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第二课时课件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 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 下,笼罩着一层层蒙蒙的薄雾。
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 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 感受到的?默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 象的?说说大潮来时的声音和形态。 大潮来时,江面上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 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 的景象?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边 景象的 。 读边想象画面,在课文中适当批注。 一条白线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横贯江面
1.观潮
第二课时
东莞市谢岗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备课组
2012年8月29日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 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观潮》。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欣赏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景象,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特点。
江潮还没有来, 潮来前 海塘大堤上早 已人山人海。 看见了什么? 大家昂首东望, 人们心情怎样? 等着,盼着。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马齐起来。
比较句子。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飞奔而来。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第一句把意思说完整了; 第二句写出了颜色和数量; 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 和浩大的声势。
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 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 霎时,潮头奔腾 “霎时”时间短暂, 西去,课时余波还 潮头却已西去,潮 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水奔腾之快。余波 涌来,也使江面风 江面上依旧风号浪 号浪吼,江水平静 吼。过了好久,钱 后,江水已涨了两 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丈来高,都可以看 江水已经涨了两丈 出潮来之猛,气势 来高。 之大。
熟读全文,找出大潮的声音和形状 的变化的词或短语。感受钱塘潮的“天 下奇观”的原因。 从“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 颤动、风号浪吼”感受到江潮的声威。
从“宽阔、横卧、横贯江面、白浪翻滚、 奔腾西去、漫天卷地”体会到江潮的形 状和气势。
阅读资料袋,根据阅读资料试编导游词。 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 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钱塘江入海 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 形,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公里,而西面的海 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三公里。涨潮时, 海潮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涌而来,受两旁渐 狭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 阻,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白浪翻滚 形成水墙
山崩地裂
找出潮刚来时写声、形景象的句子。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 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 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人群沸腾起来。
潮虽远, 但气势已现。 江潮开始从 远处过来了。
近处作者是如何描写潮的形、声、 色的?找出句子品读。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变粗, 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 六七米的白色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