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外交史

中国外交史

Page 7
1971年10月25日 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2758 号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的中 国席位。 1972年 2月21日 美国总统尼克森访华。 1972年 9月 2日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1975年12月 1日 美国总统福特访华。 1978年 8月12日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 1978年12月15日 和美国共同发表《中华人民 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建交声明》。 1979年 1月 1日 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 1979年 1月28日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问美 理兹比格涅夫· 布热津斯基 国,日本。 1979年 2月14日 中越战争爆发,一直持续到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越关系正常化为止。 1982年 9月22日 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 夫人访华。 1984年12月19日 发表关于香港回归的《中英 联合声明》。
Page 13
“最终是为了消灭原子弹”
我从一些介绍我国核工业发展历程的材料中了解 到,还在我国革命胜利之前,中共领导早已开始关注 ‚核‛问题。新中国成立后,这个问题始终没有离开 过毛泽东的视野。 在中外记者会上或与外国记者交谈时,陈毅外长 多次谈到了核问题。有一次,有位记者说,有的核专 家声称,世界上目前已有的原子弹,就足以毁灭专家这样说,有一个人(指赫鲁晓夫)就拿这个东西来 吓唬人。原子弹是厉害,但毛主席有句名言:原子弹 是只纸老虎。这是从战略上藐视它,原子弹没有什么 了不起,亚非拉的反帝反殖斗争才是最好的‚原子 弹‛。 还有一次,有位记者问陈老总:中国核计划的目 标是什么?他答称:这个原子弹嘛,既不能吃,又不 能穿,搞那么些有啥子用嘛!中国只搞一点点。我们 穷得很,不同人家搞竞赛。至于‚目标‛嘛,我们搞 原子弹,最终是为了消灭原子弹。
Page 11
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 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 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 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 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 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 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基 辛格一惊,疑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 什么不公布?‛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 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 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 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 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Page 9
1953年12月接待印度访华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写入《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 和印度之间通商和交通协定》的序言中。1954年访问印度、缅甸时,分别与两国总理 在联合声明中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1954年4月, 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国际统一战线的策略及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的思想与有关各方谈判,促使会议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越南北方、老挝、 柬埔寨三国的独立获得了国际承认。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进一 步阐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参与制定了万隆十项原则,广泛 结交了亚非国家新朋友。亚非会议后,亲自制定了解决边界问题和华侨双重国籍问题 的指导思想、具体政策和原则,妥善解决了同许多邻国的边界问题和华侨双重国籍等 历史遗留问题,安定了中国的周边环境。对法国,采取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做法, 使法国在1964年1月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完全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对美国,在坚 决反对其侵略干涉政策的同时,主张坐下来谈判,直接领导了1958年~1970年先在日 内瓦、后在华沙举行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保持了双方联系的渠道。1969年,抓住美国 调整对华政策的契机,与毛泽东一起,做出了打开中美关系的战略决策,并直接领导 和主持了1971年的‚乒乓外交‛、接待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多次秘密访 华和1972年美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发表‚上海公报‛等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 Page 10
Page 4
二)北洋军阀时期: ①1915.袁世凯为换取日本支持,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 灭亡中国的‚21条‛ ②1919.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列强在华一 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一战中夺去的 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遭列强拒绝,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③1924.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提出:对外要消灭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④五卅运动中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提出取消领事裁 判权、英日军队从上海永远撤走等条件 ⑤1927年初,湖北、江西的人民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 租界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①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奉行妥协退让政策, 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等 ②1933.基本实现关税自主权. 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④1943.11.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废除治 外法权等特权,收回领事裁判权. ⑤1943.12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与美、英发表《开罗 宣言》; ⑥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⑦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为求得美国援助,使美国在华 获得多方面权益 Page 5
