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纲辨证见习内容

八纲辨证见习内容

八纲辨证病案分析题1、某。

时值夏季,患生热病。

医初投以银翘不效,见其有烦躁,治之以栀、豉,又不效,约余往诊。

余见其高热自汗,口干舌绛,大渴欲饮,周身肤红,扪之肌肤热甚。

自汗湿手,烦躁不安,小便黄赤,六脉洪大而数。

写出八纲辨证的结论。

2、郑某,男,70岁。

素嗜酒,并有慢性气管炎,咳嗽痰多。

时在初春某日大吃酒肉饭后,即入床睡眠,翌日不起,至晚出现神志迷糊,询之瞠目不知答。

三天后邀余诊,见其满口痰涎粘连,两目呆瞪直视,四肢厥冷,舌淡白,苔厚腻垢浊,脉沉迟有力。

写出八纲辨证的结论。

3、李某,女,24岁。

患者发热、咳嗽三天,伴头痛,微恶寒,汗出,鼻流浊涕,咳吐黄痰,口渴咽痛,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4、某男,38岁,农民两天前因食糖萝卜过多,食后受寒,胃痛剧烈,不思饮食,胃脘胀痛拒按,怀抱热砖,侧卧于被中,语声低微,偶有呻咛,舌苔白满,根部略显微黄,脉弦滑5、患者,男,65岁。

患者半年来每日清晨必腹泻一次,便意急迫,下利清谷,而且便后头晕乏力,肛门重坠。

伴有食欲不振,腰酸腿软,头晕目眩,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弱6、伤寒九日以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皆曰阴证。

适材诊之,六脉俱无,以手按腹,眉皱作楚,两手护之,按其趺阳大而有力,乃知腹中燥屎也,与大承气汤,得燥屎六七枚,口能言,体能动矣。

故按手不及足者,何以救此垂危之证耶7、病因辨证病案分析题1.王某,男,28岁。

天气突然变凉,初起恶寒,头痛。

现咳嗽发热,不恶寒,气喘胸痛,口渴舌红,脉滑数。

其原始病因与辨证之病因各是什么?2.谢某,男,23岁。

于抗洪抢险中突然昏倒,发热,汗出不止,经抢救神识已清,但觉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脉虚数。

现为何证?并请分析之。

3.钱某,男,51岁。

最近到干燥之地出差,感身热,恶风,咳嗽,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并见血丝少许,口鼻干燥,舌尖红,脉浮数,请写出证名,并分析之。

1. 因初起恶寒,故原始病因为寒邪。

分析:热邪内盛,故发热。

热邪壅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则咳嗽,气喘胸痛。

热盛伤津,则口渴。

舌红,脉滑数均为内热炽盛的表现。

诊断:实热证2.分析:因暑性炎热升散,蒸腾津液,故见发热,汗出,尿黄,舌红。

暑邪伤津耗气,则见口渴喜饮,神疲,脉虚数。

证名:暑伤津气证3.分析:燥邪外袭,卫表失和,则身热,恶风。

燥邪犯肺,肺失清润,肺气上逆,则咳嗽,痰少而粘,不易咯出。

燥邪化火,灼伤肺络,可见咳血丝少许。

燥邪伤津,肺系失润,则口鼻干燥。

舌尖红,脉浮数为燥邪外袭之象。

证名:燥邪犯肺证气血津液辨证病案分析题1.陈某,女,27岁。

因分娩大出血,突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而致晕厥,舌淡,脉浮大而散。

诊为何证?试按气血津液辨证分析之。

2.万某,女,40岁,3年前因流产失血过多而致头晕,心悸,失眠,多梦。

久服镇静剂无效,而头晕反增,入夜心增恐惧,白昼则头晕。

感神疲乏力,动则汗出,气短懒言,食欲不振,月经2年未至,面白无华,舌淡而润,脉弱。

本案应诊为何证?试按气血辨证分析之。

3.张某,女,28岁。

平素五志过急,复因情志所伤,而致经漏,血色鲜红,身热夜甚,烦躁不寐,小腹不适,舌红苔黄,脉数。

诊为何证?试按气血辨证分析之。

4.李某,女,21岁。

咳嗽胸痛10天,午后发热,咳痰粘稠,入院后体温38~39℃,经检查及胸透诊为“渗出性胸膜炎”。

抗炎治疗一周,体温虽降但胸痛不减,故转中医治疗。

症见胸胁胀闷作痛,咳嗽气喘,并有牵引疼痛感,舌苔白滑,脉沉弦。

诊为何证?试按津液辨证分析之。

1.证候分析:气血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大量出血则气无所附,而随之外脱。

气脱阳亡,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不能温煦四肢,则手足厥冷;不能温固肌表,则大汗淋漓。

