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分别论述了科学与宗教的性质、相互关系及其作用。
并就现阶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科学与宗教所能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由于只注重科学而导致的精神文明建设滞后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科学与宗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系,最终得出了二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的结论。
关键词:科学,宗教,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 科学与宗教的基本认识 (1)1.1 宗教的认识 (1)1.2 科学的认识 (1)2 科学与宗教的三种关系 (1)2.1 冲突说 (1)2.2 相互关联说 (2)2.3 分离说 (3)3 科学与宗教的渊源 (3)4 科学与宗教关系归纳 (4)5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科学与宗教 (5)6 总结 (5)参考文献 (6)宗教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影响巨大的社会文化现象,我们好像对它非常熟悉,比如高耸的教堂,香烟缭绕的寺庙,流泪的祷告,低沉的诵经声,青藏高原漫长的跪拜之路。
而在生活的另一面,我们乘坐高速磁悬浮列车,使用国际互联网,用液晶电视收看高清节目等等,科学显得如此触手可及。
这样看似没有太大关系的科学与宗教,内在联系却着实让人摸不透。
文章将从对科学和宗教全方位的认识来分析二者的关系。
1 科学与宗教的基本认识1.1 宗教的认识近代西方宗教学的奠基人麦克斯·缪勒认为,所谓宗教就是对某种无限存在物的信仰。
英国宗教史学家詹姆斯·G·弗雷泽认为,宗教是对超人力量讨好并祈求和解的一种手段,宗教指的是对被认为能够指导和控制自然与人生进程的超人力量的迎合或抚慰。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宗教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宗教是各个人在他孤单时候由于觉得他与任何种他认为神圣的对象保持关系所发生的感情、行为和经验。
狭义的宗教,是宣扬神和神学有关的领域。
广义的宗教,是信仰和崇拜超自然力量为核心的社会意识,是由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宗教体制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社会文化体系。
1.2 科学的认识狭义的科学,是观察、界定、描述及实验性地去考察和解说自然界的现象,是严格地局限于研究自然现象这一领域。
广义的科学,是对自然规律加以认识和利用的知识体系、认识形式和实践活动,它也有着自己特定的传统、理想、认识方式和实践方式。
2 科学与宗教的三种关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目前而言,大家普遍认为,科学与宗教主要有三种关系:相互冲突、相互关联以及相互分离。
2.1 冲突说这种观点认为,科学与宗教存在着根本的冲突。
科学是在处理可校验的事实,而宗教则是为信仰舍弃理性。
当提及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意大利的鲜花广场,伽利略受到教会的审判……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又逐渐地认识到了宗教的种种错误理念和做法,由此人们普遍地认为,科学与宗教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且宗教终将被科学所驳倒和取代。
这是西方近代的传统见解,往往把科学当作批判宗教的最有力武器。
著名哲学家罗素也持有这种观点。
在《科学与宗教》(1935年)和《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1959年)这两本书中,他曾对基督教与科学的冲突作过较系统的历史考察与论证。
曾指出:科学与宗教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科学将最终战胜宗教。
持这种观点的还有尼采、杜威、弗洛伊德和萨特。
产生冲突说的原因有以下几点:a)科学与宗教本质的区别。
宗教的本质是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超自然的神灵的意志的反映,一切都是有神灵所支配的。
而科学的本质则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性质和运动规律,要求从世界自身来寻找世界的根据和原因。
这种本质上的分歧就决定了科学与宗教之间必然存在着斗争和冲突。
b)科学与宗教对自然的本质和规律解释不同。
宗教的认识是建立在启示和信仰的基础上的,宗教神话带有主观臆测的特点,表现为崇拜超自然的力量,不管是否存在反证,缺少实证,具有非理性主义的色彩。
科学强调科学观察和实验,崇尚理性,不承认权威,只承认事实,寻求自然运行规律。
科学家与神学家从不同的出发点出发,对自然界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探索。
所以,科学进步的结果使从事科学的人对宗教产生了怀疑。
“上帝在信仰他的自然科学家那里所得到的待遇,比在任何地方所得到的都坏。
唯物主义者只管说明事物,是不理睬这种名词的。
只有当那些咄咄逼人的善男信女们把上帝强加于他们的时候,他们才加以考虑。
”同样,宗教认为科学家毁坏了人们的宗教信念,是信仰的破坏者。
这也是为什么,中世纪欧洲教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托勒密的地心说、盖伦的医学奉为不可侵犯的教条,谁要是反对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观点,就被视为异端,就有遭火刑的危险,迫害布鲁诺、伽利略和塞尔维特就是其中的几个典型案例。
2.2 相互关联说这种观点认为,科学与宗教并非是争斗的,虽然是两种社会意识,但本质是互补的,可以分别满足人的不同需要。
这种观点认为,只要神职人员们不对自然的作用发表自以为是的见解,科学家不极端地设想科学能满足人类最根本的精神需要,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就会变得甜蜜和轻松。
很多的大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和达尔文等等都是虔诚的信徒。
科学解释的是已知和有限,宗教解释的是未知和无限。
而无限要以有限做基础,所以宗教需要科学。
同样,研究科学要抱着“无限”的眼光和精神寄托,才能高处胜寒。
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其实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还有另一面,科学虽然迈进了,但却未能解答宇宙与人生的众多问题。