新中国外交史重大外交事件
1949年10月 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 3日 与苏联建交。 1949年12月16日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访苏,会见部长会议主席斯大 林。 1950年 1月 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 2月14日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 条约》缔结。 1950年 6月25日 朝鲜战争爆发。 1950年10月18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 朝作战。 1953年 7月27日 《朝鲜停战协定》在 板门店签署。
周恩来外交小故事
.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 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 简称马路‛ 。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你真的 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周总 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有一次周总理应邀访问苏联。在同赫鲁晓夫会晤时,批评他在全面推行修正 主义政策。狡猾的赫鲁晓夫却不正面回答,而是就当时敏感的阶级出身问题 对周总理进行刺激,他说:‚你批评的很好,但是你应该同意,出身于工人 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言外之意是指总理站在资产阶级 立场说话。周总理只是停了一会儿,然后平静地回答:‚是的,赫鲁晓夫同 志,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 级。‛ ——周总理不管在何种场合,遇到什么样的对手,都能唇枪舌箭,以超人的 智慧,应酬自如,对手甭想占到便宜。他坦言‚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 级‛,出其不意地将赫鲁晓夫射出的毒箭掉转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此言一 出,立即在各共产党国家传为美谈。
Page 8
1986年10月12日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中 国。 1989年 5月15日 苏共中央总书记、最高苏维埃 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正常化。 1989年 6月27日 欧共体理事会对中华人民共和 国进行了指责 1989年 7月16日 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指责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层的 互访,停止对华军售和商业性武器出口,推迟国 际金融机构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供新的贷款 1991年11月 5日 中越邦交正常化。 1994年11月19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 泽民访问越南。 1997年 7月 1日 香港回归。 1997年10月 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美国。 1998年1月1日 和南非建交。 1999年 5月 8日 在贝尔格莱德的中国大使馆遭 到北约轰炸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 2001年 6月15日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Page 12
1954年10月,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出访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顺访波兰。 1955年4月,作为周恩来的主要助手和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赴万隆出席亚非 会议。1958年2月,首次以副总理兼外长身份随周恩来对朝鲜进行友好访问, 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事宜作了妥善安排。1960年,陪同周恩来或单独率团 先后访问了缅甸、印度、尼泊尔、柬埔寨、蒙古、阿富汗等国,签订了中国 同尼泊尔的友好条约和经济协定、中国同柬埔寨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中 国同蒙古的友好互助条约以及中国同阿富汗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1961年 5月至1962年5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二次日内瓦会议,讨论和平解决老挝 问题,促使会议达成协议,签订了《关于老挝中立的宣言》和《关于老挝中 立的宣言的议定书》。1963年底至1964年初,应邀参加肯尼亚独立庆典, 并陪同周恩来访问非欧亚14国,实现了新中国领导人对非洲大陆的第一次访 问。1964年4月至1965年6月,为筹备第二次亚非会议奔波于雅加达、开罗、 阿尔及尔之间。当东道国阿尔及利亚发生政变使会议搁浅后,参与磋商,强 调亚非团结,反对分裂,促使达成会议延期的协议。此外,他还多次出访亚 非国家,仅对缅甸一国,即达10次之多。其中1963年春和1966年春,先后 陪同刘少奇对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进 行了友好访问。1965年9月在北京发表著名的记者招待会讲话,阐述中国对 一系列国际问题的看法,表明中国外交的严正立场,在国内外均产生深远的 影响。‚
Page 6
1954年 4月20日 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出席 日内瓦会议。 1954年11月12日 中苏代表团发表苏军将 撤出旅顺口海军基地的声明。 1955年 4月18日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出 席万隆会议,即第一次亚非会议,行 程前还险遭国民党政府飞机爆炸式暗 杀。 1964年 1月27日 与法国建交。 1964年10月16日 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 泊试爆成功。 1965年 7月22日 国家主席刘少奇发表 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支持越南 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 1967年 6月27日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69年 3月 2日 中苏珍宝岛事件发生。 1970年 4月24日 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 发射 1971年10月20日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 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