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1、加强病情观察(1)意识状态是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指征。
传统方法根据语言刺激、痛刺激、生理反应、大小便自理情况、配合检查情况可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五项。
昏迷评分法:评定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得分相加表示意识障碍程度,最高分表示意识清醒,分以下为昏迷,最低分,分数最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2)瞳孔:瞳孔变化可因动眼神经、视神经一级脑干部位损伤引起,对估计患者的预后及定位有重要意义,应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的灵敏性等。
双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货消失,并伴有意识障碍,对侧肢体瘫痪,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一般受压部位多在瞳孔扩大侧。
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差,为脑损伤的特征,有无间接对光反射可鉴别视神经损伤与动眼神经损伤。
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应消失,伴深昏迷,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危症象。
(3)生命体征:患者的、、、等定时测量,危重者分钟测量次,脑疝的发生体温降至正常或有增高,应考虑切口、颅内、肺部或泌尿感染。
如出现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慢而深,血压进行性升高, 应警惕(4)肢体: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
(5)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
2.护理措施()体温在C以上,按高热常规处理,首先考虑物理降温。
如冰敷、酒精擦浴等。
()烦躁不安是禁用迷醉药(冬眠疗法除外)必要时可给一般镇定剂,如安定、鲁米那等,应上栏床架,防止坠床。
()排尿困难者,定时按摩膀胱,伴有尿潴留时,留置导尿袋,尿失禁时男性可用阴茎套,前端开一小口套在阴茎上并接引流袋及尿袋,女性可按时接尿,随时更换床单,保持会阴干燥。
()便秘天以上这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通便,颅内压增高时禁用大量液体灌肠,如发生消化道出血,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或柏油样大便、血压下降等应按医嘱给予止血剂,输血补液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颅脑损伤或开颅术后早期需吸氧气。
()患者康复时需加强营养,注意语言、肢体、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
二、神经外科术前护理、按外科疾病术前护理。
、术前天剃头,并将头部洗净(颅后窝手术备皮包括颈部及肩部)、颅内压增高患者,术前按医嘱给予脱水剂,书中需用脱水剂时,术前应留置导尿管、头部置脑室引流患者,送手术室前应夹住引流管,并用纱布引流管远端。
、昏迷患者应彻底吸除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神经外科术后护理、按外科疾病术后护理。
、患者全麻未清醒时,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切口受压,清醒后,血压正常者可抬高床头。
,以利头部静脉回流。
减轻脑水肿。
昏迷患者侧俯卧位,并发休克者取休克卧位。
一般大肿瘤切除后,为了防止脑干突然移位,小时内手术切口部位保持在头部上方。
、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以免误吸,及时清除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舌根后坠时可用舌钳将舌牵出后放置口咽通气管,定时翻身并扣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必要时早期行气管切开术。
、术后小时禁食,输液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术后早期应限制液体及钠盐纳入量,成忍忍每日输液量不超过,以葡萄糖为主,盐水或葡萄糖盐水限于以内,每分钟滴,昏迷时间较长者可用鼻饲。
、切口敷料湿透时应随时更换,如切口大量渗血,渗液或患者高热,诉切口疼痛,及时报告医师检查切口。
、五官护理:、眼睑不能闭合者,应涂眼膏保持角膜湿润,必要时眼睑缝合。
、有耳鼻脑脊液漏者应取半卧位,抬高床头C,禁止坐鼻腔、耳道冲洗、填塞,滴入药液及腰穿或从鼻腔抽吸分泌物,必要保持耳道鼻腔清洁。
、昏迷患者每天口腔护理次,口唇干裂涂以润滑油。
、有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每日小时翻身一次,并用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床铺整洁及皮肤干净,预防褥疮发生。
、大小便护理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
、术后早期(尤其是术后小时内)应密切观察有无并发颅内血肿的征象,一旦出现及时抢救。
第二节颅内压增高护理颅内压持续高于,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三大病症时称颅内压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所共有的综合征。
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变化,警惕颅高压征象的发生,必要时可做颅内压检测。
、抬高床头C,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持续或间断吸氧,改善脑缺氧。
、控制液体摄入量,不能进食者,成人每日补液不超过,神志清醒者,可于普通饮食,但需适当限盐,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舌根后坠者放置口咽通气道,咳痰困难者,尽早行气管切开手术,定时翻身拍背,以防肺部并发症。
、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及时治疗感冒、咳嗽,给缓泻剂或低压小剂量灌肠,禁忌咼压灌肠。
、避免情绪激动,及时控制癫痫发作。
、脱水治疗期间,准确记录小时出入量,脱水药物应按医嘱定时、反复使用,停药前逐渐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激素治疗有引起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增加感染机会等不良反应,应加强观察及护理。
、高热患者及时给予有效降温措施,头痛适当应用止痛剂,禁用吗啡,杜冷丁,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求,适当保护患者,避免外伤。
第三节颅脑损伤护理颅脑损伤是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露骨及脑组织的损伤,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合并存在。
颅脑损伤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单独发生或合并存在。
急性颅脑损伤分为轻、中、重三型。
临床表现:医师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肢体瘫痪、感觉障碍。
失语及偏盲等。
颅底骨折可出现脑脊液耳漏、鼻漏。
