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技术学练习题

教育技术学练习题

教育技术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全过程。

2.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___________。

3.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透射式幻灯机是根据___________原理设计的,即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镜会聚照亮幻灯片,再通过放映镜头在银幕上形成___________的幻灯片图像。

5.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___________及传播理论。

6.使用投影仪时,一般要使投影仪与银幕的距离在__________范围内。

若投影仪与银幕的距离太远,则会造成投影的图像___________。

7.定阻式扩音机与喇叭配接时,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

8.照相机要减小一倍曝光量,则所选择的光圈系数值是___________。

9.如果录像机与电视机是采用线路输出输入联接方式联接,则电视机需工作在___________方式。

10.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演示型和___________等四种。

11.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__________和输出设备组成。

12.被誉为现代教学论的三大典型代表是苏联赞可夫的___________,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教学论和联邦德国瓦根舍因的___________。

13.加涅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是理智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___________,____。

14.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___________和程序性。

15.学习评价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性评价。

16.多媒体优化组合的五个原则是:需要与合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___________,易于操作。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
1.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
A.系统方法
B.直观方法
C.科学抽象方法
D.理想化方法
2.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
A.习题集
B.录像带
C.教室环境
D.教科书
3.下列各项中,属于非语言符号的是( )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计算机程序语言
D.音乐符号
4.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学习过程中,关键的变量是( )
A.练习
B.反射
C.刺激
D.强化
5.以下材料中,只有( )不可用作投影片。

A.玻璃片
B.明胶片
C.硬纸片
D.涤纶片
6.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 )
A.黑板,教科书,图片等
B.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
C.班风,校规,校纪等
D.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7.银幕上投影的图像画面出现"上窄下宽"的几何失真,这是由于( )造成的。

A.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前倾斜
B.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后倾斜
C.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左倾斜
D.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右倾斜
8.录像机放像时不能正常放像,指示窗口出现"d"指示,则表示录像机( )
A.有机械或电路故障
B.录像带坏
C.处于自动保护磁头状态
D.太热
9.提出"强化"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布卢姆
B.布鲁纳
C.加涅
D.斯金纳
10.CAI的课件是属于( )
A.CBE软件
B.系统软件
C.游戏软件
D.课本
11."发现学习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 )
A.自己发现规律
B.有所创造发明
C.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作出发现
D.培养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12.认知学派的核心观点是( )
A.学习并非是机械的、被动的S-R联结,学习要通过主体的主观作用来实现
B.一个操作发生后,紧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力量就会得到增强
C.刺激得到反应,学习就完成了
D.既要揭示外部刺激(条件)的作用与外在的反应(行为),又要揭示内部过程的内在条件的作用
13.教学目标是( )
A.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B.总体目标
C.具体问题的子目标
D.三种说法都对
14.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 )
A.在一堂课中使用了不止一种媒体
B.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构成优化的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达到教学过程优化
C.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情景展示的课堂教学
D.必须是视听结合才行
15.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学目标完全不同于教学目的,两者无相互关系
B.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是类似的
C.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其实质是相同的
D.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育信息
2.教学目标
3.学习论
4.CAI
5."结露"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系统方法包括的五个基本步骤。

3.简述录像电视教学媒体的教学作用。

4.简单介绍常见手动调焦照相机的调焦装置。

5.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学科结构原则。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教育传播系统教育信息传播活动
2.人力资源
3.理论实践
4.光学透镜成像放大倒立
5.学习理论
6.1.5m~2.5m 太暗淡
7.阻抗匹配功率匹配
8.变大一倍
9.A V
10.表演型
11.主机输入设备
12."新教学体系" 范例教学论
13.动作技能态度
14.综合性
15.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16.从不同角度增加信息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
2.C
3.D
4.D
5.C
6.D
7.B
8.C
9.D 10.A
11.D 12.A 13.A 14.B 15.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按一定的系统,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遵循一定的目标进入教育传播过程之中,供传受双方进行交换、控制的内容。

2.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

对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明确阐述。

3.是阐明行为变化的原因并揭示学习机制的心理学理论。

4.教师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学生通过与计算机交互作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

5.在环境空气湿度较大时,或把录像机从阴冷处搬到温暖湿度较大处时,录像机自动保护磁头,停止放像操作,并在显示屏上指示"d"。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答题要点:
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有关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一切方面。

包括:
(1)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进行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将系统方法和学习、教学理论等用于研究、设计学习过程;
(3)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信息处理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评价。

2.答题要点:
(1)分析确定问题,确认要求和目标;
(2)选择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3)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案;
(4)尝试、评价和修订解决问题的方案;
(5)实施与控制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3.答题要点:
(1)提供丰富的动态视听结合的感性材料,加速学生感知和理解的过程;
(2)具有多视点、可变时空的表现手法,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3)丰富文字教材的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4)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

4.答题要点:
(1)截影式:被摄物体的影像截成两段,上下或左右叉开,只有当焦点调准时,两个影像才接在一起;
(2)叠影式:被摄物体的影像分成两个影子,焦点调准时,两个影子重叠在一起;
(3)反光镜调焦:用眼睛在毛玻璃上看被摄物像清楚时,就是对准了焦距。

5.答题要点:
(1)抓住事物间内在的、基本的联系;
(2)把学科中最一般的原理用明晰、简洁的方式教给学生;
(3)在促成理解的基础上并使其获得研究本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