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记叙文写作的审题立意
俗话说“走好第一步”非常重要,写作文也是如此。

审好题、确定题目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1.《________,我开心的笑了》
写作要求:请先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短语,如“听到小鸟的欢唱”、“战胜了困难”、“获得了新知”、“亲人团聚”“因为你”……完成题目,然后写作。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对比品味:《有钱了,我开心的笑了》
《品味叶之韵,我开心的笑了》
当我们看到“_____,我开心的笑了”这个题目时,可以说很好写,能够让广大考生都有话说。

但是这样的题目要写好不容易,立意很可能流于肤浅。

《品味叶之韵,我开心的笑了》一文的小作者,看来很会观察和思考。

他所确立的文章中心就很有深度,很富哲理性:通过品味“叶之韵”来赞美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的,但又是确实值得赞美的平凡事物。

2.同学们面对《我生活在__之中》的半命题,有如下填题,试作比较:
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

填“集体”、“亲人”、“友谊”——正确平常,流于一般。

填“麻将声”、“追星族”——切中时弊,发人警醒。

3.文题《我学会了__》
题中“学会”一词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旨意就当仔细琢磨了。

这里当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连上前面的“我”,渗出一种可贵的自豪激情。

对题旨揣度有高下,填题也就有优劣。

《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烧菜》、《我学会了打球》——填题正确,流于一般。

《我学会了讲文明》、《我学会了自卫》、《我学会了珍惜时间》——填题深刻,
题旨凸现。

《我学会了打牌》、《我学会了吸烟》——填题错误,题旨走穴。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
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一个关键。

立意的要求:
正确:让读者受到教育、启发和鼓舞
明确:只有一个主题,中心突出
深刻: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关乎作品思想的高低和意义的大小
新颖: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能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给人新的启迪、新的联想
常见的记叙文立意方法有以下几种:
(1)抓关键词语法,也叫重点词语分析法。

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就能弄明白要表达的中心。

如《难忘的初中生活》这一题目,“生活就是文章的文眼”,本文要求写初中生活。

初中有漫长的三年,写哪些呢?再看题目中的“难忘”,就写那些印象深刻的,有意义的或有趣味的生活。

再如《童年趣事》,“趣事”就是本篇文眼,应抓住“有趣”写事,有的事很有意义,但缺少趣味性,就不能写,并且要发生在童年的事情。

(2)添加因素法,也叫补充条件法。

有的题目限制不具体,似乎无处下笔,这时,审题时给题目添加限制的条件,写作内容明确,就可以写作了。

如《背影》,可写的内容很多,可以给题目添加因素,写“父亲的背影”或“母亲的背影”“老师的背影”等。

《委屈》添加因素,可以写自己的委屈,他人的委屈等。

再如《变》,可以写人的变化,也可以写成事的变化,还可以添加诸如“家乡的”“祖国的”“班级的”等因素去写。

(3)以大化小法,也叫缩小范围法。

有的题目比较宽泛,可写的范围太大,要通过审题缩小范围,使所写范围进一步明朗化。

如《童年》,可缩小范围,化解大题,侧重写童年的小伙伴或童年的梦想,童年二三事等;再如《难忘的一天》,一天当中的活动太多了,一一记下来就成了流水账,可以缩小范围,写一天当中的主要活动,突出“难忘”这一中心,其他活动略写,点到为止。

这种审题方法可以和添加因素法结合起来用。

添加因素或缩小范围后,在文中要适当地点题,照应题目,揭示中心,这样就不会出现题宽文窄的现象了。

如《童年》写成童年的梦,就可以在结尾照应题目:“童年是多么美好,多么令人留恋,童年的梦又是多么绚丽多彩啊。

至今,我还在为这多彩的梦而努力着。

(4)小题大写法,也叫做深挖主题法。

这种题目和那种写法范围宽泛的题目正相反,往往要求写一些小事,这就要深入挖掘小事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深化文章的中心。

如《一件小事》、《订纽扣》、《一张电影票》。

鲁迅就是从一件小事中看出了劳动人民的高大,进而解剖自己,激励自己,我们是不是可以从纽扣中感受到伟大的母爱,从一张电影票中体会到纯真的友谊呢?在这方面,王愿坚的《七根火柴》可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5)比喻、象征法,也叫联想法或以物喻人法。

有些事或物为题的题目比较隐蓄、隐晦,如果照直写会流于肤浅,或写不出新意,我们审题时就要研究题目蕴涵着的意义,这时可发挥想像,揭示事物的比喻义或象征义,使文章立意有深度,新颖、不落俗套。

如《桥》,可以发挥想像。

在你学习上、生活上或思想上遇到困难时,老师帮助你,老师就是你人生路上的桥,《航标》也是如此。

又如《落叶》《竹》可以通过写景或叙事揭示象征意义或比喻意义。

歌颂人的精神品质。

习题:1.《拥抱》
2.《____的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