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之欧阳光明创编

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之欧阳光明创编

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常规欧阳光明(2021.03.07)第一节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休息轻者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对昏迷、偏瘫、精神症状、癫痫发作者,放置床档,防止坠床和自伤。

2、心理护理给予心理疏导,安定情绪,消除顾虑,使其配合治疗。

3、饮食给予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轻度吞咽困难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进食宜慢以免呛咳。

昏迷、吞咽困难者视病情给予鼻饲。

4、保持呼吸道通畅。

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5、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预防并发症发生。

6、注意保护感觉障碍的肢体,禁止使用热水袋。

7、尿潴留者给予保留导尿、并观察尿量、性质、颜色等。

8、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9、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定时进行肢体按摩,被动运动,鼓励尽早主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及肢体痉挛畸形。

三、病情观察1、注意意识障碍程度、头痛的性质及强度。

2、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的变化。

3、注意有无抽搐、呕吐、警惕脑疝发生。

4、昏迷患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四、健康教育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激动,消除紧张、恐惧、忧郁等不利因素。

2、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3、生活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切忌大便用力过度。

4、指导患者家属加强功能训练,如语言、肢体功能的训练等。

5、指导患者正规服药,勿擅自服药。

6、定期复查。

第二节脑梗死护理【一般概念】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脑梗死临床常见类型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梗死等。

1:脑血栓形成是指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变化,使血管变狭窄或在此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某一血管供应范围内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发病原因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起病缓慢。

常出现偏瘫、失语。

2: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引起血流中断而出现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及脑功能障碍。

起病急骤,可有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症状。

3:腔隙性梗死是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及脑干的缺血性微梗死,因脑组织缺血,坏死、液化并由吞噬细胞移走而形成腔隙,约占脑梗死的20%。

【护理常规】一、按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休息急性期伴有颅脑高压症状者卧床休息1-2周,头偏向一侧,头部忌冷敷。

无颅高压者应鼓励其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多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便秘者宜多吃一些纤维含量高的食物。

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

3、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预防并发生症的发生。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必要时给予吸氧。

三、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注意有无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有无新的栓塞形成如失语、意识逐渐不清、肢体疼痛等。

2、应用抗凝、溶栓药物时,应注意口腔、黏膜、皮下有无出血倾向。

应用扩血管药物严格控制速度并注意有无面色潮红、出汗、血压下降等变化,同时,注意有无发热、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四、功能锻炼1、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

病情稳定后,尽早、积极地开始康复治疗,作肢体的被动运动及针灸、按摩,防止肌萎缩。

2、失语者加强语言功能训练,可以从单音开始,逐步向单词、词语过度。

3、留置导尿管者,应夹管定时排放,训练膀胱功能。

五、健康教育1、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劳累,忌烟酒。

2、坚持语言及肢体功能锻炼。

3、高血压者控制在正常水平。

4、定期复查。

第三节脑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护理【一般概念】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实质内的出血,好发于老年人,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及过度劳累等使血压进一步升高而致脑血管破裂。

临床主要以突然发病、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大多数在青壮年期发病。

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

因用力或情绪激动可诱发脑血管破裂。

临床以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脑膜刺激征、血性脑脊液维主要特征。

【护理常规】一、按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休息与安全绝对卧床休息,发病24-48h内避免搬动,急性期脑出血者卧床3-4周,抬高床头15-30·,切忌去枕仰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卧床4-6周。

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一切护理操作均应轻柔、尽量避免移动头部;谵妄、躁动者加床栏,适当约束。

2、心理护理安慰病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克服悲观情绪,关心体贴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3、饮食病情危重者在发生24-48h内应禁食,24-48h后如病情平稳,无颅内压增高症状。

无上消化道出血可给予鼻饲流质;神志清楚而无tunyan 功能障碍者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饮食宜清谈、营养丰富,多食蔬菜、水果,勿过饱,忌烟酒。

4、保持皮肤、床单清洁干燥。

大小便失禁者应及时擦洗,给予预防压疮气垫床,鼓励和协助病人定时更换卧位,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

5、定时口腔护理,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预防感染。

6、保持大便通畅,嘱进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勿用力排便,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缓泻药。

尿失禁和尿潴留者给予保留导尿,并保持尿道口的清洁。

7、频繁呃逆时遵医嘱给予氯丙嗪12.5mg行两边足三里封闭或肌注利他林20mg,若神志清楚,嘱做屏气动作。

8、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禁用热水袋,及早进行关节按摩及被动运动,鼓励主动运动,预防肌萎缩。

