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基础生态学》课件-第五部分 应用生态学
《基础生态学》课件-第五部分 应用生态学
酸雨: PH值小于5.6的降水 ,包括雨、雪、霜、雾、 雹、霰等 正式定为“ 酸雨”。
欧洲和北美的北温带地区的水体已经遭受到酸雨带来 的酸化。酸雨是化石燃烧的结果。化石燃料的燃烧会 产生氧化硫类物质(SOx)和一氧化氮(NO),它们能 分别和大气中的水分结合而形成硫酸和硝酸。
这种现象称为“酸降”更恰当,因为酸也会以雪、 雨和雾的形式从空气中沉降下来。
应用生态学—— 15.1全球变暖与环境污染
大气中二氧 化碳的浓度
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是大气、海洋 和生物区系中碳循环的主要载体。存在于岩 石圈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温室气体和 全球变暖然气)直到最近几个世纪才被挖掘 出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1750年的 280ppm上升到1990年约350ppm,而且仍在增 长。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虽 然对于未来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和大气中二氧 化碳的估计浓度尚有不同,但是到2050年, 二氧化碳浓度很可能上升到平均大约为 550ppm。
酸雨形成
危害:森林退化;湖泊酸化;鱼类死亡;
腐损建筑物和金属材料。
因酸雨致死的树木
酸雨对不同生 态系统的危害
欧洲
长江以南
北美
世界三大酸雨区
水污染
水污染分为四类:(i)生物试剂,(ii)溶解的化学物质, (iii)不溶的化学物质和(iv)热。水生态富营养化是无机 营养物过剩造成的。水中的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降低了 溶氧水平。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是这 样一种理论,它假设二氧化碳和甲烷这样 的普通人为污染物造成的污染会导致全球 气温的上升。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二氧 化碳浓度升高,而全球气温也上升了 0.4~0.7℃。这个事实支持了上述理论。因 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包括水蒸气、二氧 化碳和其他人为污染物)能够吸收热量, 所以围绕地球的大气层防止了地球热量的 全部丧失。如果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在已有水平上翻倍,预计气温将上升3.5 ℃左右
泥沙淤积加速,江河下游的环境恶化。 f. 对动物的分布模式将发生改变
鸟疟疾传染媒介Culex mosquitoes图。
பைடு நூலகம்
预防措施
※一是改进能源结构,
※二是提高能源效率。除了化石燃料以外,非化石 能源方面以水能资源和核能资源开发最为广泛。 提高效能,不仅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是 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短波的阳光能透过花房周围的玻璃,室内的长波辐射却逃不出去。 大气也具有这种特性,我们称之为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a、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一倍,全球平均气温将 上升1.5~4.5℃。而地面温度的上升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 加,在纬度40度的地区接近全球的平均值,在赤道地区只 升高平均值的一半左右。两极地区却比平均值高3倍左右。
第五部分 应用生态学
基本国策(basic national policy, state policy) (为实现国家较长期既定路线和较长远目标而制 定的行动准则) 我国目前已制定的基本国策有两项(一说三项): 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及耕地保护),三者均与生 态学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有关
20世纪’50-’80年代地球大气层CO2浓度的增加变化趋
溶氧水平可以由“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来定量。有机水体污染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是 多氯联苯族化合物PCBs,这是一组稳定的含氯化合物,对脊 椎动物有剧毒。
b、因此气温升高不可避免地使南极冰层部分融解, 引起海平面上升。如果今后一个世纪海平面上升1米,直 接受影响的土地约5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亿,耕地约 占世界的1/3。
c、由于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带北移,湿润区和干旱区将重 新配制.
d、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一部分沿海城市可能要内迁。 e、对江河中下游地带也将造成灾害,造成江水水位抬高,
《蒙特利尔议定书》是1987年国际社会签署的保护臭氧层公约
空气、水和土壤污染
空气污染: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天然与合成的有 害物质向大气中的排放。污染物可直接进入大气 (初级污染物),或在太阳辐射的影响下于大气 中产生(次级污染物)。 给环境和健康带来威胁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包括氧 化氮类、二氧化硫、臭氧和固体颗粒。空气污染 也能改变气候以及土壤、湖泊和河流的化学性质。
平流层臭氧缺损
氯氟烃(CFCs)能降解同温层中的臭氧。当英国南极 考察团证实南极臭氧屏出现严重缺损后,这个问题引起了 重视。 据估计,单个氯原子能破坏100000个臭氧分子。如果 按臭氧损失的现行趋势发展下去,预计到2050年,臭氧屏 将再缺损10%,这会增加3亿皮肤癌患者。
2001年和2002年的臭氧空洞
基础生态学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五部分 应用生态学
应用生态学(applied ecology)—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
人类社会实践,以指导解决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遇 到的有关问题的生态学分支,其目的是获取良好的经 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所谓有关问题,指(涉及生态学领域的)生态环境恶 化、自然资源耗竭、自然灾害频仍、人口过量增长、 环境污染加剧、粮食供应不足等
提倡植树种草,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提高森林 覆盖面积,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臭氧层的破坏
什么是臭氧: 臭氧(O3)是含有3个氧原 子的高活性氧分子,在高空(平流层)有 自然形成的一层臭氧。
臭氧层对生命非常重要,因为它吸收有巨 大危害作用的紫外线辐射。低空(对流层) 的臭氧是有毒的,可由化石燃料释放的光 化学烟雾生成。
近250百万年以来地球生物圈物种灭绝率变化情况
树上地衣植物覆盖率沿Belfast市中心向郊区随距离增加变化情况
人均(粮食作物)耕地面积与化肥施用量随时间变化趋势
(见有报导的)部分已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增长变化趋势
世界人口增长情况 及发展趋势示意图
第五部分 应用生态学
15.1全球变暖与环境污染 15.2人口与资源问题 15.3农业生态学 15.4生物多样性与保育 15.5生态系统服务(略) 15.6生态系统管理(略) 15.7收获理论 15.8有害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