独立宣言”呼吁“自然的上帝”,这个称呼听起来更像自然神论而不是基督教。
但是宪法第一条附加条款关于自由信仰的规定却是十分明确的:它禁止国会设立任何宗教,或者设立任何限制宗教自由的障碍。
但是美国早期很多关于这个主题的文字作品为了达到感动人心的美丽,也把宗教自由当做某种实用性的东西:一个能将13个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习俗的殖民地团结起来的有效方案。
九个殖民地在独立战争时期已经建立了教堂,其中大多数教会还持续了好几十年。
这种殖民地宗教盛况扩及新英格兰严格的清教徒团体和弗吉尼亚
令人压抑的圣公会组织。
在新英格兰,圣公会教士是该殖民地的代言人,而在弗吉尼亚,圣公会有自己独特的美国文化。
马里兰对天主教徒来说一直是个舒适的地方。
对这种动荡不
定的大混乱场面,自由的宗教制度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反对圣公会权利的长老会信徒和其他非英国国教信徒们所编织的网是独立战争背后各种推动力之一。
“基督历史”的拥护者们恰当地指出传统学者们有时低估了低教会派新教徒们的革命激情。
马里兰大学的Holly Brewer指出,非英国国教教徒们怨恨,英国君主给美国圣公会的照顾甚至比给英国圣公会的还多。
这种圣公会及王权特权让新教徒们极为愤怒,并且刺激他们在各州间编织起报复的网。
但是无论是长老会的本土主义还是其他的教派动机都不足以成为一场革命的基础。
但是随着事情的发展,国父们,特别是杰弗逊进一步看到了各种教派的不相容带来的危险。
要看教派主义如何被打败,我们值得去看看弗吉尼亚,经过一场斗争后,宗教自由意识在这个州首先得到确立。
这场斗争的英雄是弗吉尼亚的绅士们,其中有四位先生后来是美国前五届总统之一。
弗吉尼亚是杰弗逊的家乡,他把此地宗教自由的确立视作自己最伟大的功绩之一,因为作为教区委员,他参与推翻一个圣公会组织。
根据他的指示,他的墓碑上记录了三件事:起草独立宣言;创立弗吉尼亚大学,特别指出学校建在一座图书馆旁,而非教堂;还有,在自己家乡确立的宗教自由。
弗吉尼亚圣公会组织的废除开始于1776年,当时有非常感人的宣告:“我们对造物主该履行的责任以及解除这种责任的方式只有理智和信念可以指引,而非权威和暴力。
”这确保两年前发
生的事故再也不会重复。
那时一个浸信会牧师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讲道,他因此遭受鞭打并监禁。
1786年,弗吉尼亚州圣公会教堂也最终被拆除了。
同年由杰弗逊执笔的宗教自由法案经过一场热烈的辩论后通过了,麦迪逊听说隔壁州发生的浸信会牧师监禁案非常震惊,他在那场辩论中力排众议使得法案得以通过。
之后麦迪逊继续为共和国制定了人权法案,其中包括了关于自由意识的关键条款。
美国国家共济会纪念馆
除华盛顿外,参加共济会的美国著名独立运动领导人在册人名还有:
Washington and his masonic compeers,Sidney Hayden,University of Michigan Library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