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理念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理念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理念
高中英语新课程目标强调以人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应个性发展需求。

在抓好语言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新课程体现了三大课堂教学理念: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

下面浅谈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理念。

1 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的过程,又是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刚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在高中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说几句外国话,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

英语教学一定要注重心理因素和英语文化背景,不仅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人只有对英语文化背景感兴趣才能抱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善于配合,乐于进取,把英语学好,才能对英语学习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热情与动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追求教学的真实性,淡化教学的纯艺术性追求,即教学语言滴水不漏;教学环节天衣无缝;细节处理独具匠心;时间安排精确无误;教学运行波澜壮阔。

我们宁要有缺陷的真实,也不要虚假的完美。

要回归生活,强调对话、交往、互动的生成性教学。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然而,如何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呢?我认为,和谐与快乐的英语教学是陶冶情操、培养与发展学生合作精神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和谐快乐”是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让教师把握和谐去教,让学生充满快乐去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使全体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的英语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所营造出来的课堂模式,会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动处于一种时时受到碰撞、挑战和激励的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深化思想、调整行为,加快成长的速度,更加适应自己的工作。

2关注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
新课标指出:“高中阶段的英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中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

新课程精神指导下的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强调课堂上师生互动,关注课堂中愉悦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平视每位学生,尽可能的关爱每个每位学生,信任学生和尊重学生。

提问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不但要爱“金风凰”,更要爱“丑小鸭”,要给每个学生参与表现的机会,保证提问和谐到位。

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

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学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

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

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教师评价学生课堂所回答的问题和所完成的练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驾驭课常能力一种具体表现。

教师评价时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更要重视非智力因素,要饱含感情,多用肯定、鼓励、希望的语言,多表扬多赞美,少批评、不批评,努力营造出一个和谐、欢快的教学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行为效果,增强愉悦感,带来学习的快乐效应,越回答越有干劲,越学越爱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目的。

3生命化教学,是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境界
生命化教学,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和感悟,这是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境界。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

做为英语教师“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
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也许,还可以再列出一百个这样的问题,但却不可能穷尽一个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可能发生的一切。

” 这不正是我们新课程苦苦探求的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吗?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生活性——体现了对学生的现实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发展性——体现了对学生的未来关怀——让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生命性——体现了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

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就会使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