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学考试数学史试题1

自学考试数学史试题1

自学考试数学史试题1自学考试数学史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π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人是()。

A. 刘徽 B. 祖冲之 C. 贾思勰 D. 张丘建2、下列哪一个数学家没有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A. 约翰·纳什 B. 艾尔文·薛定谔 C. 马克斯·玻恩D. 詹姆斯·沃森3、下列哪一个数学家的名字与椭圆有着直接的关联()。

A. 笛卡尔 B. 莱布尼茨 C. 费马 D. 牛顿4、在数学史上对椭圆有重要贡献的数学家不止一位,下列哪一位数学家不是其中之一()。

A. 阿基米德 B. 高斯 C. 牛顿 D. 笛卡尔5、函数y=x2在x=1处的导数值是()。

A. 2 B. -2C. 0D. 2x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数学家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数学奖()。

A. 约翰·纳什 B. 艾尔文·薛定谔 C. 欧几里得 D. 马克斯·玻恩2、下列哪些数学家是古希腊数学的代表人物()。

A. 欧几里得B. 阿基米德C. 笛卡尔D. 费马3、下列哪些数学家对微积分的发展作出过贡献()。

A. 牛顿B. 高斯C. 欧拉D. 笛卡尔4、下列哪些数学家曾经对概率论有过重要的贡献()。

A. 高斯B. 费马C. 欧拉D. 牛顿5、下列哪些数学家曾经对数理统计有过重要的贡献()。

A. 高尔顿 B. 皮尔逊 C. 费马 D. 德莫佛—拉普拉斯三、判断题1、因为高斯是著名的数学家,所以高斯也是著名的数学史家。

()2、在我国古代,数学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而在西方,数学最初属于哲学的范畴。

()3、《几何原本》的作者是欧几里得,它是西方数学理论的第一个系统性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几何学公理化著作。

()4、费马大定理是指“对于任何大于2的整数n,都找不到正整数a, b, c,使得an = bn + cn。

”该定理直到20世纪才被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证明。

()5、在数学史上对解析几何的创立作出过重要贡献的数学家有笛卡尔、费马、高斯和阿基米德等人。

()四、简答题1、请简述费马大定理被证明的过程。

2、请简述牛顿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的主要贡献。

3、请简述欧拉在数学领域的主要贡献。

4、请简述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5、请简述20世纪50年代以后数理逻辑的发展。

自学考试数学史试题4自学考试数学史试题4数学史是数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数学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方法和思想。

以下是自学考试数学史试题4的答案,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个事件不是古希腊数学家的工作成果?() A. 证明了勾股定理 B. 提出了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 C. 发明了坐标系 D. 发现了黄金分割定律答案:C2、下列哪个数学家不是中国人?() A. 刘徽 B. 祖冲之 C. 徐光启 D. 朱世杰答案:C3、下列哪个事件不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内容?()A. 提出了分数除法B. 介绍了勾股定理C. 涉及了负数概念D. 提出了圆周率π的近似值答案:D4、下列哪个数学家不是阿拉伯数学家?() A. 花剌子米 B. 奥马尔·海亚姆 C. 阿布·瓦法 D. 雷格蒙塔努斯答案:D5、下列哪个事件不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数学家的贡献?() A. 发现了微积分 B. 提出了概率论 C. 发展了三角学 D. 创造了分析学答案:A二、简答题1、简述刘徽的“刘徽原理”。

(5分)答案:刘徽的“刘徽原理”是指在求圆的面积时,将圆分割成无数个以圆心为顶点的三角形,然后求出这些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最终得出圆的面积。

这种方法被称为“刘徽原理”。

2、简述阿拉伯数学家阿布·瓦法的数学成就。

(5分)答案:阿拉伯数学家阿布·瓦法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多项成就。

他引入了印度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并将它们广泛应用于数学和天文学计算中。

他还研究了三角学和代数学,提出了瓦法原理,为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简述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在微积分中的应用。

(10分)答案: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在微积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该公式描述了可导函数的导数与原函数之间的联系,为微积分的计算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通过该公式,我们可以将一个函数的积分转化为其导数的原函数,从而简化计算。

同时,该公式还在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论述题1、论述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对世界数学发展的影响。

(15分)答案:《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该书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先秦至东汉初年的数学成就,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该书介绍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如分数除法、勾股定理等,对于世界各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九章算术》中的一些问题和方法也被世界各国所采用,如解线性方程组、最大公约数等。

