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四年级下教参

信息技术四年级下教参

2、掌握用“曾经访问过的网页列表”访问已浏览过的网页方法。
技能目标
1、熟练使用“前进”、“后退”按钮浏览网站。
2、会使用“曾经访问过的网页列表”访问已浏览过网页的任一页。
情感目标
1、在上网过程中,体会IE软件工具使用的便捷,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
2、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使之成为一位守法、文明的“网络公民”。
2、因特网的世界:网络可提供的服务,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说说,不局限于教材中的图示。并可让学生具体说所知的服务的操作方法、功能,加深每种服务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怎么才能上网:这里对教材可适当调整,在讨论了网络提供的服务基础上,可很方便到过渡到计算机上网连接的方法。因特网世界如此精彩,那计算机怎样才能连上因特网呢?需要哪些设备?可以让学生自己分组讨论、汇报,教师总结出现在流行几种上网方式,而不局限于教材上所说的基本上已淘汰的用“猫”上网的形式。
1、教学中要进行恰当的设疑、提问。如不做好这一点,就会出现已上网过的学生不按老师的要求学习而学不到全面的网络知识,另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接触过网络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2、对课本要合理使用,对教学内容可进行合理的调整。本单元的共有五课,知识点并不多(详见教材分析),而且相关内容学生大部分已掌握。可考虑把五课时合并为三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因特网,了解计算机上网的方法,认识IE,学习网址组成的意义,会用网址访问网站。第二课:学会使用IE中前进、后退、停止、刷新按钮,并能从曾经访问过的网页列表和历史记录中选择要访问的网页。第三课:掌握浏览器的“默认主页”设置方法,会使用主页按钮访问主页。学会使用“收藏夹”收藏网页地址,并能用“收藏夹”访问已收藏的网页。
6、说说超链接的原理:我们将鼠标指针移到网页的某些地方,鼠标指针形状发生变化,有时它还会有颜色不同、加下划线等特征,有些超链接点击后,它的颜色发生变化。如中的新闻栏目。
7、运用超链接从一个网站访问另一个网站,有超链接下载歌曲、游戏,用超链接留言,用超链接打开发送邮件对话框,用多种形式的超链接操作加深超链接的意义。
第2课我是小小发明家
教材分析:
本课以浏览网站为任务,学习用网址和超链接两种方法浏览网页,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两种方法的利弊,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网址组成的意义和超链接的原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网址组成的意义,各部分名称代表的意义。
2.掌握网页中超链接的意义、原理和作用。
技能目标
1、进一步掌握用网址浏览网页的方法,并懂得各种网址名称的意义,能进入一些常用网站。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体会到上网的乐趣和因特网信息传递的快速、便捷,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能辨别信息的真伪,追求真、善、美,做一个文明的“网络公民”。
单元教学注意事项:
本单元是小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启蒙教材,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差异相当大,有些学生早就学会上网游戏、上网聊天,有些学生初次接触网络,但对因特网知识掌握都是很初浅或不全面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本课进一步学习在IE中用超链接访问网站,并能熟练的使用“前进”“后退”按钮,能用“后退”按钮旁边的向下箭头,访问“曾经访问过的网页列表”的任一网页。本课操作的技能要求和学习内容较简单,但在实际使用中相当重要,必须熟练掌握。如何把这节课上的生动有趣,学生乐学,是本堂课成功的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IE中“前进”、“后退”按钮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6、相关网站介绍:
/
小精灵儿童网站:本网站内设故事、儿歌、游戏、育儿、教育、素质、才艺等栏目,还有儿童博客、免费相册、儿童论坛,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非常适合儿童浏览。
/
中国少年雏鹰网:以7-16岁的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教育、娱乐、百科信息等健康网络内容,建设了“我的地盘”、“队队通”等集青少年网络工具、少儿论坛、在线虚拟形象等功能的青少年网络社区;通过开展网络百科知识竞赛、网络辩论赛的网络活动引导全国少先队员利用网络学习,参与健康网上活动。
2、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善于辨别信息真伪,追求真、善、美的文明“网络公民”。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用各种方式打开IE,用网址访问网站。
教学难点:
能用各种方式打开IE,用网址访问网站。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IE完全安装,机房连接因特网或安装虚拟服务器。
教学实施建议
1、导入:由于学生对上网都有所耳闻,可开门见山。你自己上过网,还是见别人上网?上网可以干些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因特网,了解因特网提供的各种服务。
2、了解计算机上因特网的各方法,认识调制解调器。
3、认识IE,了解其他因特网浏览器。
技能目标
能用各种方法打开WINDOWS中的“Internet Explorer”。
能在IE中用网址访问网站。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利用因特网探索新世界的兴趣,认识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qsn365/wwwRead.do?todo=home2
新星网:是经过省委、省政府批准,由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联合主办的浙江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网站。新星网除了发布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时事、教育、科技等重大新闻以及各级关工委工作动态外,还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要,设置知识博览、生活、读书、学习、写作等版块,在这些版块上,发布信息、提供资料、展示作品、交流友情,在轻松、活泼、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教育、引导。
5、什么是WWW:互联网上的服务很多,而WWW就是信息浏览服务,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到信息海洋中浏览学习新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输入/,让学生在网站中看自己所需的内容。
6、做一个文明的“网络公民”:因特网上有很多信息,但很混杂,大家一定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要追求真、善、美,做文明的“网络公民”。并可举反面例子说明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重要性》
8、知识拓展:你还知道超链接有哪些功能?哪些软件中还有超链接?