神随气散则晕厥。

血失气脱,舌体失养则舌淡。

阳气浮越外亡,故见脉浮大而散。

证名:气随血脱证。

2.证候分析:因流产失血过多而致血虚。

心主血脉而藏神,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神失滋养则失眠。

血属阴,夜间阴气为用,血虚故人入夜心惕恐惧。

白昼则因血虚,清窍失养,故头晕,久病血虚及气,元气亏虚则气短懒言,神疲乏力。

气虚卫外不固,又因劳则耗气,故动则汗出。

血虚经血乏源,故闭经。

面白,舌淡润,脉弱均属气血两虚。

证名:气血两虚证。

3.证候分析:素体肝火内炽,复因五志过急,致使内热伤及冲任,迫血妄行,故见经漏,血色鲜红,小腹不适。

卫阳之气夜行于内则有助于血热加重,故身热夜甚。

心主血而藏神,热则血沸神蒙故烦躁不寐。

苔黄舌红,脉数,均为热征。

证名:血热证。

4.证候分析:胸胁为气机升降之道,饮停胸胁,气道受阻,络脉不利,故胸胁胀闷作痛。

饮邪内阻于肺,肺气上逆,可见咳嗽气喘,并有牵引疼痛感。

饮为阴邪,故苔见白滑。

脉沉弦,为水结于里之候。

证名:饮停胸胁证(悬饮)。

脏腑辨证病案分析题1.张某,男,16岁,患者于1周前出现心烦多梦,口渴,口角溃疡糜烂,便秘,小便时感灼痛,色赤。

舌尖红赤,脉数。

要求:①写出主诉;②作证候分析;③病性辨证;④确定证名。

2.李某,女,38岁,半年来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要求:①写出主诉;②进行辨证分析;③病性辨证;④确定证名。

1.主诉――心烦多梦,口角糜烂疼痛1周余。

病性辨证――实证,热证辨证分析:患者心烦多梦,是因心火炽盛,内扰于心,身不守舍所致;火邪伤津,故口渴,便秘,尿黄;心火上炎则口角糜烂,舌尖红赤;血行加速,则脉数。

证候诊断:心火亢盛证2.主诉——失眠多梦半年病性辨证――虚证,热证辨证分析――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为阴虚内热之征;失眠多梦,心悸气短,为心之阴血不足;头晕耳鸣为阴虚清窍失濡的表现。

舌脉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证候诊断---心阴虚证病案分析题1.某患者身体素盛,三天前气温骤高,汗出当风,次日即见咳嗽,发热微恶风寒。

今日上症加剧而来门诊。

症见咳嗽,咯痰黄稠,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咽喉红肿疼痛,口微渴,少汗,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要求:(1)写出主诉、病性辨证;(2)辨证分析;(3)证候诊断。

2. 某患者五天来高烧不退,咳嗽胸疼,伴头痛不食,腹部不适。

今日就诊,症见恶寒高烧,日晡尤甚,口干思饮,大便干,小溲赤。

来院体检:右肺中部有实变征及啰音,心腹正常,胸透为大叶性肺炎。

白细胞10.2×109/L。

舌质赤,苔薄黄,脉滑数。

要求:(1)写出主诉、病性辨证;(2)辨证分析;(3)证候诊断。

1.主诉——咳嗽伴发热、微恶风寒3日病性辨证——热实分析——汗出当风,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而犯病;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则咳嗽,咯痰黄稠,鼻塞流涕,咽喉红肿疼痛;风热袭表,卫气失和,发热,微恶寒,少汗,口微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证名——风热犯肺证2.主诉——恶寒高热,咳嗽胸疼5天病性辨证——热实分析——痰热雍阻于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咳嗽,胸疼;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故发热,热邪灼伤阴津,则见口渴,便秘,小便黄赤。

