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盛唐气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盛唐经济繁荣的表现。

(2)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

(3)掌握唐朝的诗歌、书法和绘画成就。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丝织品、瓷器的欣赏,培养美感和历史情趣(2)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3)通过赏析唐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工匠精湛技艺的敬佩之情,初步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联系(2)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这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3)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色,感受热爱祖国、关心民情的爱国情感。

培养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诱发对书法、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盛唐经济的繁荣;知道唐朝与吐器的友好关系难点:知道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了解它们的结构原理;明白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和作用;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的特色及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朝何时进入鼎盛时期?这一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师:至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唐朝步入鼎盛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3课一盛唐气象,去感受唐朝气度恢弘的隆盛风采。

今天,某个历史博物馆要举办盛唐气象展,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

(二)、讲授新课:一、我们一起进入第一个展馆:繁荣经济馆。

教师提示:通过上学期对中国古代史的农业学习,我们知道一提到“经济”一词就能想到需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大方面入手。

1、第一展区:农业的发展(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第一段内容,归纳农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表现:垦田面积扩大;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2)、多媒体展示:曲辕犁的结构示意图直辕犁和曲辕犁比较图观察图片解说词: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重大的改进有三处。

①由原来的长直辕变成了短曲辕,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由二牛抬杠变成了一牛牵引,节省了畜力,并且占地面积小,适合在南方水田耕作。

②加装了犁评,可以调节耕地的深浅。

③改进了犁壁,可将翻起的土推倒边,以减少前进的阻力,而且能翻覆土块,以断绝草根的生长曲辕犁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地工具。

师:观察图片,结合解说词,讨论一下曲辕犁和直辕犁相比有哪些进步之处。

生:直辕犁笨重,回转困难,耕地费力,曲辕犁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3)、多媒体展示:翻车、筒车示意图和材料。

翻车筒车材料一:“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材料二:“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田稻,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解说词:筒车是一种利用水力转动的灌溉工具,用竹或木制成一个大型立轮,由个横轴架起,可以自由转动,轮的周围斜着装上许多竹筒,把转轮安置在溪流上,受水流冲击,自行旋转不已。

师总结:农业上的灌溉工具,三国时期发明的叫作“翻车”,就是今天有些地方还在使用的“水车”,靠人们用脚来踩动,是比较吃力的。

唐朝发明的叫作“筒车”,它把水流的力量和竹筒的盛水功能巧妙地结合起来,不再依靠人力了。

结合图片和材料,讨论一下筒车和翻车比较有哪些进步之处?节省人力,昼夜不停、便于灌溉。

2、第二展区:手工业发达唐朝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1)展示图片:图一花鸟纹锦唐代的丝织品花式繁多,琳琅满目,主要有绢、绫锦、罗、纱、绮等师:上图反映了手工业哪一方面的成就?生:丝织业:唐代丝织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闻名全国。

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请你根据下图,概括这方面的成就。

图二青瓷图三白瓷越窑青瓷胎质细薄,釉色晶莹润泽。

唐朝诗人陆龟蒙写诗赞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陆羽赞美青瓷“类玉”“类冰”。

邢窑白瓷,胎质轻薄坚致,釉色洁白。

陆羽赞美白瓷“类雪”“类银”。

图四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

“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

师:唐朝除了丝织业和陶瓷业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3、第三展区:商业的繁荣(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页的内容道并观察《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归纳一下长安和城的特点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既是当时中国经济、政治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二、唐朝国力强盛,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繁荣的社会经济,使边地民族慕风向化,中原王朝则开放宽容,双方使者往来络绎不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我们一起步入第二展馆:1.第一展区:华戎同轨,爱之如一教师出示材料:在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方面,唐太宗多次发兵反击突厥的侵扰,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据《资治通鉴》记载,他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对于依附的各族,他一般不改变其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注意保存其部落体制,尊重其习俗。

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任命各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等,以统辖本族。

不但基本上不征税,而且还经常给各族贵族以大量赏赐。

对于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也很信任,不少人被授以高级官职、册封爵位。

还帮助他们的部属,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他通过“和亲”的方法,进一步发展民族关系。

又开通通往西域的大通道和通往北方边疆地区的参天可汗道,以加强内地与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为唐朝树立了声威。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师:结合上面材料和教材内容,总结唐太宗加强对西域统治及实行民族政策的史实。

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2、第二展区:唐朝时期各民族交融的进步发展教师出示材料:回纥是铁勒的一支。

公元六世纪中叶起,先后依附于突展和薛延陀。

贞观二十年,配合唐军灭薛延陀,并占据其大部分土地。

次年,回纥首领吐迷度被唐封为瀚海都督兼怀化大将军,吐迷度自称可汗。

唐朝时期,在今云南一带居住着许多民族,其中最主要的是乌蛮和白蛮。

七世纪后期,乌蛮征服洱海一带的白蛮,在那里建立了六个不相统属的政权,史称“六诏”。

其中的蒙舍诏在最南边,又称南诏。

后来南诏吞并其他五诏,建立南诏国。

唐朝封其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

南诏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受唐朝的影响很深,内地的文化及建筑、丝织技术等都传入南诏。

南诏的生金、丹砂、浪剑、白叠布等各种土特产和音乐等也传入内地。

唐代在高丽以北以西,居住着靺、契丹等少数民族。

靺羁是今满族的祖先,分为数十部,其中最著名的是粟末、黑水两部。

元713年,唐玄宗在其地设忽汗州都督府,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地区,安西都护府则管天山以南地区,两大都护府是唐朝在西城的最高统治机构------编自张传宝《简明中国古代史》教师讲述并提问:唐玄宗封德海国首领为渤海都王,封回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这些说明了什么?师:吐器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怎样呢3.第三展区:唐朝与吐的交往出示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图片,松赞干布都有哪些贡献?生:唐太宗时,他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他实行民族友好政策,密切了与唐朝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为青藏高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出示《步肇图》师:上图蕴含了什么历史信息?此画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乘坐步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②师: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王室求婚?松赞干布因仰慕中原文化,想向中原学习先进的文化等,所以向唐朝多次求婚。

③师:唐太宗为什么同意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如果你随文成公主入藏,你能帮她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唐太宗为了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所以也同意把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可以传授内地的文化(历法、绘画等);可以传播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如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房屋建筑等);可以带去内地的优良品种(茶叶、蔬菜种子等);可以帮助松赞干布管理文书、奏章等。

④师:文成公主为什么会受到吐蕃及后来藏族人民的喜欢?文成公主聪明贤惠,在吐蕃生活了40多年,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交往和发展藏族文化、经济作出了贡献,所以人民尊敬和怀念她。

⑤师:文成公主入藏有何历史意义?促进了吐善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谊。

④师: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往来的史实?⑥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唐玄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蓄与唐“和同为一家”。

策的教育。

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教师活动:“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为一家。

”师:为什么吐蕃赞普要自三、唐朝社会生活的特点是:中西互通胡汉交融。

我们一起步入第三展馆:开放的社会风气馆。

(1)出示图片一:弈棋仕文图唐朝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师:上图反映了在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下,妇女的社会活动表现有哪些?生: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四、经济的繁荣引发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我们进入最后一个展馆:多彩的文学艺术馆1.我们进入第一展区:唐诗区师: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仅《全唐诗》录的诗歌就有近5万首,大家最熟悉的有哪些诗人生: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学生回答: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名家辈出。

生:李白、杜甫、白居易(1)①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土,生活在盛唐时期。

少年家境富裕,轻财好施,喜爱文学,关心国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