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ppt..
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ppt..
13
动静:包括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如:王籍《入若耶溪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 更为深沉。 戴叔伦《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月辉清凉,柳姿摇曳,越中山色在月光的映照下,尤显 神秀,倒映平静的溪水之中,犹如从明镜中照出的景象, 这是静极的夜景。后两句,突然由静转动,时值春汛, 鲤鱼跃出水面,蹦上了浅滩。发出泼剌之声,无疑为 这静夜增添了活力,使得幽静的景境透现出春的生机, 艺术上也显出动静相映之趣。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 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14
10
描写手法
11
正面侧面: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 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如 《陌上桑》 汉乐府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对秦罗敷的描写,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 描写。前四句夸张地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 的高贵和美好。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这是很难描绘的。 于是作者笔势一荡,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 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描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 象空间。你自己想她怎么美,她就怎么美。
《楚辞· 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 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决然归隐的感情。
答题步骤; 第一、指出诗歌抒情手法的显著特点 第二、结合诗句阐释抒情手法如何运用 第三、简析抒情手法对塑造形象、 表情达意的作用
5
托物言志:采用象征、兴寄的手法通过描写客观事物 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如虞世南的《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垂緌(ruí):下垂的帽带,此指蝉低头。 三四两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 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 (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借事抒情:选取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场景、片段 和事件来抒情达意。 如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8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1、吴钩:“吴钩,刀名也,刃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 刀”(沈括《梦溪笔谈》)。 2、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通 鉴· 唐纪》载唐宪宗元和七年李绛云:“今法令所不能制者, 河 南北五十余州。” 3、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画开国功臣二十 四人于凌烟阁。 4、若个:哪个
6
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 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正是这一生 活细节表现出羁旅之人对家乡、对亲人那种无限牵 挂的微妙心理。 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史诗中常用。 李商隐的《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借对汉文帝名为求贤,而无求贤之实的嘲讽,来讽喻 晚唐的一些君主以求贤来博取名誉的事实。 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
烘托
正衬 反衬
艺 术 技 巧
修 辞 技 巧
赋、比、兴、 借代、比拟 对偶、夸张 排比、反问 设问、通感 双关、反复 反语、互文 用典、叠词 抑扬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铺垫、对比、渲染、象征寄托 正侧结合、点面结合、铺排 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画龙点睛、想象联想
表 现 手 法
3
抒情方式
4
抒情的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就直接的表现出作者蔑视权贵的思想。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 借古讽今、用典抒情 借景抒情:是作者把自己要抒发的情感和要表达的思想 寄托在描写的景物之中。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用滚滚东流的水写出了作者无尽的思念
色彩渲染:用色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如杜甫《绝句 》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寒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 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传达出愉快的情感。 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作者浓彩重墨渲染了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的怡 人风光,为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做下了铺垫。反衬出思归 的感伤。
12
虚实结合: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 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 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 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如: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再现火烧赤壁这一事实。 杜甫《月夜》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
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表 现 主 题 的 方 法
写景诗 咏物诗 咏史诗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古喻今
表 达 方 式
正侧面描写 虚实结合 描写 动静结合 色彩渲染、视角变化 议论(问答) 白描 细节描写 记叙(赋) 借景或借物、事抒情 托物言志 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怀古伤今 直接抒情 抒情 (直抒胸臆) 用典抒情 2
பைடு நூலகம்
这两首诗所用的抒情方式有哪些不同?
9
参考答案:
《马诗》借物抒情(第一步),写一匹骏马渴望 驰骋疆场(第二步),通过概叹马的命运写出了 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得重用的感慨,显得婉曲而 耐人寻味(第三步)。 《南园》直抒胸臆(第一步),连用两个反问( 第二步),表达了自己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第 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