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及时间安排9月21日(星期五) 上午多功能厅开幕式及大会报告9月21日(星期五) 下午多功能厅EHA-C SH Joint Symposium红细胞疾病学组:9月22日(星期六)上午分会场④(101+102)(继续教育1)9月22日(星期六)下午分会场④(101+102):红细胞疾病9月23日(星期日)上午分会场④(101+102):MDS白细胞疾病学组:9月22日(星期六)上午分会场①(大礼堂)(继续教育2)9月22日(星期六)下午分会场①(大礼堂):白血病9月22日(星期六)下午分会场⑥(105+106):淋巴瘤9月23日(星期日)上午分会场①(大礼堂):白血病9月23日(星期日)上午分会场⑥(105+106):多发性骨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9月22日(星期六)上午分会场⑤(103+104)(继续教育3)9月22日(星期六)下午分会场⑤(103+104):造血干细胞移植9月23日(星期日)上午分会场⑤(103+104):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病感染专题:9月22日(星期六)上午分会场③(108)(继续教育5)实验血液学学组:9月22日(星期六)下午分会场③(108):血液病诊断9月23日(星期日)上午分会场③(108):实验血液学国际医学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专题9月22日(星期六)下午分会场⑦(205):CMJ主题会场青年论坛专场9月23日(星期日)上午分会场⑦(205):青年论坛专场主会场9月21日(星期五)上午多功能厅8:00—8:30 开幕式:主席致辞、领导致辞沈志祥教授8:30—10:15 主席:沈志祥教授,王建祥教授,王健民教授8:30—9:15 王振义院士病毒相关的血液恶性疾病的研究现状9:15—10:00 陆道培院士出血与大量输血后的继发性出血——五十七年的经验回顾与分享10:00—10:15 茶歇10:15—11:45 主席:黄晓军教授,邵宗鸿教授,赵永强教授10:15—11:00 陈赛娟院士急性髓系白血病遗传、表观遗传学及代谢组学异常研究11:00—11:45 阮长耿院士血液转化医学—血栓与止血研究进展11:45—12:15 默沙东卫星会9月21日(星期五) 下午多功能厅EHA-CSH Joint Symposium欧洲血液学会(EHA)-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CSH)学术交流会淋巴系肿瘤:诊断和治疗进展13:30-13:40 致辞13:40-15:00 第一部分: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主席:Robin Foà教授,胡豫教授,刘霆教授13:40-14:30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Ulrich Jäge r教授, 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 Austria 14:30-15:00 非霍奇金淋巴瘤沈志祥教授,上海瑞金医院,上海15:00-15:10 茶歇15:10-17:00 第二部分:急性白血病主席:Ulrich Jäger教授,黄河教授,王椿教授15:10-16:0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obin Foà教授, Sapienza University, Italy16:00-16:30 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和展望黄晓军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16:30-17:00 急性白血病治疗的中国经验王建祥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天津17:00-17:30 默沙东卫星会17:30-18:00 诺华卫星会9月22日(星期六)上午(共5个分会场)9月22日(星期六)上午分会场④(101+102)(继续教育1)8:00—10:00 主席:张连生教授、方美云教授8:00—8:30 邵宗鸿教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治疗8:30—9:00 金洁教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化疗和移植9:00—9:30 林凤茹教授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治进展9:30—10:00 赖永榕教授地中海贫血的诊断及治疗10:00—10:15 茶歇10:15—11:45 主席:梁英民教授、赖永榕教授10:15—10:45 何广胜教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与去甲基化治疗10:45—11:15 李晓教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国内外现状11:15—11:45 付蓉教授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诊断与治疗进展11:45—12:15 张连生教授JAK2时代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引发的思考9月22日(星期六)上午分会场①(大礼堂)(继续教育2)8:00—10:00 主席:马军教授、邱录贵教授8:00—8:30 Neil Shah教授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策略8:30—9:00 秘营昌教授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及分层治疗9:00—9:30 邹萍教授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之路9:30—10:00 刘霆教授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10:00—10:15 茶歇10:15—12:10 主席:刘霆教授、李军民教授10:15—10:45 于力教授血液肿瘤表观遗传学异常10:45—11:15 肖志坚教授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11:15—11:45 李建勇教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11:45—12:15 任汉云教授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2:15—12:45 辉瑞卫星会9月22日(星期六)上午分会场⑤(103+104)(继续教育3)8:00—10:00 主席:刘启发教授、杨林花教授8:00—8:30 王健民教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进展8:30—9:00 黄河教授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新的预防与治疗策略9:00—9:30 吴德沛教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病毒感染9:30—10:00 刘开彦教授单倍型及非血缘移植的进展10:00—10:15 茶歇10:15—12:15 主席:于力教授、陈方平教授10:15—10:45 马军教授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10:45—11:15 邱录贵教授套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11:15—11:45 克晓燕教授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11:45—12:15 侯健教授新药时代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现状与挑战12:15—12:45 赛诺菲卫星会9月22日(星期六)上午分会场②(107)(继续教育4)8:00—10:00 主席:阮长耿院士、胡豫教授8:00—8:30 阮长耿教授血管性血友病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30—9:00 侯明教授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进展9:00—9:30 杨仁池教授凝血因子FⅧ抑制物的诊断与处理9:30—10:00 胡豫教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进展10:00—10:15 茶歇10:15—12:15 主席:赵永强教授、侯明教授10:15—10:45 赵永强教授VTE的诊治10:45—11:15 方美云教授铁过载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11:15—11:45 刘代红教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的复发及干预11:45—12:15 孙自敏教授脐带血移植现状及进展12:15—12:45 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卫星会9月22日(星期六)上午分会场③(108)(继续教育5)8:00—10:00 主席:韩明哲教授、周道斌教授、胡炯教授8:00—8:40 革兰阳性菌诊断和治疗对策陈佰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8:40—9:20 血液科非发酵菌耐药状况和治疗对策俞云松杭州邵逸夫医院感染科9:20—10:00 Blood Steam Infection in Hematology: Risk and New Challenge in Management Kenneth V.I. Rolston, M.D.Professor,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Divisionof Internal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Center, Houston, TX10:00—10:15 茶歇10:15—12:15 主席:沈志祥教授、周剑锋教授、杨建民教授10:15—10:55 血液科医生面临抗感染的挑战王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10:55—11:35 中国版《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解读刘开彦北京大学北京人民医院血液科10:35—11:45 征求意见9月22日(星期六)下午(共7个分会场)六、分会场④(101+102):红细胞疾病(18个讲者)13:30—15:00 主席:邵宗鸿教授、刘代红教授13:30—13:45 张连生(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液肿瘤科)红细胞疾病的新认识13:45—14:05 