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天才,虽然暂时我还没有非常系统地研读过他所有的作品,但从零零散散的阅读中,可以说一再的被他深刻的洞见与感知所折服。
即使是爱克曼通过与歌德的交往所记录下来的只言片语,都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读《歌德谈话录》的过程颇是使我受感动的,不得不说这是让人受益无穷的好书,这其中有一种“体味智者之言”的愉快和满足。
歌德那些闪耀着智慧与学理之光的话语,虽说并非句句都是真理,但能时时给我们以精神的启迪、解放、洗礼和提升。
让我的对人生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使我对爱国、人类自然、人生荣辱、宗教信仰、道德情操、个人集体、志向成才、读书学习、文学艺术的真正内涵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我认为,观览现今,歌德的几个观点实在是发人深省。
下面我就把自己读到的某些有感触的片段摘抄下来,并谈谈感想与大家分享。
1828年3月11日歌德在与爱克曼的对话中说到:“天才和创造力很接近.因为天才到底是什么呢?它不过是成就见得上帝和大自然的伟大事业的那种创造力,因此天才这种创造力是产生结果的,长久起作用的. ”由此我们看出,歌德认为天才是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会产生持久的影响。
哲学家们对天才的起因和特征和作用议论纷纷,见解也各有不同。
叔本华认为:“天才的真正本领就是直观认识的完美和力度”,叔本华的天才论因为与他的唯心主义本体论,直观主义认识论以及悲观主义人生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夸大了非理性主义,以至于将天
才的灵光乍现看作近似于癫狂状态,从本质上看,他所说的天才在一定程度上是脱离实际的孤力的存在。
歌德认为,“没有发生长远影响的创造力就不是天才。
”
歌德认为天才的一下几个几个特征——
第一:天才与创造力。
歌德说:“每种最高级的创造,每种重要的发明,每种产生后果的伟大思想,都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都是超越一切尘世力量之上的。
人应该把它看作来自上界、出乎意料的礼物,看成纯是上帝的婴儿”、“它(创造力)接近精灵或护神,能操纵人,使人不知觉地听它指使,而同时却自以为在凭自己的动机行事”。
歌德认为天才是天生的,是来自神的礼物,其实这里和前面提到的歌德本身的无神论是有些矛盾的,他是晚年的时候也对此进行过认真反考。
第二:天才的衡量标准。
歌德说“天才与所操的哪一行一业无关,各行各业的天才都一样,关键在于一种思想、一种发明或者所成就的事业是活的而且还要活下去。
以文学为例,哥尔德斯密斯写的诗很少,在数量上不值一提,但我还是要说他是最富有创造力的,真是因为他的少量诗有内在的生命,而且还会持久。
”歌德认为衡量天才的标准是有所创造,而创造的须对人类发生有益的影响而且有持久性。
第三:天才的体制基础。
歌德认为:“天才跟它的身体基基础油关系,一个人是投胎生的还是晚胎生的,是父母年轻力壮时生的还是父母衰弱时生的,并一样。
以拿破仑为例:拿破仑出生时母亲才十八岁,父亲二十三岁,父母都身强体壮,对他的体格很有好处。
杰罗姆
最小,在姐妹中天资似乎也差一些。
”(注:拿破仑共八个兄弟姐妹,他是第二个)而在这里,更多的是从生理上反应了这一现象,也体验了歌德作为科学研究者对事物客观分析的能力;
第四:身体条件对天才的影响。
歌德说:“身体对创造力至少有极大的影响。
拿破仑的鼎盛时期是在少年时期。
一个出身寒微的人,处在群雄角逐的时代,能够在二十七岁就成为一国三千万人民的崇拜偶像,这确实不简单啊。
要成就大事业,就要趁青年时期。
拿破仑不是唯一的例子……”。
以及他认为发挥天才要有健康身体的基础和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气氛,甚至不完全排除酒的刺激力。
歌德非常崇拜莎士比亚,他认为莎士比亚晚年的时候就是通过酒的刺激力来激发天才,从而继续他的伟大创作。
第五个:天才最早出现于音乐。
歌德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各种才能之中,音乐才能在很幼小的年龄就崭露头角。
例如莫扎特在五岁,贝多芬在八岁,胡梅尔在九岁就以音乐博得惊赞了。
”他认为音乐才能之所以出现得最早,是因为音乐完全是天生的,表达内心情感的,用不着从外界吸收多少营养或从生活中吸取多少经验。
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确实是有一定依据的。
第六:伟大成就源自群众。
歌德说:“事实上我们的全都是集体性人物,不管我们愿意把自己摆在什么地位。
严格地说,可以看成我们自己所特有的东西都是微乎其微的,就像我们个人是微乎其微的一样。
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充满了挑战。
就当下而言,学习就是最大
的挑战,而每个人(特别是我校这样人才云集)面对挑战时所体现出来的天赋也大大不同。
从科学的意义上来说,天才不过是在先天的生理、心理禀赋上比旁人优越一点,有更加敏锐的感受能力、思维能力、活动能力等等。
这些能力只有在适当的社会人文环境中,吸收前人和同辈的经验与成果,并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才能获得开发与显现,从而反过来对社会与人类作出杰出的贡献。
但是,若没有明确追寻的目标和任务,没有艰苦的探索与思索,灵感是不会无缘无故地光顾的。
灵感一方面如电光火石,稍纵即逝;另一方面它的到来却要依赖长期的积累与不懈的探索,所以灵感确实如古人所说“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
(注:袁守定:《占毕丛谈》卷五)
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只是开发出来的时间和程度不同罢了。
假设一个人无限长的时间,那么他/她就能够完全表现出自己的天赋。
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我们每个人就只能运用自己的态度及努力来尽可能完全的表现自己的天资。
所以,在成长中,我们应该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天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这也是天才成才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