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练习题一、填空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1、化学平衡是一种、的平衡。
2、质量作用定律仅适用于。
3、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按作用力产生的原因和特性可以将其分为、、。
4、在分析测定中,高的不一定准确度好;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5、配平方程式:MnO4— + Fe2++ H+——→Fe3+ + Mn2++ H2O6、写出CrO72– + 6Fe2+ +14H+—→2Cr 3++ 6Fe3+ +7H2O 电池符号表示式:。
7、同离子效应使弱酸的电离度;使难溶盐的溶解度。
8、配合物[Co(NH3)4(H2O)2]Cl3的名称;中心离子氧化数是及配位数为。
9、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有、、、。
10、通常将化学键划分成三种类型,即、和。
其中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11、n=3,l=1的原子轨道名称符号是,轨道形状是,它可以有种空间伸展方向,因而有个轨道,最多可容纳个电子。
12、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按指定的方向进行。
13、决定多原子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不仅要看,还要考虑到分子的。
14、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时,数字的修约规则采取的方法。
15、核外电子分布三原则是、和。
16、原子序数为49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为。
17、多电子原子轨道能量由和决定。
18、NH3中氮原子轨道杂化类型;PCl5中磷原子轨道杂化类型。
19、HCO3-是两性物质,它的共轭酸是,共轭碱是。
20、配平:K2MnO4 + H2O—→KMnO4 + MnO2 + KOH21、催化剂使化学反应的降低,但催化剂不能改变位置。
22、配平方程式:Cu2S + HNO3——Cu(NO3)2 + H2SO4 + NO + H2O23、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可由直接写出。
24、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在接近于1时缓冲能力最大。
25、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
26、配位键有性和性。
27、CO32-的共轭酸是。
28、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是;pH=9.46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29、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30、元素电负性越大,元素的越强,则越弱。
31、根据系统误差的来源可将其区分为四种、、和。
32、每个电子层可能有的最多原子轨道数应为;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33、判断沉淀的生成的规则是。
34、判断沉淀的溶解的规则是。
35、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必须靠四个方面,分别是:、、、。
36、组成原电池的盐桥的作用是及。
37、间接碘量法误差主要来源是和。
二、判断题1、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2.136÷23.05+ 185.71×2.283×10–4— 0.00081 = 0.134。
2、在N电子层中,有4s,4p,4d,4f共4个原子轨道。
3、NH3和H2O分子的空间构型与CH4分子的空间构型一样,因为它们都是采取sp3杂化。
4、氨水冲稀一倍,溶液中[OH-]就减为原来的一半。
5、强酸强碱滴定中,滴定突跃范围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6、在配位滴定中,lgK′MY =lgK MY+ lgαMY —lgαM —lgαY。
7、多元碱的滴定只要满足cK b≥10-8,就可进行分步滴定。
8、同一周期元素电子亲合能和电负性均呈递增趋势。
9、盐酸pH=4.67,该数字为三位有效数字。
10、计算一元弱酸H+浓度时,一般满足c/Ka≥500,就可采用最简式计算。
11、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12、若Q> K sp则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沉淀从溶液中析出。
13、共轭酸碱对的K a 与K b 之间不存在关系。
14、任何反应的速率方程都必须通过实验测定。
15、KMnO4法中,溶液酸度高、低对滴定没有影响。
16、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传递。
17、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它的简单阴、阳离子半径近似相等。
18、原子序数为47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七主族。
19、0.0465为四位有效数字;若修约成两位时应为0.047。
20、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会引起偶然误差。
21、碘量法中,由于CuI沉淀强烈吸附I3-而使测定结果偏高。
22、E>0可以用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23、所谓沉淀完全就是用沉淀剂将溶液中某一种离子除净。
24、标准电极电势是校正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势。
25、配位滴定中,混合离子(M和N)准确滴定的条件是lg C M K MY≥6。
26、碳原子的价电子构型是2s12p3。
27、能够发生碰撞的分子都是活化分子。
28、用硼砂标定盐酸标准溶液的指示剂是酚酞。
29、由稀释定律知,浓度越小,解离度越大,所以酸越稀,溶液的酸性越强。
30、欲使溶液中某离子沉淀完全,加入的沉淀剂应该是越多越好。
31、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化学平衡不移动。
32、精密度高的一组数据,其准确度也一定高。
33、当半电池的反应颠倒写时,E 值也相应发生改变。
34、天平的两臂不等长而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35、有效数字包括所有准确数字和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36、第一电离能越小,金属性越强。
37、准确度高的一组数据,其精密度也一定高。
38、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是四舍五入。
39、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氯。
40、氧原子的价电子构型是2s22p3。
41、砝码被腐蚀会引起系统误差。
三、选择题1、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很高,说明(A)系统误差小(B)系统误差大(C)偶然误差小(D)偶然误差大2、下列离子中只能作为质子碱的是(A)HCO3-(B)H2CO3(C)S2-(D)HS-3、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A)两者相等(B)两者之积等于1 (C)没有关系 (D)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下列物质中,哪一个不适宜做配体(A) S2O32-(B) H2O (C) Cl-(D) NH4+5、沉淀溶解平衡仅在()溶液中存在。
(A)过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C)不饱和溶液(D)浓溶液。