赖永榕(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去铁治疗14:05—14:20 张薇(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CD3+T细胞TET2和DLK1基因表达分析14:20—14:30 井丽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猪与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近期疗效比较14:30—14:40 杨程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端粒、端粒酶活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14:40—14:50 刘立民(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水平的变化及意义14:50—15:00 孙莺心(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免疫治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PNH克隆的影响15:00—15:15 茶歇15:15—17:05 主席:金洁教授、周晋教授15:15—15:25 滕广帅(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及其临床意义15:25—15:35 刘晓(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8+HLADR+效应T细胞调控研究15:35—15:45 赖永榕(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47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15:45—15:55 李长钢(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中国大陆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心脏及肝脏铁沉积状态的研究15:55—16:05 滕文(河北燕达医院、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范可尼贫血的分子遗传学分析16:05—16:15 丁少雪(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PNH患者骨髓CD34+CD59+与CD34+CD59-细胞膜G-CSF、SCF受体表达及受体后STAT5磷酸化水平研究16:15—16:25 白洁(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骨髓纤维化和造血及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分析16:25—16:35 苏雯慧(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血液科)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慢性病性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25水平及临床意义16:35—16:45 尹晓林(解放军第303医院血液科)血红蛋白H病患者肺动脉高压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16:45—16:55 田登梅(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内科)Notch配体在脐血干细胞扩增和增加植入的实验研究16:55—17:05 李莉娟(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液肿瘤科)美罗华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及机制探讨9月23日(星期日)上午(共7个分会场)六、分会场④(101+102):MDS(18个讲者)8:00—10:00 主席:林凤茹教授、何广胜教授8:00—8:15 邵宗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MDS领域的疑惑与思考8:15—8:28 赖悦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DS染色体异常克隆的研究及其意义8:28—8:40 何广胜(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达柯治疗MDS全国协作研究8:40—8:50 崔蕊(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15% MDS患者SF3B1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8:50—9:00 马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特异性microRNA的筛选9:00—9:10 黄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galectin-3和mdr-1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9:10—9:20 吴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ID H1与ID H2基因突变的研究9:20—9:30 皖湘(安徽省立医院血液内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9:30—9:40 胡锴勋(解放军307医院)微移植与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比较研究9:40—9:50 王劲(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血液科)WT1基因检测及免疫分析在MDS临床诊疗中的意义9:50—10:00 朱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病科)维吾尔族和汉族MDS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结果的对比分析10:00—10:15 茶歇10:15—11:25 主席:付蓉教授、韩冰教授10:15—10:25 刘卓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1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实验室特征及临床研究10:25—10:35 方宝枝(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Treg/Th17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变化的意义10:35—10:45 刘炳楠(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MDS患者骨髓CD34+CD38-CD123+细胞内STAT5磷酸化水平变化10:45—10:55 李乐勒(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二科)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异常的研究10:55—11:05 叶芳(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MDS患者RIZ1基因表达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关系的研究11:05—11:15 张薇(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CD34+细胞TET2基因表达及siRNA敲低TET2对CD34+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9月22日(星期六)下午(共7个分会场)一、分会场①(大礼堂):白血病13:30—15:30 主席:任汉云教授、王冠军教授13:30—13:40 高春记(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IDH1突变规律及临床特点13:40—13:50 邱录贵(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LLG-2008方案多中心研究初步结果报告13:50—14:00 吴春晓(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57例伴20q-异常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14:00—14:10 钟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科)miR-146a/Smad4信号途径在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的作用14:10—14:20 孔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表达CD123/CD58的白血病启动细胞:CD34+ B-ALL复发预测的新标记14:20—14:30 章艳茹(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成人Ph/BCR-ABL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BD H ALL 2000/02方案临床研究14:30—14:40 林冬(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822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单中心报道14:40—14:50 张晓颖(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解放军307医院)下调锌指蛋白A20的表达可提高急性髓性白细胞来源的DCs的成熟和功能的提高14:50—15:00 程林(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及汉黄芩素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15:00—15:15 茶歇15:15—17:15 主席:邹萍教授、肖志坚教授15:15—15:25 刘凌波(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血液科)低水平MicroRNA-34C诱导CD34+CD38-髓系白血病细胞衰老抵抗15:25—15:35 严思益(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端粒酶基因筛选及端粒和端粒悬突检测15:35—15:45 