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知识点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的定义、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的定义、非市场型社会财富分配的定义、公共经济学中政府的三个层次、公共经济学与宏观、微观、福利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资源配置优化的定义、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什么是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资源配置方式、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帕累托改善的定义、混合经济的定义及特点、在混合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哪些主要表现、政府失灵的表现。
第三章----公共产品的定义及特征、产品的四种类型、免费搭车者的定义、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混合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有哪些主要类型、外部效应的分类及如何克服外部性、什么是科斯定律。
第四章----公共选择的定义及目的、政治人和经济人假设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的影响因素、阿罗社会选择必须满足的条件、民主的两种基本形式、多数投票原则、投票悖论的定义、阿罗不可能定理、何谓多数暴政、中位选民定理、中位选民在实际中的意义、利益集团的定义及其存在理由、寻租的定义及其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官僚行为的特点、尼斯柯南官僚模型的内容、政治经济周期的定义及其出现的前提、政府机构不断膨胀的原因、文官制度的优缺点、政治均衡的定义、什么是政府失灵。
第五章----什么是国家预算(定义、内容、形式、编制方式、过程)、国家预算的功能、国
家预算的五大原则、什么是PPBS方式、比较分析均衡预算论、功能预算论、高度就业预算论的长处及不足、我国复式预算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预算改革的主要方向、中国的预算监督、预算外资金的定义、预算外资金的改革方向。
第六章----公共支出的定义及其分类、传统公共支出的原则、瓦格纳法则、公共支出的结构、公共消费支出的定义及其包含内容、公共投资支出的定义及其包含内容、公共投资于私人投资相比其特点有哪些、社会保障的定义及其分类、财政补贴的定义及其补贴内容、为什么社会保障税是社会保障支出的理想资金来源、成本—收益分析的定义及步骤、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进行决策的指标(净现值、收益成本比率、内在报酬率,计算题考点)、成本—收益分析的难点、成本效果分析的特点。
第七章----公共收入的定义、税收的定义及特征、税收三要素、税收的分类、转嫁及归宿、局部均衡分析的定义、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影响税收转嫁和归宿的主要因素、由需求和供给弹性引伸出的结论、一般均衡分析的定义、从一般均衡的角度看,政府对一个行业的产出征税将产生哪些影响、税制结构设计的基本问题有哪些、税收原则、收入、消费和财产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标准各有何特点、什么是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为什么说不影响相对价格的税收就不会产生超额负担效率损失?试析中国税制的改革方向。
第八章----功能分配和规模分配的定义、收入分配的理论流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阶段,企业和个人,也即雇主与工会两大集团的权力和利益交易是核心。
在国民收入再分配阶段,国家或政府则是核心、政府为什么要加强国民收入再分配?制约因素有哪些?政府收入分配的手段(社会保障体系的定义、收入分配政策的评判标准)、西方
国家的收入分配模式、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三条保障线的定义。
第九章----试分析社会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对财政需求管理政策效果(就业和价格水平)的影响、财政政策乘数(计算题)、试析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政策对宏观经济扩张性效果的异同、自动稳定器的含义、试析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利息所得税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如何?供给学派的财政主张、财政赤字的定义及其弥补方式、国债(产生条件、种类、发行价格、偿还方式、国债市场)、我国实施宏观政策的制约因素。
第十章----什么是地方公共产品?它与全国性公共产品有何区别?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什么是“用脚投票”理论?其长处和缺陷是什么?斯蒂格利茨的批判、地方分权有什么好处?其理论依据何在?地方政府税收的“四不原则”(大卫·金)、地方税收的六条标准、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中央政府补足地方政府的必要性、补贴的手段、现阶段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主要动机、规范地方政府投资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