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
一、选择题
1.甲、乙、丙都是生产方便面的厂家,为了更多地获得市场份额,它们采取了以下竞争措施。
下列竞争措施中合法的是()
A.组成价格联盟,在同一时间提高同类型产品的价格,以获得高额利润
B.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C.发广告,说明竞争对手的产品已存在及可能存在的缺点
D.搞促销活动,购买四包赠送一包
2.2013年春,上海某食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其13个直营门店举办有奖销售活动。
活动宣称上海地区设台湾游大奖100名及3 000名健康奖、5 000名欢乐奖。
经调查,当事人实际只在上海每个直营门店各设台湾游大奖1名,共13名,其余奖项的名额分别以100倍的倍数进行虚假宣传。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
①属于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②属于合法的有奖销售行为③对
消费者的权利没有侵害④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下列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
①假冒他人外观设计专利②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
潢③经营者利用广告对商品的质量、性能、用途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④为刺激消费,商家开展适度的有奖销售,让利于
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
市场召唤诚信,是因为()
①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营者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很
难分辨商品的品质②不法厂商发布虚假广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③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宗旨都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④经营者和消费者呈现“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易受损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2年5月18日齐鲁晚报报道,江苏省镇江市瓜田里的西瓜像炸弹一样炸开。
“瓜裂裂”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关注。
陷入“舆论漩涡”的“西瓜膨大增甜剂”,遭遇消费者和媒体的声讨。
近年来,虽然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标准,即绿色果蔬生产已经不允许用膨大剂了,但由于利益的驱使,仍有很多人在继续使用。
2012年夏天到了,正是吃西瓜的好时节,但是各地爆出因为使用膨大剂而导致西瓜开裂的消息却让很多人都不敢吃西瓜了。
各地西瓜都出现了滞销的现象,让瓜农们叫苦不迭。
据此回答5~6题
5.用法律来平衡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主要是因为()
①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②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③经营者和消费者作为市场主体是不平等的④市场交易要以经
营者为主导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膨大剂”事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违背了市场经济的()
A.统一原则B.自主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D.效率原则
7.小宋在某服装店挑选一件上衣,店员介绍让小宋试穿,小宋感觉不合适,便脱下来要走,店员执意要小宋买这件上衣。
店员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小宋的()
A.维护尊严权B.自主选择权
C.安全消费权D.知情权
8.某商场打出“清仓大处理”的广告,西服一套原价1 888元,现价188元,小李立即购买了一套,但在其他商场,他看到同样品牌、同样质量的西服才88元,小李感到上当了,就对某商场进行了投诉,告其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对商场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蒙骗消费者②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③属于正当竞争行为④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A.①B.①②C.③D.①②④9.下列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①商业诋毁行为②低价倾销行为③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④
不当有奖销售⑤努力提升本企业的信誉和形象⑥政府部门滥用职权限制竞争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
10.一些电视购物节目夸大治疗效果,如说几天内就能减肥十几斤甚至几十斤,一两个月就能增高十几厘米,或利用医生、患者名义宣传治愈率和有效率等。
下列对虚假广告认识不正确的是()
A.虚假广告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B.夸大了商品质量、制作成分、性能和用途
C.虚假宣传商品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
D.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
二、非选择题
11.2011年8月11日,某网讯,最近,一些洋快餐品牌面临着“一
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信任危机,食品安全问题频频遭曝光。
继味千拉面“骨汤门”、肯德基“豆浆门”,麦当劳汉堡面包曝光后,又出现了肯德基的炸鸡用油4天才换的“后厨门”。
山西老陈醋“勾兑门”之后,港媒又曝“化学酱油”有害。
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们惊慌不已的同时又无奈至极。
如今,还有什么食品能够放心大胆地食用呢?“达芬奇”造假门事件,崇拜洋品牌危机也对家具业造成极大影响。
不论是食品行业,还是家具行业,还是涂料行业,纵观这些频频曝光的质量问题,产品安全已深深地引起人们的担忧。
食品安全问题侵害了“上帝”的什么权利?
12.经营者王峰于2013年3月5日以每箱36元的价格购进生产日期为2012年7月28日,保质期至2013年3月28日的100箱米多奇馒干。
为了售完即将过期的产品,王峰购买了打码机和稀料在小包装上打上新的生产日期,准备再次将这些馒干流入市场销售。
王峰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13.某顾客凭借自己丰富的商品知识和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承诺,到几家商场购买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然后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并连连得手,获得了较高的赔偿金。
对该顾客这种知假买假索取赔偿的做法,社会舆论褒贬不一。
有人为之叫好,认为这是合法合理的正义行为。
有人则认为,该顾客这种知假买假索取赔偿的做法,动机不纯,是投机行为,把商界搅得不安宁,破坏了经济秩序;不是真正的消费者,而是刁民;
买假索赔所得的收入属于不正当收入,应当没收……
你是怎样看待这一现象的?
答案
1.D 2.D 3.A4.B5.A6.C7.B8.D9.B10.A 11.(1)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专门的法律,如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用以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2)材料中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企业侵犯了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安
全权、知情权,没有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消费的权利。
12.(1)王峰的做法不正确。
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违背了市场交易的原则,也会侵害消费者的安全权和知情权。
(2)①经营者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王
峰擅自修改馒干的保质期,并准备将其投入市场进行销售,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
②经营者必须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
经营者王峰明知食品过期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却有意让过期产品再次流入市场,侵害了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
③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王峰擅自修改馒干的真实信息,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没有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13.(1)这是一种合理合法的行为。
(2)该顾客知假买假,有利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经营者的
行为,净化商品服务市场。
该顾客索赔,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它唤醒消费者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样可以在全
社会形成查假打假的风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就会大为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