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认识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作出的贡献。
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
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培 养 归纳应用能力。
培 养 学生应用能力。
(八)知识小结:出示表格,掌握了哪些内容?
(九)当堂达标训练出示练习题
(十)课后反思:
当堂达标。
预 期 效 果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以导入框内容引入,设问(课件显示):
(1)关于契丹起源的传说说明了什么?
(2)唐末以前,契丹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后,转入新课教学。
(二)出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有哪些呢?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知识网络
根据学习目标,出示知识网络
(四)学生自学
根据以上知识网络,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自学,不会的可相互讨论解决。
(五)学生展示
对以上基本知识,学生互相提问,检查记忆, 教师抽查,让学生书写
学生回答。
引起学生注意。
学生读出目标。
多媒体出示。
学生依据表格自学,填写内容。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检查学生书写能力。
(六)疑难解决
<一>出示《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1.请学生说说:北宋、辽、西夏的位置?
2.辽和西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二>依据图,说出辽和北宋之间的关系如何?
1.北宋和辽的战表现在哪些方面?2.北宋和辽的和主要 Nhomakorabea现是什么?
<三>依据图,说出西夏和北宋之间的关系如
何?
宋夏和议的内容是什么?
(七)质疑释疑:
1.澶渊之盟、宋夏和议的相同点是什么?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一方面正确认识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1.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宋夏和议”?
2.如何评价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
3.辽、宋、夏、金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主流是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找出政权。
说出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
说出宋夏和议及内容。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消化记忆。
增 强 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学 生 观察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2加 强 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重难点
重点
1.契丹、党项族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2.澶渊之盟、宋夏和议
难点
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教学方法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教具媒体
①师生收集的实物资料,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等。②音像资料③多媒体设备
板书设计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辽、西夏的建立与北宋关系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课题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程标准
知道契丹、党项族的兴起辽与西夏的建立。了解澶州之战、澶渊之盟、宋夏和议。
知道民族关系的特点,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掌握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的先后兴起。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通过学习,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