章静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Notch/Dll4通路促进白血病诱导的血管新生研究15:45—15:55 宋奎(中山巿人民医院血液科)糖酵解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耐受中的研究15:55—16:05 李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观察16:05—16:15 刘兵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16:15—16:25 吴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44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6:25—16:35 沈宏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Ph+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ABL激酶区突变分布及特点16:35—16:45 田孝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正常核型AML分子遗传学研究16:45—16:55 刘慧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多克隆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对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16:55—17:05 杨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433例急性白血病中MLL相关11种融合基因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17:05—17:15 田正芹(北京航天总医院)IKZF1基因变异所致的二次打击是C ML急变为B-ALL的重要因素17:15—17:45 沈阳三生卫星会17:45—18:15 西安杨森卫星会二、分会场⑥(105+106):淋巴瘤13:30—15:30 主席:张连生教授、李建勇教授13:30—13:40 李啸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上海地区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多中心回顾性研究13:40—13:50 李增军(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863例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构成及临床特征分析13:50—14:00 张旻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淋巴瘤发病相关性的对照研究和荟萃分析14:00—14:10 章艳茹(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经典型与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比较14:10—14:20 陆惠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霍奇金氏淋巴瘤治疗与预后分析14:20—14:30 康惠(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14:30—14:40 许彭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155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分析14:40—14:50 葛学玲(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液科)Metadherin通路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14:50—15:00 帅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56例成人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回顾性临床研究15:00—15:15 茶歇15:15—17:15 主席:金洁教授、陈协群教授15:15—15:25 梁赜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利妥昔单抗体内净化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DLBCL的疗效观察16:25—16:35 易树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90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15:35—15:45 谢万灼(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15:45—15:55 王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267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15:55—16:05 文菁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68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16:05—16:15 李晓武(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原发于胃的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162例临床分析16:15—16:25 张可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抑制CRM1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研究16:25—16:35 朱海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双核素PET/CT在体成像技术对DLBCL诊断分期、疗效及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16:35—16:45 宁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科)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16:45—17:15 罗氏公司卫星会17:15—17:45 塞尔基因公司卫星会9月23日(星期日)上午(共7个分会场)一、分会场①(大礼堂):白血病8:00—10:00 主席:方美云教授、刘开彦教授8:00—8:30 Tomoki Naoe Clinical studies in leukemia: experience of J ALSG8:30—8:40 吴广胜(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患者初诊时血小板计数与预后的关系8:40—8:50 魏述宁(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17例伴t(7;11)(p15;p15)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分析8:50—9:00 郭梅(解放军307医院)微移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缓解后治疗的新手段9:00—9:10 孔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CD58阳性白血病启动细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好的新标记9:10—9:20 王慧涵(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血液科)SFRP5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白血病mdr1/P-gp表达8:20—9:30 余国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伴t(8;21)核型AML患者分层诊断与治疗研究9:30—9:40 乔纯(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几种基因突变的研究9:40—9:50 王爱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四硫化四砷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9:50—10:00 王谦(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中SET-NUP214融合基因的研究10:00—10:15 茶歇10:15—11:15 主席:宋永平教授、周剑锋教授10:15—10:25 高丽(中日友好医院血液科)ABL1相关融合基因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发生频率及其临床特点10:25—10:35 欧晋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EBV特异性抗原活化的DC-CIK细胞治疗EBV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10:35—10:45 丁子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kit、NPM1、FLT3基因突变在656例中国AML患者中的分布及对预后的影响10:45—10:55 牧启田(宁波市第一医院)186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分析10:55—11:05 王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标准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持续静脉点滴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11:05—11:15 仇惠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甲磺酸伊马替尼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对比分析二、分会场⑥(105+106):多发性骨髓瘤:8:00—10:00 主席:侯健教授、蔡真教授8:00—8:20 