练习设计
一、选择题:
1、网址中后缀“.cn”是()
A、美国国家代码B、日本国家代码C、英国国家代码D、中国国家代码
2、网站从网址上分析是()
A、一个公司的网站B、一个教育网站C、政府网站
3、对“超链接”描述错误的是()
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的第一单元,共有5课。本单元是小学信息技术中第一次出现因特网知识,是小学生上网的启蒙教材,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对一些有趣网站的访问认识因特网及IE,并初步掌握IE的使用。为以后的网络学习打下基础。具体学习内容包括:1、初步认识因特网的各种服务及功能,了解计算机上网的方法。2、认识IE,学习网址名称组成的意义,并会用网址访问网站。3、认识网页中的超链接,并学会使用超链接访问、浏览网站。4、学会使用IE中前进、后退、停止、刷新按钮,并能从曾经访问过的网页列表和历史记录中选择要访问的网页。5、掌握浏览器的“默认主页”设置方法,会使用主页按钮访问主页。6、学会使用“收藏夹”收藏网页地址,并能用“收藏夹”访问已收藏的网页。
3、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教师少“讲”,让学生自主探索,同时要兼顾好学生的差异性。
4、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和知识的拓展,每课可设一拓展或探讨知识点。要有教学的全局观,要注意本册教材的前后联系,和全套教材的前后联系。如本单元用“收藏夹”收藏网页,就是第十三课整理收藏夹的教学基础。
5、还应注意的是本单元作为例子的两个网站()()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不能按书本的图示进行学习,教师应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用其他网站或在校内搭建虚拟服务器。
7、知识拓展:IE的多种打开方式。
练习设计
一、选择题:
1、下列设备用于计算机与因特网连接的是()
A、鼠标B、调制解调器C、数码相机D、打印机
2、浏览网站的软件是()
A、画图B、IE C、WORD D、POWERPOINT
二、操作题:
用多种方式打开IE,并用IE访问你已知的网站。
三、讨论题:
你知道哪几种上网方式?你家是用哪种方式上网?上网可以做哪些事?
2、会使用超链接浏览网站、打开下载页面、打开收发电子邮件等。
情感目标
在浏览网页过程中,感受网页制作的精美,培养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及制作网页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网址各部分组成的意义。
超链接的原理及使用。
教学难点:
超链接的原理及使用。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IE完全安装,,机房连接因特网或安装虚拟服务器。
A、可以从一个网站访问另一个网站B、可以用来下载游戏
C、超链接在网页中没有明显特征,很难发现
D、超链接也可以用来收发邮件
二、操作题:
试访问的新闻栏目,看完第一页所有新闻,说说浏览网页的感受。
三、讨论题:
讨论一下用网址访问网站和用超链接访问网站的利弊。
第3课漫游世界
教材分析:
4、用网址访问中国少年雏鹰网的新闻栏目,用网址访问中国少年雏鹰网的动漫栏目,除了用网址访问这些栏目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访问?自己到主页上找找看。
5、学生动手演示访问的方法,引出超链接。用超链接的方法访问中国少年雏鹰网游戏栏目中的flash专区,学生动手练习,加深对超链接理解。
4、跟IE打个招呼:计算机已和因特网连接,我们在计算机中用软件来浏览网上的信息呢?这时可介绍一些互联网浏览器如IE、网景浏览器Netscape等。(应体现出软件的多样性)在WINDOWS中自带的IE可浏览网页,谁能打开IE吗?请学生演示用多种方法打开IE(桌面快捷方式、从程序菜单打开、从任务栏中打开……)学生练习后,介绍IE的界面,重点说明一下地址栏与以前所学画图、WORD等软件的不同之处。
相关主题