严重脑外伤可发生脑疝危及生命。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根据病情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头偏西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肢体活动情况,侧、、两小时一次,生命体征稳定或四小时一次()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雾化吸入,必要时配合医生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休克、脑疝。
对已发生脑疝患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滴注脱水药。
开放性颅脑损伤引起失血性休克,应给予仰卧中凹位。
遵医嘱补充血容量,注意保暖。
()积极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如备头皮、备血及抽血化验等。
()有脑脊液耳漏者,头偏向一侧,以便引流,有鼻漏者,避免挖鼻孔、打喷嚏和咳嗽,严禁填塞或用水冲洗耳、鼻,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两小时一次,生命体征稳定或四小时一次,并做好记录。
()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雾化吸入,必要时配合医师行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抬高床头C,以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脱水治疗,确保暗示后、足量使用。
()高热的护理:感染或颅脑损伤均可引起高热。
对中枢性高热多以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行冬眠低温疗法。
()躁动者适当加以保护,以防外伤及意外。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基础护理,口腔护理,定时翻身扣背,防止坠积性肺炎及压疮的发生,眼睑闭合不全者,给予眼药膏保护,保持肢体功能位,每日按摩或被动运动,防止肢体挛缩()饮食:清醒者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不能由口食者给予鼻饲。
第四节颅内肿瘤护理颅内肿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颅内肿瘤按其组织来源常见有:、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垂体肿瘤、听神经瘤等。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颅内压增高及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两大部分。
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感觉障碍、视力减退、精神症状和语言障碍等。
以手术治疗为主,可辅助放疗、化疗等。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病情变化。
测、、、四小时一次,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缓脉、血压升高等症状时,提示有发生脑疝的可能,应立即告之医师出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3)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4)注意保护患者:对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加以保护,如运动障碍患者卧床休息,躁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放置床栏,督促癫痫患者按时服药,健忘患者防止走失等、(5)积极做好术前特殊检查机手术准备。
(6)其他同神经外科手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同神经外科术后护理。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和肢体活动,测、、、两小时一次,稳定后四小时一次。
如意识障碍加重,病侧瞳孔扩大,提示颅内出血,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清醒后床头抬高C,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以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保持出入量平衡。
静脉补液时,注意控制液体速度及入量,遵医嘱及时输入脱水剂。
(5)有脑室引流管者,按脑室引流护理。
(6)骨窗护理:去骨瓣的患者脑组织外只有头皮保护,易受伤,应加强保护。
如骨瓣处张力较大或组织膨出,说明颅内压高,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
(7)功能锻炼:术后患者常用偏瘫或失语,应加强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必要时行高压氧、针灸理疗治疗。
第五节椎管内肿瘤护理椎管内肿瘤是指发生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临近的组织原发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的总称,又称脊髓肿瘤。
包括髓内、髓外硬膜下及硬膜外肿瘤。
主要表现为肿瘤进行性压迫损害脊髓和神经根,致受压部位一下肢体瘫痪和大小便失禁。
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刺激期、脊髓部分受压期、脊髓瘫痪期。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教会患者自我放松和注意力转移来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安全防护:嘱患者卧床休息,防止跌倒摔伤、烫伤。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翻身拍背两小时一次,防止压疮和坠积性肺炎。
、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测、、、两小时一次,平稳后没四小时一次,并做好记录。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尤其是颈部及高位胸髓手术后,需注意病人呼吸及排痰情况,如呼吸困难应吸氧,痰鸣时应辅助排痰或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高颈段手术患者因有寰椎减压应用马蹄枕或沙袋固定头部,小时翻身一次,采取周线翻身,即头、颈、脊柱呈一条直线。
()、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量及性质并做好记录。
()、严密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超过C时,应给予无力降温或药物降温()、术后留置尿管,做好,泌尿系护理,一周后将尿管夹闭,小时开放一次,以刺激膀胱括约肌功能恢复,有排尿反射时可拔出尿管。
若有便秘可给予缓泻剂,必要时行低压灌肠。
()、如有吞咽困难,可留置胃管鼻饲,腹胀者肛管排气或胃肠减压。
()、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加强功能锻炼:按摩四肢,保持肢体功能位,温水擦浴,防止极弱萎缩,促进早日康复。
卧床周后,根据患者病情可下床活动,要有专人保护,防止跌倒。
第六节垂体瘤护理垂体瘤是发生于腺垂体的良性肿瘤。
发展甚慢,以嫌色细胞瘤最常见,嗜酸性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