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实习论文设计题目:关于EDA的毕业实习论文姓名:班级:电信0822学号: 0814781064设计时间:2011年12月17号一,课题背景进入21世纪,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以数字化为特征的电子信息产品,诸如PC,PDA,DC,DV,DTV,Web浏览器、手机等等,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子信息产品功能不断扩展、性能不断提高,更新换代的步伐越来越快,而同时其价格却一直呈下降趋势。
实现这种进步的主要因素是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电子设计技术的发展。
前者以微细加工技术为代表,目前已进展到深亚微米和超深亚微米阶段,主流生产工艺技术为0.13~0.25μm,可以在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集成数千万个晶体管。
后者的核心就是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EDA是指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合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并汇集了计算机图形学、拓扑学和计算数学等众多学科而发展起来的一项电子设计的自动化技术,EDA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的重要手段。
二,EDA的概念EDA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设计者在EDA软件平台上,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完成设计文件,然后由计算机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优化、布局、布线和仿真,直至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程下载等工作.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概念发展而来的。
EDA代表了当今电子设计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它的基本特征是:设计人员按照“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对整个系统进行方案设计和功能划分,系统的关键电路用一片或几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实现,然后采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完成系统行为级设计,最后通过综合器和适配器生成最终的目标器件,这样的设计方法被称为高层次的电子设计方法。
现在对EDA的概念或范畴用得很宽。
包括在机械、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化工、矿产、生物、医学、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EDA的应用。
目前EDA 技术已在各大公司、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教学部门广泛使用。
例如在飞机制造过程中,从设计、性能测试及特性分析直到飞行模拟,都可能涉及到EDA技术。
本文所指的EDA技术,主要针对电子电路设计、PCB设计和IC设计。
EDA 设计可分为系统级、电路级和物理实现级。
利用EDA工具,电子设计师可以从概念、算法、协议等开始设计电子系统,大量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并可以将电子产品从电路设计、性能分析到设计出IC版图或PCB版图的整个过程在计算机上自动处理完成。
现在对EDA的概念或范畴用得很广。
包括在机械、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化工、矿产、生物、医学、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EDA的应用[1]。
目前EDA技术已在各大公司、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教学部门广泛使用。
例如在飞机制造过程中,从设计、性能测试及特性分析直到飞行模拟,都可能涉及到EDA技术。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实现的核心技术即为EDA相关技术。
三,EDA 技术的基本特征EDA技术已有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3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阶段,20世纪80年代为计算机辅助工程(CAE)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ESDA)阶段。
EDA代表了当今电子设计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其基本特征是:设计人员按照“自顶向下”(Top-down)的设计方法,对整个系统进行方案设计和功能划分,系统的关键电路用一片或几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实现,然后采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完成系统行为级设计,最后通过综合器和适配器生成最终的目标器件。
EDA代表了当今电子设计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利用EDA工具,电子设计师可以从概念、算法、协议等开始设计电子系统,大量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并可以将电子产品从电路设计、性能分析到设计出IC版图或PCB版图的整个过程在汁算机上自动处理完成。
设计者采用的设计方法是一种高层次的”自顶向下”的全新设计方法,这种设汁方法首先从系统设计人手,在顶层进行功能方框图的划分和结构设计。
在方框图一级进行仿真、纠错.并用硬件描述语言对高层次的系统行为进行描述,在系统一级进行驶证。
然后,用综合优化工具生成具体门电路的表,其对应的物理实现级可以是印刷电路板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
设计者的工作仅限于利用软件的方式,即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和EDA软件来完成对系统硬件功能的实现。
由于设计的主要仿真和调试过程是在高层次上完成的,这既有利于早期发现结构设计上的错误,避免设计工作的浪费,又减少了逻辑功能仿真的工作量,提高了设计的一次性成功率。