许多科学界的巨人也曾认为宇宙的背后,一定有一位全智的神。
而当他们研究科学问题的时候,这些问题时常会激起他们的宗教感情,承认宗教的价值。
按照怀特海的说法,这种观念对西方科学家来说,是一种本能的信念。
2.3 分离说这种观点认为,科学和宗教是两个层面的东西,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冲突,二者的研究对象、运用的思维形式、方法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密切。
二者代表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具有不同的社会职能,二者互不干涉。
正如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所说:“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相容于纯粹的逻辑分析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关系。
“科学家可以无拘无束地从事工作,不受神学家的干预,反之亦然,因为他么各自的方法和探讨目标是完全不同的。
”当代西方的许多学者也同样认为,科学与宗教属于不同领域,宗教不必“多情”地深入科学的领地,反之科学也不必去干涉宗教事务。
故声称:“科学与神学所关注的是两类根本不同的问题,在宗教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坚持科学的独立性是必要的。
而今天,在科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坚持宗教的独立性或许也是必要的。
”3 科学与宗教的渊源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论,但要想探知其内在的根本联系,就必须追根溯源。
早在17-18世纪,科学理论尚未壮大得足以与宗教信仰正面抗衡,因此它不得不采取自然神论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形式,借助上帝的权威来为理性开道。
在自然神论中,上帝虽然在名义上仍然保持着世界的创造者和主宰者的至高地位,但是他实际上已经被理性本身所取代,他不过是一个被理性的线索牵动着的傀儡。
自然神论将上帝置于自然之外,然后通过把上帝的无限性赋予自然界本身而使上帝陷入一种没有立锥之地的尴尬状态中。
它用自然来蚕食上帝,用理性来限制信仰,通过剥夺上帝的具体内容而使其成为一个抽象的符号,成为虚无。
自然神论也好,牛顿体系也好,都是社会的进步,生产力发展的综合表现,在上帝与牛顿之间,自然神论者的牵引为二者提供了美好的“沟通”。
综上所述,科学从宗教中获益匪浅,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多重大环节的客观问题上都得到了宗教的启发和影响。
除此之外,科学本身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一切理论都有主观性,科学理论也不例外。
一棵大树在画家眼里是一幅画,在木匠眼中是一组家具,在生物学家眼里是某科某种某属的植物……纯客观的理论是没有的。
所以,罗素指出,人们仅仅依靠有限的生产生活的实践,在观察了太阳1000次从东方升起之后,便推断第1001次依然会从东方升起,是一种靠不住的不完全归纳,人们所谓的规律也就是习惯性的联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是不存在的。
这些科学理论,是人们在同一领域的诸多理论中,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约定俗成的。
至于本质的认识,也是离不开人的认识能力的,所以对本质的认识也带有浓厚的主观性色彩,况且人们的认识能力千差万别,所以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就各不相同,对于科学所提供的材料,宗教神学有其自己的见解。
4 科学与宗教关系归纳宗教不是科学,也不说明宗教是多余的或者可有可无的,科学与宗教是人类生活中两个不同的范畴,如同吃饭与穿衣一样,各不相同而又各有所用。
科学的本质在于实证,主要在物质层面为人类服务;宗教则是精神世界的归宿,在精神层面为人类提供最高和最后的皈依之所。
按照中国古代关于道与器的理解,宗教属于道,科学属于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只看见有形的器,看不见无形的道,以为科学与宗教是敌对的认识,都是肤浅的。
仅有科学,人类是无法长期生存下去的,必须要有精神上的寄托和向往。
人只有想活着才会去谋生,不想活着就会出现各种精神问题,甚至选择自我了断。
中国的无神论者同样在信奉着儒教,今天的共产党员也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虽然信仰的东西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
科学无法替代宗教,相反,在没有科学之前,正是宗教在哺育着人类,并引导人类在生存斗争中创造科学,发展科学,所以宗教是科学之母。
5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科学与宗教在国内大部分人的潜意识里,“宗教”和“邪教”有很多方面是等同的。
其实,这是他们对宗教的一种偏见和歪曲。
但现实也确实是这样,现代的宗教组织或多或少都不是书本上所描述的那样。
所以,文章所提到的“宗教”,是一种建立在精神层面上的文化底蕴,并不是纯粹的一个组织,目的只是用来提高人民的精神文明素养,让精神文明建设跟上物质文明建设的步伐。
宗教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潜移默化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尤其是在伦理道德领域和可持续发展方面。
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显得有些滞后,国内不断爆出各种让人匪夷所思的“三聚氰胺奶粉”、“校长猥亵学生”、“高速公路哄抢”、“地沟油食品”等事件。
这些事件,都涉及到国人道德底线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的只是一种实践方法,而社会主义建设中精神文明的发展,需要的却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上的约束,这也正是宗教发展所能提供的。
当然,这里所说的宗教,并不是指那些邪教组织,而是扎根于民族文化的精神支柱,有利于国人精神文明素质发展的思想,只有有了这些思想的指导,国人的精神文明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6 总结对于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宗教神学认为,恰恰说明了物质粒子具有自由意志,客观规律是不存在的。
他们认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是上帝创世说的最新证明;宇宙热寂说是末世论的新注脚;由生物进化论可以推出进化的驱动力---上帝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