9、语言功能障碍者应给予言语训练。

三、呼吸道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舌后坠时用拉舌钳将舌拉出,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窒息。

2、给患者取侧卧位,遵医嘱予以吸氧,定时翻身、拍背、吸痰,痰液粘稠时给予雾化吸入。

3、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四、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变化。

2、密切观察有无脑疝的前驱症状和颅高压症状,如意识障碍程度加重、头痛剧烈、频繁呕吐、血压升高、呼吸、脉搏减慢、瞳孔不等大等,表示有再次出血或脑疝的可能,应及时汇报医生并协助处理。

3、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量、颜色、以及大小便的量、颜色、性质。

4、观察有无感染、应激溃疡、痫样发作,中枢性高热、稀释性低钠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5、观察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控制补液量及速度,应用脱水剂时应注意血压和尿量变化及水、电解质紊乱情况。

6、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7、昏迷着按昏迷护理常规。

五、健康教育1、生活有规律,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减少探视;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咳嗽,防止再出血。

3、有肢体瘫痪及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按医嘱正确服药,积极控制高血压,保持血压稳定。

5、合理饮食,戒烟酒,多吃蔬菜水果。

6、定期复查。

第四节面神经炎护理【一般概念】面神经炎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

表现一侧表情肌完全性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变大,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完全,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称Bell征。

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口轮匝肌瘫痪使骨气和吹口哨时漏气;颊肌瘫痪使食物易滞留病侧齿颊之间。

【护理常规】一、按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心理护理观察有无心理异常表现;鼓励病人表达对面部形象改变的自身感受和对疾病预后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病人本病大多预后良好;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2、生活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及时漱口,清除口腔患侧滞留的食物;睑不能闭合者予以眼罩、眼睛及眼药等保护;外出时可戴口罩、围巾或使用其他改善自身形象的恰当修饰;注意休息。

三、功能锻炼1、指导病人尽早开始面肌的主动与被动运动。

2、只要患侧面部能活动,就应该进行面肌功能训练,可对着镜子做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每日数次,每次5—15分钟以面肌按摩。

四、健康教育1、让患者掌握本病的康复治疗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如每天面肌功能训练,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眼部并发症等。

2、保持心情愉快,树立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3、防止受凉、感冒、注意保暖和适当修饰。

第五节颅内感染护理【一般概念】颅内感染是指各种生物性病原体侵犯CNS实质、被摸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

根据感染的部位可分为:1脑炎、脊髓炎或脑脊髓炎;2脑膜炎、脊髓炎或脑脊髓炎;3脑膜脑炎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进展快、病前有急性感染症状,急性全脑损害表现,多数出现高颅压、精神、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

【护理常规】一、按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休息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伴有精神症状及癫痫发作者应放置床档,防止坠床。

2、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向患者介绍疾病发生的一般常识及可能出现的症状,主动配合治疗。

3、饮食保持充足水分,给予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昏迷者予以鼻饲流质、并做好口腔护理。

三、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意识、瞳孔、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肩下垫高,使头稍后倾;对抽搐发作、躁动不安或有明显精神症状者,遵医嘱及时应用镇静剂,口内置牙垫,并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及时吸氧并详细记录发作时间。

3、观察有无脑疝的前驱症状,若有头痛剧烈、呕吐频繁、烦躁不安等颅内压增高者遵医嘱应用脱水剂。

4、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5、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四、药物护理1、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2、应用镇静剂时应观察呼吸、血压变化。

3、应用脱水剂时应观察尿量、尿色改变并及时复查电解质、肾功能等。

五、健康教育1、对遗留有智力障碍者,应指导家属锻炼其生活自理能力。

2、对遗留有癫痫者,应指导长期正规服药。

3、病室光线柔和,减少噪音,避免强光刺激。

4、定期复查。

第六节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护理(吉兰—巴雷综合症)【一般概念】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又称吉兰—巴雷综合症(GBS),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疾病。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病前1-4周有感染或接种疫苗史,四肢对称性迟缓瘫痪,多数伴套样感觉障碍或神经根痛,颅神经损害以双侧面瘫多见,重症患者出现呼吸机麻痹。

【护理常规】一、按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伴有呼吸机瘫痪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2、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因呼吸困难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尤其是使用呼吸机者,鼓励其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饮食给予营养丰富。

易消化的饮食,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质饮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