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酸碱滴定法
(一)填空题
1.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H2O的共轭酸为,H2O的共轭碱为;HCO3-的共轭碱为,HCO3-的共轭酸为。
2.在氨溶液中,加入NH4Cl则氨的解离_____,溶液的pH_____,这一作用位_____。
3.各种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可用来衡量,其大小与和有关。
4. 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内因是,外因是。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有
、、、等。
5. PH3.1~4.4是甲基橙的_____,pH在此区间内的溶液加甲基橙呈现的颜色从本质上说是指示剂的_____。
6. 实验室中使用的pH试纸是根据原理而制成的。
7. 在分析化学中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是指。
8. 突跃范围的大小与滴定剂和被滴定物质的浓度有关,浓度越_____,突跃范围越长,可供选择的指示剂越_____。
滴定分析中常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多控制在_____ 之间。
9.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_____越好。
10. 最理想的指示剂应是恰好在_____时变色的指示剂。
(二)判断题
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只要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就是酸,只要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就是碱。
()
2. 缓冲溶液在任何pH值条件下都能起缓冲作用。
( )
3. 在酸碱滴定中只有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落在滴定的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才可用来指示终点。
()
4.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计算依据是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
5. 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零。
()
6. 所谓的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造成的。
()
7. 所谓的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是一回事。
()
8. 当移液管将移取的溶液都放出后,必须用吸耳球将停留在管尖的少量液体吹出。
()
9. 滴定结束后将滴定管内剩余的溶液全部倒回原来试剂瓶中,可以继续使用。
()
10.对酚酞不显颜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
(三)选择题
1.HPO42-的共轭碱是( )
(A) H2PO4-(B) H3PO4(C)PO43-(D) OH-
2.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H2CO3-CO32-(B)NH3-NH2-(C)HCl-Cl-(D)HSO4--SO42-
3.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
(A)中性物质(B)酸性物质(C)碱性物质(D)两性物质
4.为标定HCl溶液可以选择的基准物是( )
(A) NaOH (B) Na2CO3或硼砂(C) Na2SO3(D) Na2S2O3
5. 硼砂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准确浓度,滴定时若锥形瓶中残留蒸馏水,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不能确定
6. 甲基红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A. 3.1~4.4
B. 4.4~6.2
C. 8.0~10.0
D. 1.2~2.8
7. 酚酞指示剂的酸式色()。
A. 无色
B. 红色
C. 黄色
D. 橙色
8.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A)指示剂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B)指示剂应在pH 7.00时变色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
(D)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
9.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黄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
(A)中性(B)碱性(C)酸性(D)不定
10.将酚酞指示剂加到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无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
(A)中性(B)碱性(C)酸性(D)不定
(四)计算题
1. 用硼砂标定盐酸溶液。
准确称取硼砂试样0.381 4g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加甲基红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盐酸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20.00mL,计算盐酸溶液的准确浓度。
2.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溶液。
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4.084 4g 于小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转移至250.0mL的容量瓶中定容。
用移液管移取25.00mL放入锥形瓶中,再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0.00mL,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准确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