侯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一项多中心、开放性II期临床试验:评价来那度胺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在中国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8:20—8:30 安刚(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390例多发性骨髓瘤分子遗传学特点及预后意义研究8:30—8:40 梁赜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观察8:40—8:50 余芳(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髓瘤细胞中阿霉素诱导的ATP变化与自噬的关系8:50—9:00 王慧君(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302初治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特点及临床意义9:00—9:10 施菊妹(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丙戊酸钠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上调骨髓瘤细胞表面NKG2D配体并增强NK细胞对其杀伤作用9:10—9:20 艾利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基因沉默下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骨质破坏影响的研究9:20—9:30 汪娟(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回顾性疗效分析9:30—9:40 黄文荣(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硼替佐米诱导初治MM达VGPR后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Bor-HDM VS HD M预处理9:40—9:50 钟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早期评估的探讨9:50—10:00 陈丽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位于13号染色体长臂的microRNAs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10:00—10:15 茶歇10:15—11:15 主席:李娟教授、周道斌教授10:15—10:25 朱秋娟(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环磷酰胺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动员10:25—10:35 陆敏秋(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液科)11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10:35—10:45 黄蓓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治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10:45—10:55 周晓(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本周氏蛋白酶活性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的研究10:55—11:05 王欢(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小量同质骨髓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过程中作用11:05—11:15 王顺清(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成套FIS H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染色体异常的临床观察11:15—11:25 刘庭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南瓜蛋白对骨髓瘤RPMI8226细胞Notch信号通路相关机制探讨9月22日(星期六)下午(共7个分会场)三、分会场⑤(103+104):造血干细胞移植(19个讲者)13:30—15:00 主席:韩明哲教授、白海教授13:30—13:40 医艾辉胜(解放军307院)微移植的研究基础和临床应用13:40—13:50 邱志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以Cy/TBI和改良Bu/C y为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13:50—14:00 许兰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美罗华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临床分析14:00—14:10 张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肝静脉闭塞病预防的临床研究14:10—14:20 刘晓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第三方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难治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应用研究14:20—14:30 胡亮钉(解放军307医院移植科)CD25单抗在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研究14:30—14:40 肖浩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在巨细胞病毒血清学阳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中巨细胞病毒再活化、更昔洛韦耐药与巨细胞病毒UL97突变的研究14:40—14:50 宋建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慢性疾病状态及相关因素研究14:50—15:00 李红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肺部感染对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影响临床分析15:00—15:15 茶歇15:15—16:55 主席:邹萍教授、刘卓刚教授15:15—15:25 章卫平(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内科)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15:25—15:35 张春阳(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血液科)BCV方案预处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单中心21例临床分析15:35—15:45 姜杰玲(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供体肿瘤特异性记忆T 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研究15:45—15:55 耿良权(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挽救性二次移植在非血缘脐血植入中的应用15:55—16:05 刘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来源的干细胞对受者胸腺环境的替代和修复作用的研究16:05—16:15 王存邦(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血液科)混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过继免疫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16:15—16:25 乔曼(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恶性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DC-CIK治疗的临床应用观察16:25—16:35 夏凌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IDA-BUCY2强化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急性白血病的回顾性分析16:35—16:45 窦汉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大剂量化疗FLAG-IDA序贯减低剂量预处理的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II期临床研究的初步分析16:45—16:55 新疆医科大学干细胞实验室In vitro prolif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yopreserved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stromal cells16:55—17:55 上海获硕贝肯公司卫星会9月23日(星期日)上午(共7个分会场)三、分会场⑤(103+104):造血干细胞移植(18个讲者)8:00—10:00 主席:宋永平教授、王景文教授8:00—8:10 董陆佳(复旦大学血液病研究中心、上海道培医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研8:10—8:20 赵翔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Th17及IL21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中的作用8:20—8:30杨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Resistance to cancer, antiviral and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induced by therapeuticnucleic acids in the setting of allogeneic transplantation8:30—8:40 施继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髓外复发8:40—8:50 陈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