6、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极性键却是非极性分子的是(A)CO2(B)HCl (C)O3(D)SO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B)减小生成物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C)压力改变,化学平衡常数也改变(D)温度改变,化学平衡常数也改变8、升温使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温度升高,分子碰撞更加频繁(B)反应物分子所产生的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温度升高,可以使平衡右移(D)活化分子的百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9、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A)NaCl (B)H2S (C)AgNO3(D)K2O10、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d54s2,它的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A)0 (B)1 (C)3 (D)511、不是共轭酸碱对的一组物质是(A)NH3、NH4+(B)NaOH、Na+(C)HS-、S2-(D)H2O、OH-12、判断弱酸能否被强碱直接准确滴定的依据是(A)c Ka≥10-8(B)c Ka≥108(C)c≥10-8(D)Ka≥10-813、当n=3,m=1,m s=±1/2时,l=(A) 3 (B) 2 (C) 4 (D)-214、当n=2,m=1,m s=±1/2时,l=(A) 1 (B) 2 (C) 3 (D)415、减少偶然误差的常用方法是(A)做空白实验(B)做对照实验(C)校准仪器(D)多次平行试验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度越快(B)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平衡(C)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D)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7、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化学键(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氢键18、化学平衡常数随下列哪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A)压强(B)浓度(C)温度(D)催化剂19、强酸滴定一元弱碱,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不能确定20、强碱滴定一元弱酸,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不能确定21、下列哪种化学键既没有方向性,又没有饱和性(A)离子键(B)配位键(C)氢键(D)共价键22、当沉淀溶解反应达平衡时,此时的溶液为(A)过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C)不饱和溶液(D)浓溶液23、下列哪个是H2PO4—的共轭碱(A)HPO42—(B)H3PO4 (C)PO43—(D)H2PO4—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B)增大生成物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C)催化剂不使化学平衡移动(D)温度改变,化学平衡常数也改变25、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A)F (B)O (C)N (D)S26、误差的正确定义是(A) 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B) 含有误差之值与真值之差(C) 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D) 错误值与其真值之差27、在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可不必考虑的因素是(A) pH突跃范围(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D)指示剂的分子结构28、在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溶液产生沉淀,应采取的措施是(A) 加碱(B)加酸(C) 多加水(D) 加热29、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 不怕精密度低,只要准确度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30、用碘量法标定Na2S2O3溶液浓度时,必须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Na2S2O3与I2发生反应的条件必须是(A) 在强碱性溶液中(B) 在强酸性溶液中(C) 在中性或微碱性溶液中(D)在中性或微酸性溶液31、两成键原子轨道沿核间连线以“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A)σ键(B)离子键(C)π键(D)氢键32、两成键原子轨道沿核间连线以“头对头”方式重叠形成(A)σ键(B)离子键(C)π键(D)氢键33、易于形成配离子的金属元素是位于周期表中的(A) p区(B) d区和ds区(C) s区和p区(D)s区34、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时可提供的配位原子数是(A) 2 (B) 4 (C)6 (D)835、向HAc溶液中加入NaAc,会使(A) HAc的K a 减小(B) HAc的电离度减小(C) K a 和C(H+)减小(D) 溶液的pH降低36、HF沸点比同族氢化物都高的原因是存在(A) 取向力(B)氢键(C) 共价键(D) 色散力37、要求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不超过±0.1%,则取用滴定剂的体积(终读数和初读数两次之差)至少应为(A) 5.00ml (B) 10.00ml (C) 15.00ml (D) 20.00ml38、下列数据中含有三位有效数字的有(A) 0.03 (B) 1.540 (C) 1.76×10-5(D) pH=2.8739、用EDTA 滴定Bi3+时, 消除Fe3+的干扰宜采用(A) 加NaOH (B)加抗坏血酸(C)加三乙醇胺(D)加氰化钾40、估计下列物质中属于分子晶体的是(A) BBr3,熔点-46℃(B) KI,熔点880℃(C) Si,熔点1423℃(D) NaF,熔点995℃41、下列晶体熔化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A) Ag (B) NH3(C) SiO2(D) CO242、由于NaF的晶格能较大,所以可以预测它的(A) 溶解度小(B) 水解度大(C) 电离度小(D)熔、沸点高43、下列物质中熔点高低关系正确的是(A) NaCl>NaF (B) BaO>CaO (C) H2S>H2O (D) SiO2>CO244、某物质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且又难溶于水,这种物质可能是(A) 原子晶体(B)非极性分子型物质(C) 极性分子型物质(D) 离子晶体4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SO2 + O2 = 2SO3达平衡时,若向其中冲入氮气,则平衡移动的方向为(A)向正方向移动(B)向逆方向移动(C)对平衡无影响(D)无法确定46、配位滴定中,选择适宜的pH时可不必考虑的因素是(A) 为满足准确滴定的要求所需最低pH (B) 金属离子水解的pH(C) 指示剂使用时的pH要求(D)指示剂的分子结构四、简答题1、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为;①4S24p1;②3d54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