舌质赤,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盛之征。

证名——痰热雍肺证病案分析题1.姜某,男,28岁。

患者于10天前割禾时,暴雨淋湿全身,当日自觉头身困重不适。

因忙于农作,并未在意。

1周前又添发热,烦闷,汗出少而粘,脘腹痞胀,纳食不香,泛恶,厌食,继而全身发黄,小便如茶色,大便稀糊不爽,遂来求医。

检查:发热(体温38.2。

C),面色黄垢,白睛及全身皮肤发黄。

心肺(—),腹软,肝肋下可触及2厘米,质软,肝区叩击痛(+),脾未及。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要求写出主诉;证候分析;确定证名。

2.江某,男,16岁。

患者今天上午踢足球回家后,自觉非常闷热,故大量进食西瓜、冰绿豆、冰激凌等冷饮食物,食后腹胀不适,继而突然胃脘部紧束冷痛,恶心呕吐,吐后胃痛有所缓解,口不渴,舌苔白,脉紧。

要求写出主诉;证候分析;确定证名。

1.主诉:发热烦渴,神倦厌食,全身发黄1周。

病性辨证:热证,实证辨证分析:患者10天前,适值劳汗之时为暴雨所淋,且淋后见有头身困重不适之病症,应断为风寒挟湿表证。

因其农忙无闲未能及时治疗,寒湿郁久化热,而导致湿热蕴脾,肝胆失于疏泄,蕴而发黄。

届由感受寒湿外邪,郁久化热,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故脘腹痞胀、厌食泛恶;脾主肌肉,湿性重浊,脾为湿困,则头身困重;湿热交阻迫下,则大便稀糊不爽;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则见身、目、尿发黄;湿热郁蒸于里,则烦闷、汗少而粘、面色黄垢。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湿热内盛之象。

证候诊断:湿热蕴脾证2.主诉:胃脘部挛急冷痛、呕吐2小时。

病性辨证:寒证,实证辨证分析:患者于劳累之后,暴饮生冷,寒邪犯胃,寒凝气滞,故食后腹胀不适,继而突然胃脘紧束冷痛;寒伤胃阳,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吐后寒食有减,故胃寒也有所缓解;不渴、苔白、脉紧均为寒邪内盛之征象。

证候诊断:寒滞胃脘证病案分析题1.患者张某,男,65岁,头痛、头晕6年,近10天来症状较甚。

症见头目胀痛,眩晕,面色如醉,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痠软,步履不稳,如踩棉絮,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要求:(1)写出主诉、病性辨证;(2)辨证分析;(3)证候诊断。

2.患者杨某,男,35岁。

胁痛反复发作2年余,昨天因饮食不慎,症状有加。

症见胁肋胀痛,口苦,纳呆腹胀,泛恶欲呕,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要求:(1)写出主诉、病性辨证;(2)辨证分析;(3)证候诊断。

1.主诉:头痛头晕6年,加重10天。

病性辨证:热证,虚实夹杂证辨证分析:肝肾之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上亢,气血上冲,则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色如醉;肝性失柔,故急躁易怒;亢阳扰及神魂,则失眠多梦。

肝肾阴亏,筋骨失养,故腰膝痠软。

阳亢于上,阴亏于下,上盛下虚,则步履不稳,如踩棉絮。

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为肝阳亢盛,阴液不足之象。

证候诊断:肝阳上亢证。

2.主诉:胁痛反复发作2年,加重2天。

病性辨证:热证,实证辨证分析: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常,气机郁滞,故胁肋胀痛。

胆气上溢,则口苦;肝木横逆侮土,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故纳呆腹胀,泛恶欲呕,大便不调;湿热循经下注,则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皆为湿热内蕴之征象。

证候诊断:肝胆湿热证病案分析题1、头晕眼花,腰膝痠软。

自幼体质较差,长大后记忆力不好,时有头晕。

因个性好强,凡事努力去做,半年来感神疲乏力,耳鸣健忘,发脱齿摇,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要求:(1)写出主诉、病性辨证;(2)辨证分析;(3)证候诊断。

2.吴××,女,28岁患者曾流产2胎,经西医诊断为“习惯性流产”,本次停经2月,“早孕”试验为阳性。

近2天来,阴道流血,量少,色红,无血块及粘膜样物,自觉头昏,腰酸,小腹隐痛并有下坠感。

检查:面白,形瘦,神疲,舌淡,苔白,脉细弱。

要求:(1)写出主诉、病性辨证;(2)辨证分析;(3)证候诊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