由于电子产品的复杂度和集成度的日益提高,一般分离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合已不能满足要求,电路设计逐步地从中小规模芯片转为大规模、超大规模芯片,具有高速度、高集成度、低功耗的可编程IC器件已蓬勃发展起来。
在EDA技术中所用的大规模、超大规模芯片被称为可编程ASIC芯片,这些可编程逻辑器件自70年代以来,经历了CPm、IzPGA 、CPLD、FPGA几个发展阶段,其中CPm(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IzPGA(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肩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目前集成度已高达200万门/片以上,它将掩模ASIC 集成度高的优点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生产方便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特别适合于样品研制或小批量产品开发,使产品能以最快的速度上市,而当市场扩大时,它可以很容易地转由掩模ASIC实现,因此开发风险也大为降低。
运用EDA中的工具软件能全方位地利用计算机自动设计、仿真和调试。
EDA常用软件:EDA工具层出不穷,目前进入我国并具有广泛影响的EDA软件有:multiSIM7(原EWB的最新版本)、PSPICE、OrCAD、PCAD、Protel、Viewlogic、Mentor、Graphics、Synopsys、LSIIogic、Cadence、MicroSim,ISE,modelsim等等。
这些工具都有较强的功能,一般可用于几个方面,例如很多软件都可以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同进还可以进行PCB自动布局布线,可输出多种网表文件与第三方软件接口。
四,QuartusⅡ简介QuartusⅡ是Altera公司提供的FPGA/CPLD集成开发软件,Altera是世界上最大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供应商之一。
QuartusⅡ在21世初推出,是Altera全一代FPGA/CPLD集成开发软件MAX+plus II的更新换代产品,其界面友好,使用便捷。
在QuartusⅡ上可以完成设计输入、HDL综合、布新布局(适配)、仿真和选择以及硬件测试等流程,它提供了一种与结构无关的设计环境,使设计者能方便地进行设计输入、开始处理和器件编程。
QuartusⅡ提供了完整的多平台设计环境,能满足各种特定设计的需求,也是单片机可编程系统(SoPC)设计的综合环境和SoPC开发的基本设计工具,并为Altera DSP开发包进行系统模型设计提供了集成综合环境。
QuartusⅡ设计完全支持VHDL、Verilog的设计流程,其内部嵌有VHDL、Verilog逻辑综合器。
QuartusⅡ与可用利用第三方的综合工具(如Leonardo Spectrum、Synplify Pro、FPGA Complier II),并能直接调用这些工具。
同样 QuartusⅡ具备仿真功能,同时支持第三方的仿真工具(如ModelSin)。
此外,QuartusⅡ与MATLAB和DSP Builder结合,可用进行基于FPAG的DSP系统开发,是DSP硬件系统实现的工具EDA工具。
五,Protel DXP介绍Protel DXP是Altium公司作为EDA领域里的一个领先公司,在原来Protel 99SE的基础上,应用最先进的软件设计方法,率先推出了一款基于Windows2000和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EDA设计软件Protel DXP。
Protel DXP在前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
新的可定制设计环境功能包括双显示器支持,可固定、浮动以及弹出面板,强大的过滤和对象定位功能及增强的用户界面等。
Protel DXP是第一个将所有设计工具集于一身的板级设计系统,电子设计者从最初的项目模块规划到最终形成生产数据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方式实现。
Protel DXP运行在优化的设计浏览器平台上,并且具备当今所有先进的设计特点,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的PCB设计过程。
通过设计输入仿真、PCB绘制编辑、拓扑自动布线、信号完整性分析和设计输出等技术融合,Protel DXP提供了全面的设计解决方案。
Protel DXP 2004已不是单纯的PCB(印制电路板)设计工具,而是由多个模块组成的系统工具,分别是SCH(原理图)设计、SCH(原理图)仿真、PCB(印制电路板)设计、Auto Router(自动布线器)和FPGA设计等,覆盖了以PCB为核心的整个物理设计。
该软件将项目管理方式、原理图和PCB图的双向同步技术、多通道设计、拓朴自动布线以及电路仿真等技术结合在一起,为电路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与较早的版本——Protel99相比,Protel DXP 2004不仅在外观上显得更加豪华、人性化,而且极大地强化了电路设计的同步化,同时整合了VHDL和FPGA设计系统,其功能大大加强了。
六,Protel DXP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介绍如下图是Protel DXP的工作界面:Protel DXP的工作界面图在运用Protel DXP绘制原理图和制作PCB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PCB制作环节,PCB 的制作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性能,所以在PCB的制作过程中要合理的安排元器件的放置以及避免一些没必要的干扰。
下面就是PCB制作过程中的一些使用技巧。
在高速PCB设计中,看似简单的过孔往往也会给电路的设计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为了减小过孔的寄生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设计中可以尽量做到:1、从成本和信号质量两方面考虑,选择合理尺寸的过孔大小。
比如对6-10层的内存模块PCB设计来说,选用10/20Mil(钻孔/焊盘)的过孔较好,对于一些高密度的小尺寸的板子,也可以尝试使用8/18Mil的过孔.目前技术条件下,很难使用更小尺寸的过孔了。
对于电源或地线的过孔则可以考虑使用较大尺寸,以减小阻抗。
2、PCB板上的信号走线尽量不换层,也就是说尽量不要使用不必要的过孔。
3、电源和地的管脚要就近打过孔,过孔和管脚之间的引线越短越好,因为它们会导致电感的增加.同时电源和地的引线要尽可能粗,以减少阻抗。
4、在信号换层的过孔附近放置一些接地的过孔,以便为信号提供最近的回路.甚至可以在PCB板上大量放置一些多余的接地过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