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共39张PPT)
• 总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 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 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 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
• 基本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关系:“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 客”和“一边倒”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方针这一基本方针在当时形势下的具体内容 或表现。
唐家璇
李肇星
杨洁篪
(1982-1988) (1988-1998)(1998-2003)(2003-2007) (2007- 2013 )
第23课
课程标准
1、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 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 关系方面的意义 3、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人类和 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50’外交奠基 “一边倒”
单 元
60’外交困境
结 构
70’外交盛果
“一大片” “外交突破”
新时期外交建树 “全方位外交”
外交无小事 。 ——周恩来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 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
外交是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 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2、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内容
含义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
“另起炉灶” 交关系,而在新的
基础上另建新的平 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先清除帝国主义 “打扫干净 在中国势力和一
屋子再请客”切特权,再考虑 与西方国家建交
目的: 为了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提出: 53年,与印度;54年,与印度、缅甸(原则)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
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 国内: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国际: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包容性:它适用于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奠定了 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基础。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 在国际交往中
主义阵营一边
不致孤立
探究一
• 1.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政策的总原则是 什么?
• 这些原则归纳起来表现出的基本方针 又是什么?
•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 客”和“一边倒”与基本方针又是什 么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期“三大政策” 有何区别?
(1)从目的上看:
‘三大政策’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 ‘五项原则’则为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
(2)从内容上看:
‘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 别,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3)从影响上看:
‘三大政策’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 ‘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新中 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
有利形势: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不利形势: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 充满敌意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国际关系最 突出的特点: 两大阵营的 对立和激烈 斗争
美国
资本 主义
苏联
社会 主义
新中国外交形势示意图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1949.10—1950.10中国与17国建交
苏联
阿尔巴尼印亚度(1950.4.1)
保加利亚
越南 ——第一个与中国建
罗马尼亚
印度 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
匈牙利 朝鲜
瑞典 瑞典(1950.5.9) 丹麦 ——第一个与中国建
捷克斯洛伐克 缅甸 交的西方国家
1互仪中195助式国912充04年条。与..9分1大2约周外年7波 蒙 民月体多个恩国》兰 古 主,1现数国来签。2中德月总订毛“国家国国理的泽至一家和兼第东边为苏1外一主9联倒人5长个席0两”民代条和年国外民表约苏瑞芬2政中。联交主月士兰府国部原国毛在政长则家莫泽府会斯英—方1发9在议东5科—国大挥条主4首签最国.6的约席,署早(次上斯作互《承19签大访用设5认中字林0代问中苏.1。出.办国友6苏这席)处的好是签联西同新字盟
独立自
一边倒?
假如主你是?一名新中国的外交官,正好出席
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新中国为什
么必须“一边倒”?既要“独立自主”又“一
边倒”岂不矛盾?就这些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一边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可以壮大社会主义 阵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有利 于保障人民革命果实,保卫和平,维护国家的独立和 主权。“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 目的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国家性质
国家力量
国内外形势
根本原……则:国家利益至上
①
②
③
④
⑤
周恩来
陈毅
姬鹏飞
乔冠华
黄华
(1949-1958)(1958-1972) (1972-1974)(1974-1976)(1976-1982)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王毅(2013.3)
⑥
⑦
⑧
⑨
⑩
吴学谦
钱其琛
1954年4月至7月,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中国代表团出 席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 的重要国际会议。会议排除美国的干扰,实现了印度 支那停战。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 2、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提出目的、内容、意义)
1949年12月21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70 寿辰宴会上,毛泽东和斯大林在一起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 2、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提出目的、内容、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特1点95:3年12月适适3用用1日于 于,发国展家周中间恩或的来发政在达治会国或见家经;济印关度系政。府代表团时 第一次提出开放和性平:共在处不五同项历史原时则期。能这容是纳不19同54的年时6代月内下容旬,, 应邀访问印度时,其和内印涵度随两时代位发总展统而及不总断充理实尼和赫丰鲁富的。合 影。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正式确认并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