因此,《九章算术》被誉为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对于世界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论述微积分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20分)答案:微积分是一种数学工具,旨在研究变化率和累积量等方面的问题。

微积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意义上的微积分是由牛顿和莱布尼茨在17世纪创立的。

微积分在科学、工程、经济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物理学中,微积分被用于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等方面的问题;在工程学中,微积分被用于计算物体的受力分析、流体力学等方面的问题;在经济学中,微积分被用于研究成本、收益等方面的问题。

总之,微积分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在现代科学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学史复习资料数学史复习资料一、概述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数学成果的发现,还关注数学成果的发展背景、应用前景以及数学家的人物传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研究数学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有助于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历史沿革1、萌芽期:早期的数学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等文明。

这个时期的数学主要以经验总结和实际应用为主,如古埃及的几何学、古巴比伦的代数和古希腊的数学成果。

2、中世纪:中世纪的数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阿拉伯世界。

伊本·海塞姆是阿拉伯数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提出了“代数”这个概念,并系统总结了平面和立体几何学。

3、文艺复兴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数学迅速发展。

N.蒂费尔完成了《几何学》的著作,R.笛卡尔提出了坐标系和解析几何,I.牛顿和R.莱布尼茨分别发明了微积分。

4、19世纪:19世纪的数学界充满了创新和变革。

G.高斯完成了《算术研究》,成为近代数论的奠基人。

L.欧拉在图论和组合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C.波尔约和G.罗巴切夫斯基创立了非欧几里得几何学。

5、20世纪:20世纪的数学发展更为多样化。

K.哥德尔证明了不完全性定理,H.图灵提出了图灵机模型,为现代计算机科学奠定了基础。

此外,还有如拓扑学、数理统计学、模糊数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

三、重要数学思想和成就1、算术和代数:早期古希腊数学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对算术和代数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研究了数的性质、整除、最大公约数等问题,并引入了“未知数”的概念,为代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几何学: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是几何学的奠基人,他的《几何原本》系统总结了当时的几何学知识,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定理和公理,为几何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微积分:牛顿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这一成就标志着现代数学的重要转折点。

微积分的应用广泛,包括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

4、概率论:概率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是在18世纪。

A.棣莫弗、P.de费马和C.贝叶斯等人在概率论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概率论成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5、统计学:统计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世纪,但直到20世纪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K.皮尔逊、G. Udny Yule以及R. A. Fisher等人在统计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推动了统计学的发展。

四、著名数学家和他们的贡献1、阿基米德:他是古希腊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以发明杠杆、浮力原理和圆周率的近似值等著名,他的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笛卡尔:他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提出了坐标系和解析几何,为微积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牛顿:他是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提出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4、欧拉:他是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被誉为“数学界的莎士比亚”,在数论、几何学、统计学等方面都有杰出贡献。

5、高斯:他是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被誉为“数学的王子”,在数论、代数学、物理学等领域都有卓越贡献。

数学史教学大纲标题:数学史教学大纲一、前言数学史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数学历史视角,深入理解数学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它在社会、文化、经济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本教学大纲将按照年代顺序,从古代数学开始,一直讲述到现代数学的发展,重点关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展与改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史的发展过程,包括重要的数学概念、方法和成就。

2、理解数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3、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包括问题解决、推理和证明。

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1、古代数学(公元前3000年-公元500年) a. 埃及数学 b. 古巴比伦数学 c. 古希腊数学 d. 印度数学 e. 中国古代数学2、中世纪数学(公元500年-1400年) a. 阿拉伯数学 b. 中世纪欧洲数学3、近代数学(公元1400年-1900年) a. 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 b. 17世纪的数学 c. 18世纪的数学 d. 19世纪的数学4、现代数学(1900年至今) a. 20世纪的数学 b. 21世纪的数学四、教学方法1、讲述历史故事: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数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案例研究:深入探讨某个数学概念或方法的发展过程。

3、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数学史上的问题。

5、教师讲解:由教师讲解数学史上的重要概念和方法。

五、评估方式1、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2、作业:布置与数学史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数学史的整体掌握情况。

4、研究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数学史上的主题,撰写研究报告,评价他们的研究和写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和理解的基础数学史教材。

2、参考资料:提供丰富的数学史参考资料,包括在线资源、电子图书和学术论文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