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课间十分钟-人教(新版)
《课间十分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教师引导学生让孩子们知道作为学生在学校里应遵守学校纪律,做安全文明游戏,在学校里和同学和睦相处,遵守学校的各项秩序。
2.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听歌曲、看图片、情景表演、讨论等活动,体验到有序的安全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愉快心情及好处,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与态度:通过《课间十分钟》文明安全游戏的认识,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4.行为与习惯: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活动,知道哪些是安全有益的活动,哪些是不文明行为,也明白课间休息时要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玩文明的游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教师引导孩子们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教学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课间积极开展有益的安全文明活动,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烘托、引导质疑法、重点引领法、榜样示范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游戏体验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内容:下课了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歌曲《课间十分钟》、铃声录音、下课后学生画画的视频、不文明行为视频。
学生准备:学生制作写有“上厕所”、“喝水”、“做游戏”、“先拿出下节课的学习用品”等内容的卡片。
学生把桌椅摆开,空出一块场地“体验”下课后的文明活动。
活动过程:
一、目标情景化导航,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教师请学生闭着眼睛听歌曲《课间十分钟》,情感体验烘托主题导入新课,然后
提问:课间十分钟你们都在做什么?
二、汇报交流体验感悟,梳理学点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请学生看书28—29页图片,告诉老师:书中的小朋友课间十分钟在做什么?你看书后还需要老师给你解答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以及质疑的问题及时调整好教学难点,做到和下面一个环节环环相扣。
】
三、重点引领,突破难点:
1、拿出自己回家准备的下课后“上厕所”“喝水”“准备下节课的文具”“做游戏”的卡片同座互相说一说:下课后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在课间先做这些事而不是那件事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师小结:课间休息时间不是很长,我们首先要解决上厕所、喝水等生理需求问题再去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具,然后踢毽子、拍皮球、看书、老鹰抓小鸡、丢手巾、讲故事、做游戏……这样做才是文明的小学生。
4、小调查:课间你不喜欢哪种形式的不文明、不安全的活动?
5、看看不文明的游戏及视频,让学生明白游戏时要注意安全,辨别哪一些是文明安全活动,哪一些是不文明不安全的活动,从而下课后做一些安全文明的游戏活动。
6、安全游戏体验:学生明白了哪一些是课间安全游戏,教师引导学生上台展现安全游戏,孩子们在体验中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知道下课后合理安排好时间,安全游戏。
7、分组自编课间安全活动竞赛,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力。
四、总结运用,巩固提高:
教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在快乐的游戏中知道下课后先上厕所再摆书,一起跳绳、拍球、踢毽子快乐地去活动,不打架,不捣乱,安全游戏记心中。
下课铃声要响了,老师奖励你们听着“下课了”的情景解说安全游戏去吧!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小结,孩子们在情景解说中“学了就去做”,学生在听到铃声后快乐安全游戏,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课间十分钟(14)-人教(新版)
《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教师引导学生让孩子们知道作为学生在学校里应遵守学校纪律,做安全文明游戏,在学校里和同学和睦相处,遵守学校的各项秩序。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听歌曲、看图片、情景表演、讨论等活动,体验到有序的安全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愉快心情及好处,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3.通过《课间十分钟》文明安全游戏的认识,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4.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活动,知道哪些是安全有益的活动,哪些是不文明行为,也明白课间休息时要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玩文明的游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教师引导孩子们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教学难点: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课间积极开展有益的安全文明活动,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烘托、引导质疑法、重点引领法、榜样示范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游戏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听到刚才的铃声,同学们就快步走进了教室,这是为什么呢?现在老师还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听一个铃声(播放铃音),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铃声吗?(下课铃声)
师:这个铃声响后到再听到下节课上课的铃声,这之间会有十分钟的课件休息时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课件十分钟》。
【设计意图:一年级孩子才入学不久,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直接显现在课件上会显得生硬,但是为了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明白,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我设计由“课间铃声”引入新课,让学生在播放铃声的情景中闭着眼睛回想下课后自己活动的场景,这样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回答问题又能积极主动。
】
二、汇报交流,丰富课间生活
1.汇报自己的课间生活
提问:同学们,你们的课间十分钟都在做什么呢?(适当追问,为什么要做这些事?)
2.了解书上小朋友的课间生活。
师:同学们的课间十分钟是这样度过的,现在请看看书上的小朋友,他们的课间十分钟都在做什么?请打开书28页,看看28和29页的内容,看书后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可以解答。
3.总结、归纳。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自己的游戏项目,又看了书上小朋友的游戏项目,那我们来归纳一下,我们课间可以玩的游戏吧!(课件出示)提问:我们说了这么多游戏,你最喜欢玩哪个?玩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描述和书上的内容描述,让学生具体的了解到课间十分钟到底要做哪些事情,可以玩哪些游戏。
对今后学生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有指导作用。
】
三、讨论探究、合理安排: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的课间生活是非常丰富多彩,又充满快乐的,老师这里有个问题:刚才同学们说到课间要“喝水”、“上厕所”、“玩游戏”、“为下节课作准备”,那么我们到底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呢?理由是什么?(小组内商量)学生汇报,教师整理板书。
2、学习如何做准备
(1)教授做准备的方法。
(2)学生练习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讨论和学习,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同时规范学习的行为习惯。
】
四、安全游戏、做文明学生
1.学生表演游戏活动。
(1)教室内追逐打闹。
(2)学生伸脚绊同学。
请学生谈谈对这种游戏活动的看法。
2.视频展示。
观看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的表演和视频展示,让学生知道有些游戏是很危险的,不能作为课间游戏来玩耍,我们的课间游戏要选择安全、文明的来玩,其实要知道这些不好的游戏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
五、读儿歌,规范课间行为
打开书31页,老师示范读,学生跟着读。
【设计意图:最后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回归书本,用儿歌的形式来让学生规范自己的课间行为。
】
六、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