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三上科学教案--3-3比较韧性

教科版三上科学教案--3-3比较韧性

4、教师演示操作步骤:
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⑵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实验发现了什么?这四种材料谁的弯曲度比较大呢?谁的韧性更强?还发现了什么?
教学日期
11月21日星期一
课前
准备
学生(每小组):
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3.测量弯曲度的“7字”尺一把。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教学过程:
二、比较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1、出示四种材料:铁片、木条、 卡纸条 、塑料条,这四种材料哪一种的韧性更好呢?猜猜看!你们能想到一种比较的办法吗?小组讨论。
2、汇报想到的办法。
3、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
哪种方法更科学。在做科学实验时,为了做到更科学、更公平地比较几种材料的韧性,我们就必须控制这些材料的其他条件相同,观察这四种材料,他们有哪些地方相同?(长度、宽度、厚度、形状等)那我们就可以比较这几种材料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谁的韧性更强一些?我们就来做个比较实验。
一、柔韧性的认识
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1. 比一比谁先把两根材料折断。
2. 师组织汇报,介绍什么是韧性。
材料受力后能够弯曲变形,但是却不会折断。我们就把这种材料受力后能变形,但不断裂的性质叫做韧性。
3. 揭示课题:不同的材料它的韧性相同吗?今天我们就来想办一特点外,还具有不导电、传热慢、防水、可塑性强、重量轻、防锈(耐腐蚀)等特点。
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1、看科学书第53页,你又知道了什么?(了解塑料不易被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塑料循环使用的过程。)
2、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3、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6、小结:韧性:塑料条>铁片>木条>卡纸条
三、认识塑料
1、介绍: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发现了材料的韧性,我们还知道了不同的材料它们的韧性也不相同。在生活中人们就常常利用材料的不同韧性这个特点来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物品。其中塑料是一种韧性比较强的材料。
2、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3、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可塑性强、防水、耐腐蚀、重量轻
思考与修订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总编号:021
教材
3、比较韧性(第1课时)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4、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塑料有了更深的了解,塑料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对我们的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得少用塑料制品。另外通过研究现在已经生产出来了可降解的塑料,希望同学们以后尽量选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板书设计:
3、比较韧性
能变形不断裂
塑料的特点:韧性好、不导电、传热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