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象出版社《基础训练》九年级物理
大象出版社《基础训练》九年级物理
0.55.0.75解析:由图示可知,小车全程运动的时间t从10:5:4到10:5:10经历了6s,s=8cm-3.5cm=4.5cm,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v==4.5cm/6s=
0.75cm/s。6.B解析:雷达发射电磁波到被监视目标所需的时间t==2×10-4ss=vt=3×108m/s×2×10-4s=6×104m故选B。7.C8.(1)静止(2)乙3(3)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不变(速度不变)9.能解析:由v=得t
8.D9.如图3所示。
图3
10.如图4所示。
图4
xx链接
1.相互的运动状态2.(a)(b)
第五节xx第一定律
课前预习
1.错误的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状态3.运动状态不改变4.惯性5.匀速直线
课堂练习
1.仍具有2.速度不同不同越小越大匀速直线匀速直线运动3.D4.A5.C6.A
课后巩固
课堂练习
1.C2.C3.A4.A5.D6.C
图5
课后巩固
1.支持力电梯对他的支持力2.重3.=平衡4.相互惯性球的重力5.D6.C7.D8.A9.如图5所示。10.(1)砝码(2)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xx链接
1.B2.A
xx小结
直击考点
1.A2.C3.C4.相互惯性5.D6.(1)水平桌面不相等(相等)相等(不相等)(2)不在同一条直线(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一条直线上,二力平衡
5.B6.D7.C8.D9.(1)0.6000(2)20(3)0.910.方法一(卡尺法):如图2甲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2乙所示。用两个三角板紧夹住硬币,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πd求出硬币的周长。
综合练习
1.甲丙乙2.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飞出的速度相同,质量大的碎石砂粒惯性大,飞得远糠皮碎石砂粒4.A5.D6.C7.C
8.(1)7.8m/s(2)59.5m/s(3)第一、第二、第四个20m速度低于全程平均速度;建议加强起跑和耐力训练。9.(1)②④①③(2)B10.(1)1(2)由图甲可知在1s时间内,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路程是25mm。据v=得v=25mm/s。
(3)同一台心电图仪出纸速度相同,由图乙可知乙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出纸的路程是20mm。据v=得每次心跳的时间t=0.8s,故乙的心率为60s/0.8=75次/min。
课堂练习
1.3.302.338.3(或38.4)3.(1)1cm2.3(或2.4)(2)1mm2.40
4.D5.B6.B
课后巩固
1.偏小2.dm0.13.0.0644.1∶107695km解析:比例尺为
63.00cm∶6300km=1∶107;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长s=6.95cm×107=695km。
图2
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再利用L=πd求出硬币的直径d=。
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直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πd求出硬币的周长。
1.灰尘2.惯性3.D4.B5.C6.A7.D8.C9.拍打衣服上的灰尘、跳远等坐车时要系安全带、汽车不要超载等10.(1)重支持(2)同一(顶端)(3)小远(4)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xx链接
1.改变2.A
第六节二力平衡
课前预习
1.静止匀速直线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条直线上3.重支持地球桌面平衡4.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5.G和N
课堂练习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的作用点3.运动状态形状4.等于5.D6.C
课后巩固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形状运动状态3.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喷气式飞机(气垫船、轮船等)月球上是真空(没有施力物体)4.地球和空气5.C6.B7.C
xx链接
1.月亮xx2.A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
课前预习
1.运动的快慢慢短2.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18154.沿着直线快慢不变定值无关5.平均
课堂练习
1.甲乙2.2每秒通过的路程是2m3.C4.B5.B6.C课后巩固
1.丙路程2.555车(或车中的人)解析:汽车的行驶速度是36km/h,即10m/s,故过桥所需的时间t===555s;桥两边的路灯相对于汽车(或车中的人)是向后运动的,故选择的参照物是汽车(或车中的人)。3.13604.80km/h
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π求出硬币的直径。
xx链接
1.A2.B
第四节力
课前预习
1.物体物体磁铁钢球F牛顿N2.相互受力物体3.形状运动状态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5.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参考答案
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课前预习
1.运动静止相对物体位置的变化2.标准参照物3.参照物不一定4.相对地面
课堂练习
1.静止2.地面位置3.地球河岸月亮4.A5.A6.B课后巩固
1.运动运动2.西西东3.竹排河岸青山竹排4.船河岸(或山)5.D6.C7.D8.B9.D10.能追上,以窃贼为参照物可以看出警车离他们越来越近了,说明警车的速度比窃贼Βιβλιοθήκη 车速快。1===120st
2===100s因为t
1>t
2,所以人能跑到安全区。
xx链接
1.0.36822.08运动2.5
第三节xx、时间及其测量
课前预习
1.米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2.1×1031×1041×1051×1061×10123.秒小时分60604.测量值真实值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5.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